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错位CP(上) (第1/2页)
没有片头曲,也没有片头广告,从第一秒直接进入剧情画面。 等李嘉蕊的话说完,王海客串的孙红运已经走进了那条巷子,陈东东撇着嘴道:“这画面怎么老晃啊,看的眼晕。” 小寿星秦朦道:“还好吧,这应该是嘉嘉爸爸手持拍摄的,这种手法更贴近真实。” 其他同学纷纷点头,因为画面一直紧跟着往前走的孙红运,镜头晃动的频率和幅度和孙红运身体晃动的幅度奇妙吻合,加上嘎吱嘎吱的踩雪声,让大家有种他就在前面走的感觉。 等到孙红运站定身子开始放水,李嘉蕊吐槽道:“我爸也真是的,都不把这声音处理下。” “真实呗,搞得我都想去厕所了。” 话音未落,配乐突然一紧,一只手迅快的伸入画面中,从后面扼住孙红运的脖子,将他整个人朝后拖去。 接下来画面一转,依旧是这条巷子,一辆三蹦子开了进来,车头灯的映照下,司机看到路边堆了个雪人,雪人的前面似乎还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 司机停下车走过去瞅了一眼,等看清那团黑乎乎的东西,吓得连滚带爬的往外跑,这时候镜头拉到雪人正面,那团黑乎乎的东西正是坐着的孙红运,他背靠雪人,整张脸已经冻的青肿起来。 这一幕结束后,画面变成灰色,无证之罪四个字蹦了出来,紧跟着警报声先于画面进来。 “节奏挺快,一上来就是命案,气氛营造的还行,就是感觉色调太暗,有些压抑。” 陈东东是个停不下嘴的,又开始点评起来,李嘉蕊则没说话,聚精会神的看着电视。 一座宽阔的大桥在警报声中出现在画面上,这是一组远景,大桥拍的很美,重点则是桥上那辆不紧不慢往前匀速行驶的SUV。 这其实是一种镜头语言,就是用车速,和这不紧不慢的架势来喻示开车人的性格。 开车的人便是刑警队队长,女一号,林奇。 林加洛找来的女一号,是个离开荧幕多年的女影星,名叫陈芮,三十多岁,圆盘脸,留着齐肩的长发,看上去很普通,不过脸上有岁月留下的痕迹,加之一双眼睛很亮,人物形象倒是有几分吻合。 面对警队同事的问好,林奇很酷的摆手或是点点头,脚下不停,径直走到雪人边上,现场已经有法医同事在采集证据信息,林奇仔细看了几眼现场后,询问道:“什么时候发现的?” 等知道尸体是在两小时以前发现的,她往四周看了看,然后对手下人吩咐起来。 “老宋,你带几个人去周围查看下这附近有没有监控摄像头,然后去交警队调取下外面这条街两头路口的监控录像,看下案发时间段内有没有车辆来过这条街。” “小陈,你带些人去周边的民户走访下,询问下案发时间段内,有没有人听到什么,或者看到什么。” “小齐...” 陈芮虽然阔别荧幕好几年,这次是回归后第一部戏,不过人物感觉还是能抓住,言语间体现出很强的职业感。 而这一段在原版内是没有的,或者说‘林奇’这样安排了,可导演的镜头没有演出来。那位导演为了体现男主角严良的卓越办案能力,刻意削弱了警队其他人的存在感,这就导致很多观众对林奇的第一印象不好,觉得她很业余,加上她后面办案逻辑的缺失,被原版导演塑造成了尸位素餐,纯粹摆设的形象。 那位导演这种艺术化处理不止一处,包括对律师职业的刻意黑化,成功塑造出了‘警察废,律师黑’的标签化印象,不过李良不喜欢这样处理,更不想让堂堂女一号‘废物化’,成为一个吉祥物的存在。 有了这一段职业性的刻画,加上她不疾不徐的语调,整个人物的形象轮廓中就有了干练,沉稳这两点。 “女刑警队长?这倒是不多见,不过看起来倒有几把刷子。” 陈东东的评价表明李良的改动直接有效,周围同学也点头认同。 而接下来的情节开始凸显这起杀人案的不同寻常,首先是尸体搬开后,雪人上显示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请来抓我’四个字,除此外,雪人上发现了作案凶器--跳绳,另有一块形状怪异的石头和半截香烟。 随后公安局副局长出现,从各种特征得出结论,这是又一起雪人杀人案。 经过初步调查后,在公安局内部的案情讨论会上,林奇将已知的情况道出,被害人孙红运,四十四岁,刑释人员,是雪人系列杀人案的第四个受害人。 孙红运生前是一家货运站老板,货运站距离案发地点并不远,他是晚上十点半离开的货运站,之后到了巷子里受到袭击,死因是机械性窒息,凶器就是那根跳绳,上面提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