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六章 哪有那么多奇迹(6) (第2/2页)
刚刚有人说过,说方涵想要把一些看起来并不重要的设备送到天上去。 “方老怎么说的?” “休眠舱!!”那人继续激动! “不对吧,我记得你之前说的是研究林蛙还有涡虫的设施设备吧?” “你们自己看!”那人直接把一份文件甩到了公共大屏幕上,“这项研究因为还没有多少进展,所以还没有对我们公开过!” 众高层一听,顿时也激动了起来。休眠舱,如果能造出这玩意儿的话,那就太省事了——在生存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让人轮流休眠,绝对是最佳的选择。 于是他们二话不说,立刻把公屏上的文件拖进了自己跟前的电脑里、迫不及待的翻阅起来。很快,他们就从这份文件里了解到了一个大概—— 方涵手里的这个项目,确实跟休眠舱有关,但研究到今天,进展有限。 一是林蛙。 林蛙属下有一个亚属,名为木蛙,它也有雪蛤、阿拉斯加林蛙之称。这种蛙与一般的蛙不同,当环境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它肝脏会迅速制造出一种糖类,并通过血液循环将这种糖类送到身体上的各个角落。 这种糖的作用,就是让细胞不会被冻坏。 因为这种机制的存在,木蛙即便被冻成了硬邦邦的冰块、心脏停止跳动了,也不会真死——当温度升高、它的身体解冻之后,还会活蹦乱跳。 所以,方涵团队研究木蛙的目的,就是想把木蛙的休眠机制复制出来、应用到人类身上。但进展有限,方涵还没有成功地将木蛙的这种休眠机制成功应用到小白鼠身上。 另一个研究目标,是涡虫。 涡虫,扁形动物门的一种三肠目扁虫,是一种比木蛙更低级的生物。但是它有两个非常特别的能力,其一,是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 也就是说,把一条涡虫切成碎片,就相当于是帮它进行无性繁殖。 其二,就是‘记忆’转移能力。 这个能力,听起来像是奇幻,但在涡虫身上,确实是事实。 把一条涡虫放进一个迷宫,让它在里边走几天,然后切掉它的头。等它的无头身体上长出新头之后,把它再放进这个迷宫里,它在里边行走的路线,会与之前的路线基本一致。 如果把切下来的头喂给另一条没有走过迷宫的涡虫吃下去,然后把这条涡虫也扔到迷宫里,它也能按照同样的行走路线在迷宫里溜达。 这种记忆基本上还是一种‘条件反射’——对人类来说,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也是一种条件反射,如果人类能像涡虫一样通过物理接触就能转移知识,那么,肯定会对知识的传承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这份文件中,方涵提到,他受到了涡虫实验的启发,做了另外一个实验。 就是把木蛙也放到迷宫里,把食物放到迷宫里的特定的地方训练它、让它蹦跶几天,然后把它冻起来、再解冻。 解冻之后,再把它丢迷宫里。 结果,它不再‘记得’食物是在哪个旮旯里了。 这个实验,还只进行了几次,虽然结果都是一样,但保不齐出现同样的结果只是巧合,所以,方涵准备增加实验的次数。 可是现在,地球上灾害横行,方涵不知道在地球上还能不能安稳地研究这些,所以他希望把这些研究转移到空间站继续进行。虽然现在还没有进展,可一旦有所突破,那人类就有可能走出今天的窘境。 憧憬…… 高层们看完后,就不自觉地憧憬起来,然而,有人忽然出声打断了高层们的遐想。 “各位……” 众人看向了大屏幕,发现月球方面的视频画面不知何时又亮了起来——叶扬又回到了这个视频会议频道。 “各位……”叶扬欲言又止,脸色看起来极其消沉。 众人望着他,心下就是猛地一沉——叶扬的神情,让他们已经意识到那件事可能成真了。 “超过1了?”有人问。 叶扬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是的……” 会议频道里瞬间一片死寂,每个高层都面如死灰——刚刚讨论的这么一会儿的时间里,高层们已经稍微从失去Quasar的悲恸中走了出来一些了,而方涵的文件,让他们又看到了一丁点的希望、并让他们燃起了对未来的憧憬,可是,叶扬的话,让他们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似的、再坠谷底。 “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在太平洋上空,有数个飓风正在形成……”叶扬接着说道,“是的……我们现在可以直接看到地球了,我们在冯卡门撞击坑,看到地球从月平线上升起了……地月系崩溃,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已经是历史了……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这也是历史了。从现在起,月球,是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