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安庆公主 (第2/2页)
如此敏感之事,于是岔开话题说道:“二丫这次跟我来京城,倒是吃了不少苦头。” “它是我行冠礼那年先帝送我的礼物,极为通人性。当年,我将它赠与你舅舅,想不到再见之时,它也垂垂老矣。”安庆公主黯然说道。 听得安庆公主说话,钱进脑海里不由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只见舅舅和公主两人在一片花海里相遇,两人欲说还休,郎有情妾有意,旁边还立着一头蠢马。 只是十六载后,韶华老去,再见时斯人是否还是当年之人?不过,舅舅既然托自己带书信给公主,肯定也是希望有所表达的。于是说道:“舅舅曾托我带了一封书信给公主,临行前也曾仔细嘱托,不知公主可曾看过?” “这正是我疑惑的。书信我是看了,里面却没有只言片语,想必他还是记恨我的。”安庆公主说罢,眼角隐隐有泪光闪过。 钱进听了此话,不免疑惑,于是问道:“公主,那封书信可否给我看一下?” 安庆公主于是将身侧过,从怀间取出一张信笺递给钱进。 钱进接过一看,果真是一张白纸。他回想起出平昌府时舅舅那珍而重之的样子,心说舅舅应该不会让自己大老远送张白纸过来,此中必有缘故。 恰在此时,他注意到信纸上有一水印,想必是公主取信之时,无意间将泪滴在了上面。此时那泪滴浸润开来,隐隐浮现出字迹。钱进见旁边有一水盆,于是将信纸摊在水面上,几息之后,那字迹全部显现出来: “卿卿吾雯,十六载未见,甚是想念。想我那侄儿狡猾,恐被偷窥,又思雯雯爱哭,不得已将字迹隐去。想来雯雯见到信纸空空如也,定会哭泣,字迹立现。 …… 我的心如日月般永恒,即使海枯石烂也不会停止思念你的心。 ……” 钱进不小心看得此话,感觉全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连忙说了句“非礼勿视”,便躲到凉亭之外吹风去了。细细一想,舅舅一个提司,对这些传递信息的技俩怎会不熟稔? 惠静师太见状,忙从水盆取出信纸,稳稳呈到公主面前,同时脸侧到一边。 钱进只听得凉亭里面一会传出啜泣声,一会又传来笑声,脑海里面不由浮现出舅舅那张一本正经的面孔来,怎么也想不到那封信是出自他之手。 过了一会,亭子里面消停了下来。惠静过来请钱进到凉亭入座。 “让贤侄见笑了……”安庆公主分说道。 “额……舅母,以后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安庆公主听得钱进叫自己“舅母”,一时羞得满脸通红,面上却强作发怒之态,说道:“我那爱胡闹的侄儿跟你见了一面之后便时常提起你,说你英雄了得。今日一见,却不想果真如你舅舅所说,是个狡猾之辈。” “您是说陛下?”钱进奇道。 “正是。那天陛下带着几个亲信太监和侍卫偷跑出宫殿,藏在民房里面躲了起来。至晚间时又去你家偷了二丫出来,夜闯居庸关。” 钱进虽然已从蔡公公嘴里猜到了那晚上的大致经过,但听公主说来仍然觉得不可思议。不过他嘴上并不言语什么,这皇家的事他也插不上嘴。现在想来,二丫的表现也合情合理了,如果不是同为皇家血脉的人,它怎么会如此顺从? …… 至傍晚时,安庆公主命人准备了些斋饭作为招待,又去庵内写了封书信托钱进有空带给舅舅。 钱进见桌上有盘竹笋,又见这岛上多种植有翠竹,不免长吁短叹。他曾在舅舅书房见过一副屏风,上面便是画的翠竹。看来,两人真是郎有情妾有意,自己这月老是做定了。 用过斋饭后,安庆公主和惠静两人将钱进送至湖边。 “贤侄,这块玉佩你随身带着,方便你进出城门。”安庆公主说罢便侧身取出一块玉佩来,递给钱进,上面刻着“安庆”两字。 旁边惠静说道:“仔细办好这趟差事,不然小心你的屁股。” “公主,看这惠静师太老是欺负我,您也不管管。”钱进委屈的说道。 “以后便叫我姑姑吧……惠静是我的分身,见她便如见我。当年,先帝要将我嫁给别人,我便赌咒发誓要遁入空门。奈何六根未尽,只以俗家弟子的身份修行。惠静与我一同长大,便替我出了家兑现了誓言……”安庆公主解释道。 钱进心中纳罕,想不到这其中还有这么多典故。此间事了,他朝公主和惠静师太两人告了声罪,便大踏步往湖外走去。 “以后可常来岛上坐坐……”后头响起安庆公主的声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