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的无限崩坏之旅_真假美猴王的终极秘密(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真假美猴王的终极秘密(二) (第1/2页)

    初级解密篇

    先解决两个大众关心的问题:

    1、六耳猕猴是谁?

    从书上看,只有两种可能。一,如来所说“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中的六耳猕猴;二,是悟空幻化。

    假设,六耳猕猴是如来所说的“四猴”之一。

    从识破到丧命,六耳没有辩解,没有求饶,一句话没说,就被悟空敲死。

    逻辑上说不通,六耳的初衷是替了唐僧,“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这么好的理由,如果说出来,如来一定会阻止悟空杀他,因为对如来而言,东土传经很重要,谁来执行东土传经并不重要(唐僧之前,已有数个取经人,沙僧脖子上最初的佛珠就是取经人的头盖骨所制)。在不明确唐僧一定可以成功取经的情况下,多一个后备队伍绝不能算错。而且,六耳的本领和“孙大圣无二”,如此优秀并且愿意主动取经的后备队员,如来有什么理由杀他呢?

    这个道理,“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的六耳猕猴,不会不明白,他一定会开口辩解,只要张嘴,就能活下去,甚至可以去取经。为什么不辩解?解释不通。

    前面和悟空争斗,找菩萨神仙分辨,然后按照谛听的说法来灵山求佛祖,到此时,六耳一直保持着无比强大的信心和战斗力。可是到了如来面前,刚被道破本相便“急纵身,跳起来就走”,心理素质差的不可思议,不辩解也不用立刻跑啊。因为这个时候,如来并没有指出哪只猴子是六耳,哪只是悟空!本来还要再费一番周折,一跑,立刻露馅了。一只“不入十类”与“灵明石猴”齐名的“六耳猕猴”,不可能如此窝囊,曾经无比强大的信心和战斗力哪去了?

    为什么前面信心爆棚,后面瞬间就心理崩溃?也解释不通。

    照妖镜看的清楚,“乃是两个孙悟空的影子,金箍衣服,毫发不差。”看见没,六耳猕猴的重要特征“六耳”并没有被照出来,而“孙悟空的影子”已经影射此怪,是孙悟空变化而来。照妖镜的存在,同时也断绝了其他妖怪变化的可能性。

    只有此怪是悟空变化,才能解释通上面的矛盾:孙悟空不让他说话,他就不能说话,孙悟空让他立刻逃跑,他才能“急纵身,跳起来就走”。

    如来的解释只是孤证,天下仅他一人知道“六耳猕猴”,本身就十分可疑,加上全书中没有其他描述作为佐证,可以确定如来在说谎,“六耳猕猴”是编造出来的。

    而且,如来一开始已经道明真相了,看原文:

    两只猴子刚到“大西天灵鹫仙山雷音宝刹之外”,如来就对大众道:“汝等具是一心,且看二心竟斗而来也。”

    如来说的很清楚,此乃“二心竟斗”,并非“二怪竟斗”。如果六耳是“四猴”之一,和如来刚开始说的“二心竟斗”就矛盾了。

    那么如来后面为什么不再提“二心竟斗”,而是解释成“四猴混世”呢?

    因为如来“正欲道破,忽见南下彩云之间,来了观音......”观音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特来拜告如来,千万与他辨明辨明。”

    观音若不来,如来便“正欲道破”此乃“二心竟斗”。观音来了,说:“千万与他辨明辩明”,如来才开始大段大段的描述“不入十类”的“四猴混世”。

    如来一开始,就说漏嘴了。

    所以,“六耳猕猴”是悟空幻化而成,悟空幻化而成的妖怪,被如来取名为“六耳猕猴”。

    三个问题:

    为什么如来说话前后矛盾?

    为什么如来不能直接告诉大众,六耳是悟空幻化而来?

    如果直接说六耳是悟空的“二心”,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

    2、究竟死的是六耳,还是悟空?

    赞同悟空死了的依据,就一条:悟空太嚣张,对唐僧不尊重,性格叛逆,说走就走,道心不稳,如来不允许取经队伍中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