映画录_第二十六章 电影这一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电影这一行 (第1/1页)

    於歌又把剧本读了一遍。

    整个剧情实在是太顺畅了,人物也塑造了起来,具体细节还没设计,可是整个脉络已经有了。

    他问起来。

    “老师,真的要拍吗?”

    柳河老师点点头,一脸的肯定,“恩,真的要拍,情节上,我们可以再丰富起来。”

    於歌的兴致来了,“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给主角一个总爱塌着身子的一个设定。”

    柳河听完在一旁补充道。

    “他还总喜欢抻自己的衣角。”

    “男二应该是个很有自尊心的人,他的细节还需要更多的丰富一下。”

    “对,说的很对,女主也是,也需要再细细琢磨。”

    两个人三言两语的交流起来,越聊越起劲,在人物塑造和剧情架构上开始了交流。

    不知不觉,聊了很久,於歌的肚子咕咕一叫,俩人这才反应过来。

    已经过去了很久。

    於歌蛋疼的跟老师说,“老师,你看面馆老板娘勾引主角这段可不可以去掉。”

    柳河就好奇了。

    “去掉?为什么?”

    “这段很没必要啊,如果想要剧情爆发,有更好的主意,前面几个男生暗恋面馆老板娘的暗线,完全可以让那个胖子来更好。”

    柳河认真的想了半天。

    “不行,不能改。”

    “为什么?”於歌这下就不明白了。

    “因为这里面,也是我年轻的事啊。”

    柳河抬起了头,一脸的向往。

    仿佛所有人中年危机了以后,都爱把年轻的事挂在嘴边。

    於歌写的本子这下算是戳中了柳河的兴奋点,让他人在中年无处宣泄的情绪如涨潮一般上升。

    这点我们要理解。

    君不见前几年我国的几部青春片,哪个不是一群中年危机的朋友们拍的。

    於歌这下没得反驳,可还是留着最后得一丝倔强。

    “真不能改?”

    他带着点儿试探的语气。

    “不能。”

    柳河斩钉截铁的回答。

    这下妥妥的只剩下了蛋疼,觉着老师年轻的时候八成也是个闷sao男。

    “老师,那要怎么拍?”

    柳河早就想好了这个问题,立马回答道,“我们再完善完善。”说完顿了一下,“我去拉资金,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好。”

    於歌回应,心里也没产生什么自己来掌镜的想法。

    他自觉功力不足,其实也知道,作为导演,掌控整个剧组是很难的一件事。

    你需要调度整个剧组,协调每个部门,一个剧组如果内部爆发了什么问题,导演要担首要责任。

    我们想象一下。

    导演厌烦执行制片对自己的影片和剧组指手画脚。

    执行制片讨厌导演不按经济预算指导影片。

    编剧不喜欢自己的剧本被上面两位改的一塌糊涂。

    美术不想要布景组对自己的美学理念抱有质疑。

    摄影组不希望自己的摄影风格受到指指点点。

    杂物组就厉害了。

    我们希望你们这帮王八犊子能消停会儿,逼事儿一个比一个多。

    要不怎么说电影圈。

    废话,这可不就是一个圈吗?

    所以导演要掌控一个剧组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但你还要有很深的知识涵养,有自己个人的成片风格,有对资金消耗的把控力,对剧本故事好坏的辨识度,还有强大的阅片量。

    万一自己以为拍的东西是最先锋的电影,结果是几十年前早就玩儿烂的东西……

    那就很尴尬了。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你可能没必要每项都精通,但你什么都得会一点,必要的时候,还能充当别的角色。

    比如,前一阵子於歌去充当的摄影师,如果拿金庸里的等级来评定的话,他可能是路人跟主角过过两招的等级。

    然而整个剧组最希望的,还是扫地僧级别的摄影师。

    编剧,美术等等同理。

    最后,影片上映了,反响不好,出来承担责任的也需要是导演。

    所以你还要有一颗大心脏。

    妈呀,随便来一条就能吓走一票人了好吗?

    所以这一行真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还是像之前说过的。

    一定要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於歌晓得自己几斤几两,没有开口和柳河提自己来指导。

    柳河自然也是处于兴奋状态,一心想着自己来拍。

    两人虽然没有在上面有一句讨论,但是好像心有灵犀,不谋而合。

    就像姜大爷和昆汀一样,当年姜大爷cao着一口蹩脚英文,就能和昆汀在戛纳电影节上聊的热火朝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