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救命药 (第1/1页)
宝岛台北ZQ南路。 在台北,这条短短的两三公里长的ZQ南路是一条非常出名的书店街,汇聚了上百家的书店与出版社。 而在街尾一座灰扑扑不起眼的五层小楼临街处,早上九点钟左右,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正打开一间名为“雅林”二手书店的店门。 打开门后,年轻人做的第一件事是打来一盆水。然后找来一块抹布浸湿,拧得九成干,开始仔细擦拭书架和上面的书籍。 年轻人花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将书架擦干净,伸出一根手指摸不到任何一滴灰尘以后,他才又打来一桶水,拖起了地板。 小店的面积不大,拖地板的工作相对轻松一点,但也花了这名年轻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 最后,他才又拿起了一块新的抹布擦拭起门面的玻璃。 在那玻璃上,有一首年轻人自己写的诗: 我剛死的時候, 他們都怪我走得太匆忙。 其實, 我也是第一次死, 忘了帶錢包和鑰匙。 「一會兒就回來,」 我隨手關掉嘴巴, 熄掉喉嚨深處的陽光。 我想下次還可以死得再好看些 至少, 要記得在夢裡洗乾淨全身的毛刺。 後來, 我有點唱不出聲。 我突然想醒過來, 但他們覺得我還是死了的好, 就點了些火, 慶祝我的沉默。(注1) 看得出来,年轻人对待这些工作相当认真。 为了不在玻璃上留下抹布的毛絮,抹玻璃的毛巾选用的是纯棉的,这样既不用返工,也不会在玻璃上留下难以处理的细小絮条。 做完这一切,时间已经接近十点左右。 但这个时候,一般还没有客人。 年轻人不急,他打开了收银台后面的CD机,放了一个碟片进去。很快,一段舒缓动听的音乐就从镶嵌在天花板上的音箱里流淌出来,充满了整个温馨简单的小书店。 放着音乐,年轻人也不急,他拿起了一本放在柜台边的一个插着书签的书慢慢地看了起来。因为他知道一般这个时候都不会有客人,他大概可以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慢慢看书!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十点半钟,年轻人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放下书,走出店门。用钥匙打开了门店旁边挂着的一个邮箱。 邮箱里放着两三封信,其中还有一个分量不轻的牛皮纸袋信封。 除了那个牛皮纸袋信封外,另外两封分别是水电费的挂号信。年轻人将挂号信放到一边,拆开那个牛皮纸袋信封。 看得出来,邮差送信的时候为了塞进他的信箱也是费了一番力气。信封的封面已经破损了一点,地址也被刮点了一点,但还是可以清晰地看到寄信人的地址。 “大陆来的信?” 年轻人见到信封上的简体字不禁好奇地想道。然后他又看清了信封上寄信人的姓名,眼睛一亮:“啊,竟然是王琳,她给我写信了?” 年轻人兴致勃勃地拿着信回到收银台边,将信拆开。 只见里面露出一叠厚厚的打印纸,上面还附了一张折成蝴蝶型的信纸。 他先打开了信纸,上面娟秀雅致的字迹跃然纸面,上面写道: “致敬爱的友人刘念中君: 多年未见,汝可安好? 当年一别至今已是数载,吾曾时时想起当年与君一晤,君之幽默风趣……” …… 今有友人小说一部,实为佳作,奈何无出版之门路,又无出版之便利。君可观之,若实为佳作可入君之法眼,是否可代为寻一出版社,出版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