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4章 我们的故事,到此为止 (第2/2页)
风寒,身体每况愈下。在经历了李林甫的风波之后,又听了前宰相萧嵩的一番点拨,终于明悟,决定激流勇退。他主动上请辞去节度使之职。圣人不肯,家父一力坚持,圣人只得依允。于是,家父的爵位由县公升为郡公,暂回太原老家养病。他留下的两镇节度使位置,分别由李光弼与哥舒翰代替。同时,我的官职也由正四品中郎将升为从三品左金吾卫将军,并赐男爵。” 和政郡主愕然,“你怎么说得……跟真的一样?” “再说一次。请你相信我,这就是真的。”王烁道,“不久后,大唐与南诏之间将会爆发战争。杨国忠为了揽功,想要派他的心腹带兵前去讨伐。我知道那会一场接一场的连连战败,大唐国力会因此发生巨大的衰败。于是我会主动请缨,挂帅南征! 我会大获全胜,改变历史! 我还会留任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不久还会兼任山南节度使,镇守大唐西南的半壁江山!” “到那时……”王烁停顿了一下,认真的看着和政郡主,“圣人就会亲自下旨,为你我二人赐婚。从此以后,我们不会再分开。哪怕是百年之后,我们的尸骨也会埋在一起,不分你我。” 和政郡主的表情有些变了,“继续说下去。” “我们成亲之后,我就在京城长住了一段时间。节度治下的诸多事宜,交由节度留守李晟与郭旰等人代理。”王烁道,“在此期间,西域生乱。高仙芝因为贪贿被弹劾,我主动请缨去往西域平乱。我会打一场留名于青史的著名战争,怛罗斯之役。 我会赢! 阿拉伯人从此休想染指西域半步!他们的阿里发还会派自己的儿子来到大唐的京城请罪求和,与大唐盟好。同时,一位美丽而高贵的阿拉伯少女还会对我王某人,产生深厚的兴趣。并与王子一同来到西域,专程找我……” “你敢!”和政郡主大喝一声。 “咳……别激动,凡事好商量。再说了,这也不是重点。”王烁道,“于是我就留在了西域,担任四镇节度使。并且我也将你和家人都接到了西域,从此,我们定居在那里。” “历史的车轮,或许会有一些轻微偏转的时候。但它要行走的大体方向,永远不会错。 等我们在西域生活了几年之后,一场巨大的军事叛乱,无可避免的爆发了。后人会把这场影响大唐国运的叛乱,称为安史之乱。始作甬者,就是安禄山!” “你说什么?” “从现在起,请不要再打断我的说话!”王烁道,“我的父亲,仍在太原老家赋闲养病。很多朝臣建议重新启用我的父亲,让他临危受命在河东太原郡对安禄山展开迎头痛击。因为那里,就是安禄山南下的第一站! 但是圣人,居然不相信安禄山造反了。并且他认为,安禄山就算真的反了,也掀不起什么大浪。大唐盛世天子圣人,百姓安居乐业,哪会跟着安禄山造反?于是,圣人拒绝了众臣的提仪。 结果,安禄山叛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很快就打下了整个河北,并且迅速渡过了黄河。唯有一个地方他没能拿下,那就是太原! 因为,我父亲自发组织城中的少数兵马及百姓与囚徒,拼凑起三千守城卒。就凭这三千人,他抵挡住了史思明五万大军的轮番攻击,力保太原不失。 你知道的,太原就是关中两京的咽喉。太原若失,两京必然不保。我父亲力战太原拖住了叛军的近半主力,为朝廷平叛争取了极好的战机与宝贵的时间。 可是在正面战场上,多年不曾征战的朝廷大军,根本抵挡不住叛军的攻击,很快叛军就打到了洛阳。圣人匆忙启用被弹劾赋闲了的大将高仙芝与封常清,命他二人辅佐荣王李琬,率大军镇守潼关。” “荣王?!”和政郡主忍不住惊叹了一声,还是打断了王烁的话。 “没错,就是荣王。”王烁道,“可是刚到潼关不久,荣王就害了急病,离奇爆死。” “这……”和政郡主愕然。 王烁淡淡一笑,“或许是你父亲干的,或许又不是。谁知道呢?” “……”和政郡主低下了头,沉默不语。 “没过多久,高仙芝与封常清也被jianian宦所陷害,被圣人处斩。”王烁道。 “你不要再胡说八道了!圣人哪会这般糊涂,自毁长城?!”和政郡主激动的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