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4.商品展销会 (第1/1页)
姜明并不知道南汉正在谋划“联兵剿匪”的事,他现在只做两件事:科研和经商,提升生产力、发展商业。革命军马上将举办一场规模盛大的商品展销会,之前海南各州县稍有名气的商人都得到了邀请,而且邀请函还特地注明:可以携带生意上的伙伴参加,不限属地。因此,除了南汉商人害怕通匪的罪名外,天下各国都有商人来到儋州。 经过这段时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进步,兵工厂已有拥有近百位熟练工人,车床、钻床和镗床等机床的结构越发精密,能够加工出更加精巧的零件。镗造大炮的技术逐渐成熟,米尼步枪的月产量达到了2000支。 革命军的工业体系也已经形成初步的体系,分成钢铁、炼铜、铅锌、兵工、铸币、机械制造、造船、木具、日用品、水泥等工厂,以及砖瓦窑、石灰窑、煤矿、铜铁矿、铅锌矿和石墨矿等矿区,产业分工不断完善,只是暂时还未推行独立结算的体系。 钢铁厂分成冶炼、热轧、铸造等车间,生产出的生铁卖给商人或铁匠,钢筋、钢板等型材则留着自用;炼铜厂分成冶炼、铸造等车间,生产的纯铜、青铜、黄铜供应给铸币厂和兵工厂;铅锌厂则冶炼出铅和锌,供应给兵工厂;兵工厂分成火枪、火炮、零件、盔甲和弹药等生产车间;机械厂分成零件加工、零件铸造、机器组装等车间,生产各类机床和机器,如脚踏式打谷机、水力碾米机、机床等。 为了推动工程技术的发展,姜明还组建了技术小组,成员除了他之外,还包括蒋七、江小鱼、蔡强、程峰、兰天一等人。另外三人都是这两年在兵工厂表现优秀、脑子灵活,技术娴熟的技术骨干,被姜明提拔成为专门的工程师。除了在工厂传授工人技术外,姜明还组织技术骨干学习数理知识,在理论和实践上双重培养。只有培养出更多的工程师,他自身的负担才能减轻。 革命军的商业在卢婷悦的经营下,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盐、铁、香皂等商品已经在海南省内铺开了销售,外地商人也通过卢家的介绍,跑到海南购买盐铁等物资。革命军占领徐闻后,卢家已经成为革命军最大的商业伙伴,在海南各地都建立了销售网点,从区域性的贸易中间商发展成全国性的商业组织。 革命军现在只生产商品,然后通过卢、陈、陆等商人把产品卖到各地,卢家凭借卢婷悦的关系成为了革命军的商业窗口,这也是姜明暂时默许的,社会本来就需要分工。当然姜明最终还是会引导商人投资实业,而不是一直做中间商、赚差价,毕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只适合出现在广告语中。 “姜兄既然有意将来把肥皂、牙膏等配方告之天下人,何不先拿卢家实验,小妹也不想让父兄和普通商贾一样,只赚转运之差价。” 卢婷悦跟在姜明身边时日较长,知道通过中间商销售商品只是权宜之计,商品只有就近生产和销售才能惠及百姓,所以她向姜明提到了自己的担扰。卢家看似风光,但没有自己的实业,就像无根浮萍一样,很容易被取代。 姜明呵呵一笑,道:“哈哈,婷妹且放心,卢家不可能一直做贸易商,等将来我发明出更赚钱的产品,再授权给卢家生产,不就可以了嘛!” 古代不像后世交通发达,江浙沪可以包邮,运输成本非常高,要想丰富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必须推而广之、各地都有生产作坊才行。姜明现在地盘小,要集中经营,才有钱养兵,所以他现在需要卢家的销售网络。 再说,姜明对卢家的印象很好,有礼、有节、知进退的儒商形象,让自己的未来丈人做牙膏、肥皂等小生意,岂不显得他小气?所以,他有把卢家培养成大资本家的打算,将来只会做大生意。 。。。。。。 儋州总督府中轴线左侧的花园,平时是苏佚、祁斌等革命军官员散步的地方,现在搭起了临时的棚子,来自统治区各州县的商人齐聚一堂,认识的人互相致以问候,不认识的人互通有无,或许可以成为生意上的伙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