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6.踊跃参军 (第1/1页)
公元945年,农历六月十八日,革命军招募青壮入伍的告示传遍海南五州之地。 永安州城门附近,一群百姓正围在城墙前,看着墙上贴着的告示议论。 “参加革命军,不但包吃住,每个月还可以得2贯钱,遇到打仗饷银增加2成,天下居然有这么好的事?”一位青年汉子站在告示前,向旁人问道。 “谁说不是呢?我听说以前在汉国征兵,军队只管饭吃,饭食还很差,只有天子禁军的的饭食好点,每年发一点钱粮,根本不够不家人吃用。” “是啊,我家隔壁的小伙陈四就被抓去当了禁军,好像每年只给家里带3贯钱、2斗盐和10匹布,那有革命军那么多?” 唐朝中期,府兵制度崩溃,募兵制兴起,各地藩镇为了扩充军人,到处抓青壮年和地痞流氓参军,造成了士兵的质量良莠不齐,老兵油子较多。 五代十国战乱频繁,军事制度较乱,士兵军饷方面,地方军队一般不给军饷,只解决当兵期间的温饱,除非打赢了仗,去对方城池里抢。各国的中央禁军待遇较好,伙食好于地方镇兵,每年还可以领到7至8石粮食、2斗官盐和10余匹绢布。 封建时期的政府都是收实物税,绢布等于钱,发给士兵的军饷也是粮、布、盐等,总价值折合铜钱大概8贯,这点物资根本不够一家四五口的用度。 “那还算不错的啦,我听说邻村一小伙被征去打仗,从此再没回来,可怜他家里的老母亲啊,眼睛都哭瞎了。” “我看革命军就不错,上面说了,士兵战死后,会每年继续给家属发军饷,直到家中孩子成年,父母老死。” 百姓你一言、我一语,青年男子朗声道:“吃好穿好,每个月2贯钱,打仗加2成,死了还发钱给父母妻儿,这么好的条件,那还等什么?俺这就报名当兵去!”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头拉住年轻人的衣角,劝道:“小六啊,我知道你有力气,可是当兵可得谨慎啊!万一上面的告示诓你怎么办?进了军营,想出来就难了!” 听了老头的话语,旁边一位年青愤愤不满,怒斥道:“你这老头,怎能满口胡言?革命军占领永安州以来,诛贪官、杀恶霸,甚至取出州城中的府库钱粮,分于百姓,岂会干会哄骗他人之事?” “革命军布仁义于百姓,定然不会骗我们这些穷人。”周围百姓纷纷附和。 周围百姓纷纷为革命军叫好,名叫小六的青年更坚定了参军的信心,对周围道:“我钱小六打算去报名参加革命军,报督军大义,诛杀天下贪官恶霸,众位有谁同去?” 革命军开出的当兵条件丰厚,符合条件的年轻人本来就跃跃欲试,这时看到有人带头参军,顿时十余位青壮附和,道:“走,当兵去,说不定聚于督军旗下,也能混个前程。” “走,咱们这就去报名。” 一会儿功夫,告示前面的百姓就少了一大片。 。。。。。。 原崖州都督府前的广场上,同样聚集了一群百姓,看着墙上的招兵告示,议论纷纷。 一位穿着破旧衣服的年轻人走过来,向旁边的青衫文人问道:“敢问先生,告示上说了啥事,大家都围在这样看?” 看着眼前的穷人,青衫文人脸上略有厌恶,淡淡道:“告示上说,革命军招兵,当兵期间,伙食管饱,每个月发钱2贯,打仗的时候再加2成津贴。” 年轻人一听还有这等好事,顿时心动,向文人问道:“先生可知去哪报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