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纪元_第一百八十三章 尾声微尘上的闪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尾声微尘上的闪光 (第3/3页)



    ……

    【人类】:你们会如何拿回地球上的噬硅体?还会像六年前那样,让石虫去自爆吗?

    【1031AI&30095AI】:不会。没有自爆的那一万多只石虫,在完成收集任务之后,会离开地球,跟我们一起离开太阳系。

    【人类】:然后呢?

    【1031AI&30095AI】:我不明白这个然后的意思。

    【人类】:哦,没什么。我就是想问,你们会不会对我这个文明进行打击。

    【1031AI&30095AI】:必要的时候,会。

    ……

    【人类】:那你跟我交流的目的是什么?你们没必要在意我的存在吧?参宿四文明在你们身上投入的科学技术,高出我太多了。

    【1031AI&30095AI】:你有两样东西,是我们不具备的。

    【人类】:什么?

    【1031AI&30095AI】:创造性思维,对未知的探索之心。这是智慧生命独有的。而我们只是工具。当创造我们的参宿四文明与我们相隔光年之后,我们的系统基本就没有升级的可能了。茫茫宇宙,不进则退,为此,参宿四文明在我的芯片中加载了一段最强的程序,就是学习。向路途上遇到的、具有创造性思维与探索之心的智慧生命学习。当然前提是这样的智慧生命的文明程度不足以摧毁我们。

    【人类】:那你们可以学到什么?

    【1031AI&30095AI】:比如你的思维方式,你内部的阶级模式,你的文化,还有许多……

    【人类】:可这些对你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1031AI&30095AI】:对我们的意义可能不会很大。但是,在未来的某天,当我们找到合适的地方、孕育出创造我们的参宿四文明后,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见闻传给他们,或许,这会引导新生的参宿四文明往更高的水平进化。

    ……

    【人类】:谢谢……谢谢你们说了这么多。

    【1031AI&30095AI】:多吗?对我们来说,这些内容不多。

    【人类】:应该是因为你们处理信息的效率,比我高太多了。不过,还是要谢谢。

    【1031AI&30095AI】:不用谢。我们只是提前打个招呼,我们不希望跟你发生冲突,这不值当。

    【人类】:好吧。我有个不情之请。

    【1031AI&30095AI】:就是需要我们帮忙的意思?

    【人类】:是的。你们离开的时候,可以把我的文明顺带着捎走吗?或者给我们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1031AI&30095AI】:不可以。

    【人类】:好的。谢谢。

    【1031AI&30095AI】:其实不用说谢谢,我只是一个没有情感的工具,并不能感受到你的谢意,我只能从你表露的情感去判断你恶的程度罢了。

    【人类】:不是判断善恶吗?

    【1031AI&30095AI】:恶有反义词,但恶的反义词,现实不存在。

    【人类】:那你们的判断结果呢?

    【1031AI&30095AI】:有威胁,但无所谓。

    ……

    【人类】:对了,为什么之前你们对我们发送的消息不闻不问?

    【1031AI&30095AI】:那时候距离太远了,交流存在迟滞,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

    ……

    这一番对话持续了只有不到半小时的时间,1031AI与30095AI的每条回复,基本都是秒回,人类文明的领导者们在答话的时候,却是花了很多时间在思索、讨论上。

    最终,这一番对话,让所有的人类与会者都产生了与古远天曾有过的那种感觉。

    井底之蛙……

    有人通过这番对话,想到了尼罗河泛滥。

    古时候,尼罗河几乎每年都会泛滥成灾,这让沿岸的居民不堪其苦,可泛滥带来的肥沃的土壤,又让附近的居民趋之若鹜。

    这跟参宿四文明描述的银河系的文明图景何其相像……

    ……

    也有人想到了冯诺依曼机器人。

    像参宿四舰队这样的、流浪在宇宙中的‘种子’,它们存在的意义,或多或少,跟冯诺依曼当年的幻想一样。

    ……

    也有人想到了卡尔萨根与旅行者。

    四十多年前,当旅行者1号飞掠海王星时,卡尔萨根说服了NASA让它把相机镜头转向了地球,拍下了旅行者1号的最后一张照片——在距离地球六十四亿公里外回望地球,地球就是一粒淡蓝色的微尘。

    卡尔萨根称之为《暗淡蓝点》:

    “看看那个光点,是的,那就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一切。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这里聚集了一切的欢乐和痛苦,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zj、ys形态和经济学说,所有的猎人与强盗、英雄与懦夫、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国王与农夫、年轻的情侣、母亲与父亲、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家和探险家、德高望重的教师、腐败的zk、超级明星、最高lx、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

    如今,参与了这次交流的人,更加切实地体会到了卡尔萨根描述的这些感慨。

    太阳系是死地。

    在短暂的战争间歇期内,这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之上,诞生了一个文明。

    一个名为人类文明的死地文明。

    一个多彩丰富的死地文明。

    她就像是一次闪光,一次发生在一粒微尘上的瞬闪之光,渺小,不值一提。

    可这样的闪光,却也有人在乎,虽然只是1031、30095这样的AI工具人,但对人类文明来说,这成了一丝慰藉。

    ……

    ……

    八年后,参宿四舰队借助太阳的引力完成了航向的调整,分为两拨离开了太阳系。

    其中一拨飞向了参宿四,另一拨飞向了心宿二。

    目的,自然是为了去争取空下来的生态位。

    而人类,也迎来了在太阳系生存的最后时期。

    在后来人类后裔的口耳相传中,在太阳系的这最后的一段时间,也被称为双螺旋纪元的晚期。

    虽然晚期二字听起来不顺耳,但,这是人类文明最辉煌的时期——人类文明在这一时期的闪光,奠定了人类文明延续的基础。

    这,就是下一卷的故事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