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章 凉薄如君 (第1/1页)
出兵讨伐,用“檄”,收战报捷,则用“露布”。 兴元元年的这个夏清晨,一队神策军锦衣骑士,依照平叛大元帅李晟的女婿、新晋京兆尹张彧的指令,由当先一人高举着挑有白帛露布的竹竿,其后十余人护卫跟从,过大明宫丹凤门,踏遍京城长安、万年二县的一百零八坊,宣告勤王之师的胜利。 然后,他们上了朱雀大街,自长安城南的明德门飞驰而出,直往秦岭那头的梁州行在,去德宗御前呈送露布。 与长安城中逐渐恢复了生机的市坊景象比,宫飞龙厩北苑中,笼罩着异样的安静气氛。那些祖上是苏毗或者吐谷浑部落的吐蕃兵,睡了一觉醒来,便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主帅琼达乞因联合那个唐将白崇文谋反,而被唐军李晟元帅诛杀! 这次出征,赞普给琼达乞的是一支偏师,战力虽然不能说弱,却到底不是琼氏家族的戍边军嫡系。因而,骤然看到神策军士送回的琼达乞和他两名亲随的尸时,吐蕃军的几个千总并未暴怒激愤、冲去尚可孤帐下讨要说法,而是立刻号令军士们上马结阵,以防唐军以此为由,对蕃军发动攻击。 由于别与特殊的份,阿眉的营帐在北苑最靠近飞龙厩的一边。她得到禀报,急奔而来时,看到军阵之前,几位千总已披甲持矛,按辔并排,与皇甫珩表现出对峙的姿态。 尚可孤派来护卫的牙卒,被皇甫珩勒令止步于吐蕃营外。 他翻下马,摘了兜鍪,就连那御赐的堪称大唐“十三甲之首”的明光甲,也扔在了地上。 阿眉掣了缰绳,纵马缓步驰到皇甫珩面前。 “下,请帐中说话。”皇甫珩仰起脸,用的是唐语,语气中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恳求的意味。 阿眉脸若冰霜,但目光冷静地盯着这张偶尔也在自己梦境中出现过的面孔。 半年啊,不过才半年。 半年前,也是在这座城,在西市附近的延康坊,她于卑微的子里,遇到眼前这个男子。她以为自己年纪虽小,但因经历坎坷,而颇具阅人之明,于是在安远胡肆那个清晨的偶遇中,她对这个男子给予了磊落英朗的评价。 现在看来多么可笑。她阿眉才活了几岁?真以为在明里见识了些流连酒肆的各色男客,在暗里飞檐走壁地杀了几个回纥人,就能在阅读人心这件事上做常胜将军? 以及,真以为,有本事、靠机遇一步步取得中原天子的赏识,就能在帝国境内,远离那些潜藏的谋、危险,和悲剧。 此刻,阿眉清醒而无奈地承认,这位自己曾经高看一眼、也生发过暧昧丝的皇甫中丞,安抚哄骗的神色下,眼底那份躲闪,比他此前任何时候的微妙善变都清晰。 女子,真是愚蠢!错误地选择了伙伴,就是明证! “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琼将军,是怎么死的?”阿眉用吐蕃语问,她知道,皇甫珩久在泾州,能听懂吐蕃语。 皇甫珩一怔,旋即,他心中方才分明真实可触的内疚和无措,陡然充塞进了一丝狼狈的愠意。 在带着眼下这番伏低的姿态回到营地前,他已经在懊丧忏悔与自我辩解中煎熬了几个时辰。到最后,他越来越认为,自己错得并不离谱。与李晟的狡黠、尚可孤的异心、白崇文的背主比起来,他皇甫珩,是因为要给姚令言复仇、才被诓了哪! 他思来想去,觉得自己,与琼达乞一样,实则都是受害者。他们都是纯粹的心旷达的武将,哪里会想到诡之计无处不在,险恶人心无处不现。当然,琼达乞受害更深些,他是全然的无辜者。 直至看到李晟发出的捷报露布上,功臣之列清清楚楚地出现自己的名字时,皇甫珩的忐忑纠结心绪才稍稍平静一些。虽然,他对李晟就这么轻易地放过自己,仍有些疑惑,但随后,对于确实不知尚可孤还要拥立韩王的坦然,以及对于自己在圣意中要用来牵制韦皋这般少壮节将的确信,又令他告诉自己,先莫过于担忧,自己的份量,不是琼达乞能比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