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山门异类_第一百一十七章 俱汇(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俱汇(二合一) (第2/2页)

一天。”陆哲一句话,将定明惊醒过来,不由得心中一凛,暗自怪自己太过着相了。

    “吾当日所言,佛学非吾所长,只有佛经一篇,吾刚传汝者,乃是心学总纲,与汝佛家禅宗心经颇多相似之处,但其囊括之广,远胜心经多矣,一时悟不透亦是正常,这心学一脉,虽非汝佛家之学,汝可触类旁通,他山之石亦可攻玉矣。”陆哲老神在在地说,一副神秘莫测地样子(心学与心经这个,乃鹤一家戏言,当不得真,学佛者与心学者不要当真啊)。

    “谢过吾师传法。”定明低头谢过,再次品味这佛偈(和尚看什么都是佛偈),越品越觉得包含万千,与当日所传心经有不少相同之处,顿时觉得自己这个小师傅简直所学精深。

    “这心学说到底,乃‘知行合一’四字而已。”见到定明和尚依然低头皱眉,陆哲忍不住提醒到。

    “知行合一,明心见性,此乃大觉果位也,阿弥陀佛!”陆哲的话,在定明耳中如同黄钟大吕一般,仿佛发现了什么似的,不由得高宣佛号,对陆哲大为佩服,

    常威!不,陆哲,你还说你不会佛法?定明大和尚此刻竟然有一种揭开某人真面目的感觉。

    看着定明大和尚有些开悟的样子,虽然不明白这位大和尚到底明白了什么,但是陆哲的心思全然不在此,全然飞到接下来的行动中了。

    “且随吾来。”陆哲将木匣重新收好。带着定明前往后院。

    为什么前往后院呢,其实这也是陆哲的计划之一,当时找任城公主要田地的时候,陆哲以为弄点田地,开个小分基就行了,没想到公主一下子给了自己小半个镇子。而好死不死的,陆哲在磐石镇的产业,正好是靠着左华山那一侧的,于是陆哲在设计弄死杜镜伏之后,一个念头就冒了出来。

    那便是,在天然居后面修一条直通左华山的密道!

    随着五庄观与木氏的合作,木氏之人往来左华山的次数比起以前频繁了不少,而且自己以后肯定也会多次出山,老是一走出镇子就消失,很容易被人看破行踪,若是进入天然居后消失,然后过几日再出现,被看破的几率就小很多。

    毕竟,自己住在自家酒楼的后院,也没有人敢说什么,怀疑地话就住进来看鸭,六十六贯一天,看你方不方?

    而且现在住在天然居的商人不少,人流量这么多,木氏给自己送物资的也有个很好掩饰,不会像往日那么小心,都是赶着骡马连夜上山。

    毕竟,龙门客栈为什么如此鼎鼎大名,不就是有一条前往关外的密道么?大名鼎鼎的梁山,不也是在山下设下了酒庄,由神机军师朱武坐镇,作为山眼么?

    其实,陆哲还有一个野望,那便是吸收其他山门中人,可以通过此密道进入五庄观,之前在路上与孙思邈聊天,陆哲发觉,天下山门中人,很多都是像五庄观一样,隐居深山,他们不像五庄观有陆哲这个穿越客,依然过着在陆哲穿越之前,五庄观那种温饱难以保证的日子,若是他们知道天下有个如此的地方,不少人肯定愿意过来,这对于陆哲将五庄观建成大唐的中科院颇为重要。

    毕竟,就靠五庄观内一帮木匠泥瓦匠,是很难将其变成学术圣地的。

    于是,设计密道的任务陆哲就以华佗神术为交换,交给了孙思邈,所以孙思邈一来就被请到了后院,毕竟他可是帮五庄观布过护山大阵,精通奇门遁甲,而建造密道的任务,陆哲自然就交给了通过了考验的定明,所以,这就是陆哲为什么蛋疼地把写有牛顿三定律的木匣让人带给定明的原因。

    甚至陆哲都想好了,有孙思邈这么一位活了这么多年,山门中声望隆重的老神仙在,在上长安的过程中,自己就可以联系拜访一路上的山门众人,告诉他们这里有一处世外桃源的消息,关于这个,孙思邈也一口应承。

    不要怀疑老神仙一般的孙思邈为何答应要帮陆哲串联山门,其实他本身就有这种义务,何为出山,何谓天下行走,就是借此收集天下情报消息和医术的。

    在古代这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关于各地的情报和动向,其实就是由这种游历各地的士子和名僧名道来完成的。不然为何古时这么多游历天下的诗人,而且一到某地,当地士绅都要接待,好吃好喝好招待,临走还要送盘缠,甚至送宝马美人,其实就是因为他们

    带来了消息和情报,比如长安某家大人物最近的动向,或者某地太守病逝,或者某地粮食丰收的信息,当地的士族才能根据这些消息,做出反应或者趁机牟利。

    这种行为,对外宣称是士族应有之义,其实就是一种情报交换而已。所以为何不少世家大族的子弟要游学,一方面是历练,一方面也是趁机打开圈子,了解隐藏在士族诗酒风流之下,其运作的规则。

    当然,也有不少游历之人,本身也是带有任务的,比如日本历史上最有名的松尾芭蕉,有历史就说他就是当时幕府的情报头子,接着游历各国的机会,跟公卿茶会雅集中收集情报,甚至策划暗杀和政变。其临终留下的俳句,旅途罹病,荒原驰骋梦魂萦,据说现在都是rb某些机构的座右铭(一家之言,别当真)。

    所以,陆哲这趟和孙思邈出来,也有些五庄观天下行走的意味,不过是他自封的。虽然长老们未必没有这个意思。

    在前往后院的路上,陆哲将自己想要修一条密道的事情告诉了定明,定明没有问原因,只是表示这条密道只会经由自己之手,请陆师放心。这让陆哲大为满意,又将后世对于知行合一的解释,细细地讲给定明听,让定明也颇为高兴,觉得自己可能终于要摆脱记名弟子的身份了。

    来到后院,两人找到了孙思邈,彼此见过礼之后,陆哲发觉老道似乎已经选好了方位,对于密道的修建也有了一些想法,定明似乎对于密道之事也有些见地,两人开始讨论起来。

    对于建筑学一无所知的陆哲,见到两人讨论得火热,心知不便打扰,这便出了后院,来往大堂,准备好好看看自己的产业,顺便也查下账。

    “妾见过陆小先生,小先生别来无恙乎?”刚刚走出大堂,陆哲就看到了个熟人,正是当日带着陆哲买下的半个磐石镇,任城公主的女官,名为裴青奴的女人。此刻大堂内几乎空无一人,她坐在大堂靠窗的位置,见到陆哲出来,起身福了一福,风姿绰约。

    “汝便是那仙人弟子,号称山水郎陆哲?”大堂的另一头,一名身着玄衣的男子也豁然站起,对着抱拳行礼。

    “正是,未知阁下是?”虽然没有见过该名男子,陆哲还是还礼道。

    “玄甲校尉,宇文银,见过山水郎!”男子立如标枪,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