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八章 斧声烛影(6) (第1/1页)
半夜里辗转反侧来来回回惊吓赵炅已有数次,中间大起大落都在顷刻,若非赵炅老谋深沉,常人定吓出一身病来。 赵炅心中尚不明太祖这究竟是如何一回事,先抛开不说,眼下这是他最好的一次机会了,不论太祖是有意试探,或者是其他什么,太祖愿听他一道原委,这对赵炅来说便是好事。 赵炅不敢犹豫,振振而言:“我朝建立不易,当年陛下附庸于柴世宗,朝着的目的也是一统天下而去,怎奈陛下发小兄弟柴世宗先行离去,撒手人寰,朝野乱作一团,欲要篡位者不计其数,陛下征战在外,将士们拥立陛下黄袍加身,才有了今日的宣朝盛景。” 太祖依然没看赵炅,赵炅接着往下说道:“臣弟自幼跟随母亲兄长,饱尝风霜,天下能有今日实属不易,怎能在使其重蹈覆辙,让天下重归于宣朝,亦乃是臣弟的心愿,陛下所言,令臣弟一番良苦用心付之东流。” 太祖阴沉着脸,眼袋其黑,他扭头看向赵炅,喝声而道:“用心良苦?付之东流?你对皇位垂涎已久,不论你怎么说,这位子是断不可能落在你手上的,从来都是父死子继,你虽有泼天的功劳,但也不能名正言顺。” 赵炅思考着,反正眼下话已说破,举着明灯说亮话,来的直接痛快,赵炅直言:“陛下,魏王年幼,我宣朝建朝不久,需稳固民生,协调用度,此才是固国之本,魏王行事仓皇,容易偏激,不免会动摇国之根本,时下尚有南唐,燕云,草原牧族未平,若不一一盘计,我宣朝恐不久矣。” 太祖怒道:“放肆,我宣朝开疆拓土,一荡八方,四海升平,岂有不久的说法,且朝中老臣见识渊博,定能保我宣室江山无恙,而且清远将军龙肝虎胆,平复几地不在话下,你再胡言下去,休怪为兄不讲情分。” 赵炅郁闷,太祖迂腐,自己一腔热血无非为的也是宣朝江山社稷,毕竟他曾为宣朝抛头颅洒热血,又曾能存有祸心,自己当皇帝绝是上好人选,比那乳臭未干的魏王强上几倍不止,太祖为何就是想不明这点? “陛下,还望再三慎重考虑,自古君王都是选贤,不一定非得是嫡长,一个有才能保江山安稳之人,未尝不可。” 太祖勃然震怒,听闻赵炅之言,他急火攻心,赵炅实则篡位竟还能说得如此冠冕堂皇,不要颜面,接着一口急血吐在床上,双腿一蹬,太祖半条命只剩了一半。 太祖被赵炅的厚颜无耻所憾,自己这位功勋卓著的臣弟,隐藏极深,太祖今日才算认清,有句话常说,不怕贼偷,这就怕贼惦记,自古皇权争夺都是如此。 太祖摊在床上,刚才身死的太祖已是回光返照,现下更是半条命只剩一口气提在心上,他阴黑的眼睛瞪着,似要瞪眼杀死眼前的赵炅,太祖抽动的手指着赵炅,气力不济的说道:“乱...臣贼...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