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原来历史上各方面的态度 (第1/1页)
刘原原先并不清楚在自己穿越之前的那个时空里,各苏维埃共和国对斯大林“自治”方案的态度。实际上是这样的: 乌克兰是赞成这个方案的。 经济政策的改变给农村带去了平静,冲掉了那些企图利用经济问题达到自己目的的政治分立主义分子脚下的土壤。毋庸置疑,目前在有着“独立”体制的地方推行自治,将影响我们称之为“路标转换”的那种转变的速度。在我们共和国的一些边境地区,特别是在乌克兰,“路标转换”由于一些民族因素的影响而来得较晚。正是推行自治把乌克兰的路标转换延迟了一段时间,然而没有引起任何同这一方针有着对立含义的重大民族运动。乌克兰的庄稼人对“民族”问题不感兴趣,再也不想参加政治性的反革命集团。我以为只需按如下方式实行这一措施,即在12月的全俄代表大会上完成立法,由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提出倡议。 致以 共产党人的敬礼 德·曼努伊尔斯基1922年,9月4日于哈尔科夫市 白俄罗斯则向乌克兰看齐。 白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局第二次全会会议记录摘抄 (1922年9月16日) 听取: 1.关于委员部的规章草案(切尔维亚科夫同志)。议定: 1.(秘密地)讨论了各苏维埃共和国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会者认为,出于对在地区经济和文化自然发展的基础上白俄罗斯与维捷布斯克省和戈梅利省联合的政治合理性的考感,提出.....。 2.认为在白俄罗斯各委员部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各委员部之间,建立类似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向乌克兰之间的那种关系是恰当的。 白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博古茨基(签名) 阿塞拜疆也是赞成的。 阿塞拜疆共产党(布)中央全会 第七次会议记录摘抄 (1922年9月11日) 听取: 3.关于给前往莫斯科参加独立共和国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相互关系委员会的阿加马利-奥格尔雷同志的指示的报告。决定: ①认为苏维埃阿塞拜疆在教育、地方行政管理、司法和农业诸问题上,比迄今以前更加紧密地同俄罗斯结成联盟,并在赋于民族共和国最大限度独立性的同时建立统一的苏维埃联邦是必要的;②认为就工业状况和地理位置而言,阿塞拜疆迄今实际上已经与苏维埃俄罗斯结成联盟,现在需要在广泛自治的基础上正式加强阿塞拜疆和俄罗斯的统一;③不开展使这--决定普遍为人所知的广泛宣传运动,但认为进行准备工作是必要的。其目的在于向广大工农阶层阐明对这一改革的态度。 阿塞拜疆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谢·基洛夫 亚美尼亚则是经过一番拉锯以后被奥尔忠尼启则支持的统一派占了上风。 奥尔忠尼启则就需要亚美尼亚中央委员会支持致卢卡申电 (不早于1922年9月15日) 致卢卡申同志 根据我交给你的提纲,阿塞拜疆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许多县做出了积极的决定。这里的中央委员会看来会争吵不休。需要亚美尼亚中央委员会的支持。如果不能召开全体会议,则最好能(需要)在星期六晚上以前,由主席团和负责同志做出决定。 奥尔忠尼启则 于梯弗里斯 所以,当时只有格鲁吉亚明确表示不愿意。 第三十三次会议记录摘抄 (1922年9月16日) 听取: 13.关于外高加索共产党对外高加索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联合的提纲态度的报告。决定: 13.1.赞成关于外高加索各共和国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在政治、军事、经济上联合的提纲,获悉亚美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阿塞拜疆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他们已同意这一提纲的报告。 4票赞成,1票反对。1票弃权。 2.得知格鲁吉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他们对这一问题所通过的决议将不向广大党员传达。 3,由马哈拉泽同志、卡夫塔拉泽同志和格鲁吉亚中央委员会书记萨巴什维利同志负责此决议的贯彻执行。 4.建议格鲁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按上述提纲的精神使广大党员思想情绪有所准备。 4票赞成,2票反对。 俄共外高加索边疆区委员会书记 当时,格鲁吉亚领导人开会的结果是这样的: 格鲁吉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会议记录摘抄 (1922年9月15日) 听取: 1.斯大林同志关于各苏维埃共和国自治化的提纲。决定: 1.认为根据斯大林同志的提纲所建议的各独立共和国以自治化形式实现统一为时过早。 我们认为,在经济上统一力量和统一总政策是必要的,但要保留独立的全部属性。表决: 中央委员:5人同意,1人(埃利亚瓦同志)反对。候补中央委员:6人同意,没有人反对。 列席会议者:19人同意,6人(奥尔忠尼启则、叶努基泽、基洛夫、索科利尼科夫、戈戈别里泽、卡西亚尼同志)反对。 米哈·茨哈卡亚同志弃权。 委托中央委员会秘书处询问缺席的中央委员奥拉赫拉什维利、埃什巴、托罗舍里泽、卡兰达泽、戈吉亚、格格奇科里各同志的意见。 责成姆季瓦尼同志询问在莫斯科的中央委员奥库贾瓦、杜姆巴泽、钦察泽各同志的意见。 2.上述问题暂不向广大党员群众传达。 中央委员会书记萨巴什维利(签名) 欲知原来时空中的列宁和斯大林对此事的态度如何,有何反应,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