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吴震文 (第1/1页)
明史记载,洪承畴率领八总兵救援锦州,领精锐十三万、马四万来援,集结宁远,与清兵会战。 这记载是正确的,但这不是此时的辽东总兵力,辽东总兵力人数超过二十三万,所以还有十万的卫兵。 现如今洪承畴驻守宁远,宁远后方兵力并不空虚,反而士兵人数还不少,总计要在七八万人左右。 精锐部队都去了前线,这些卫兵二线部队就都撤回了后方,以减轻补给压力。 前屯卫总兵王廷臣抽调了上万精锐去了宁远,但前屯卫卫兵人数减少的很有限,因为辽东这边的总兵手下的精锐都是有家丁组成的。 这也从侧面反应出了明朝军事制度的弊端有多大,朝廷的兵都孱弱的不堪一用,精锐士兵却又都不归朝廷管。 方正化这次卫所改革就到中右所为止,然后滞留前屯卫城练兵三月,等到了七月下旬再去宁远与洪承畴汇合。 次日吴震文向方正化禀报,驿站内离开的百姓七十余口三百五十余人,留下的人口三十一户一百五十七人,其中男六十五人,女九十二人。 一百二十余名驿兵留下了二十七,其余的人不是全都离开了辽东,而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不符合招兵标准被淘汰了。 方正化的选兵标准完全秉承了讲武殿,在精不在多,新军中一个新兵的耗费是旧军士兵的三五倍,他也没有浪费的条件。 有了确切数字之后,方正化一方面让留下的百姓整理驿站客房、修缮驿站房屋、清扫街道、整顿马厩牛棚。 一方面计划从前卫所调来两百多名符合招兵条件的士兵,来高桥驿训练,并准备在高桥驿滞留一月。 他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这里的情况被需要改革的四城军户都能知道,清楚改制过后军队与百姓都有一个大的好变化。 再就是他在此地等定国公徐允祯率领的三万大军以及三十万石粮草的到来,只要有了三十万石粮草,他整顿新军将会变得很轻松。 吴震文最近很精神,走路都带风的那种。 他身上挎着一个奖励的帆布挎包,走哪都不会放下。 这是他的宝贝,里面有纸笔,纸是“记录本”笔是“圆珠笔”,让他随时都可以记录下需要的东西。 曾经的犯官彻底扬眉吐气了,走哪身边都有几个新招收的驿卒跟着,好不威风。 吴震文是一名很有能力的官员,也是一名很会投机的官员。 有能力是,仅用了五天他就带领驿站的一百多名百姓让脏乱差的高桥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现在的驿站内砖青瓦绿,街道宽敞干净,马厩牛棚清洁有序,三进院的驿站客舍又恢复了以前的奢华样貌。 城内的女人多,除了农忙时节平时都是闲在家里,他就把她们都组织成立了一个作坊,有跟着方正化来的工匠教她们制作棉甲使用的棉片。 会投机是,他竟然也理了个军士头,而且两鬓刮得光亮,头顶的头发长度连一寸都没有。 别人也就不说了,可这货是饱读圣贤书的读书人,他这剃发的勇气可不是一般的狠!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方正化又任命他为前卫所城县令,而且是从六品官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