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旋纪元_第二百一十七章 哪有那么多奇迹(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七章 哪有那么多奇迹(7) (第2/2页)

叹息了一声,把视线转回到了跟前的电脑屏幕上,没有再说什么。

    几分钟后,月球基地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就在线上集合完毕了,苏乐虽然有点纠结,但还是立刻喊了叶扬一声。

    随后,叶扬代表月球基地核心领导层,向基地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宣布了一项任务——

    尽最大的努力,在一个月之内全部撤离月球。

    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让不少人都恍惚了。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得知月球已经变成一颗掠日行星了,月球的未来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飞蛾扑火般冲向太阳。现在,叶扬的话虽然令他们眼前一亮,但也让他们产生了非常不现实的感觉,继而就是质疑——他们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简单算一下就能得出一些数据:

    目前运力最强的载人飞船‘星舰’,一次最多也只能把一百人送入太空,月球基地共有十万人左右,也就是说,需要近千艘星舰才能把这些人一下子都装完,可是,在泰山西北的发射场上,只有十几艘星舰可用。即便星舰数量足够,要在一个月内发射1000次的话,平均下来,一天就得发射33次!如此高频率的发射任务,显然需要大量的可重复使用的助推火箭与燃料,而助推火箭每一次的重复使用,又都需要时间来加注燃料,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排查可能出现的故障……

    即便所有人最后都及时、且顺利地离开月球了,接下来又该去哪里呢?回地球吗?地球还回得去吗?发生了那么大的灾难,地球方面现在把人往外送还来不及呢……回地球、不落地,窝在星舰内、待在近地轨道上?这也不现实,因为每艘星舰配备的食物、水、氧气这些生存资源是有限的,即便启用了高循环率的萝藦生命舱,如果没有足够的能源供给,也支撑不了多久!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ISS与天宫,倒是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但这两个空间站都是千人级别的,对于月球基地的十万人来说,能提的帮助也非常有限。

    所以,核心领导层宣布的这个任务,真的不是在痴人说梦吗?

    “这当然不是痴人说梦……”面对着众人投来的质疑、不解的目光,叶扬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我们的月球基地的工作区、居住区,大部分都是舱段式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这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安全系数,还为了方便拆分、重组。也就是说,每个舱段都是一个模块、一个载人舱。当年,月球基地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应对有朝一日不得不选择离开。这样的‘有朝一日’,就是今天了……”

    接下来,叶扬没有再感叹什么,而是按照当年‘初衷’里制定的预案、对撤离任务做了具体的安排,大体上的流程,就是将基地的一些舱段从月壤之下吊出来、运送到泰山发射场,之后用助推火箭送到绕月轨道、并在轨道上进行重组,最后离开月球。

    “工质燃料够吗?助推火箭够吗?”叶扬安排完任务后,有人表示担忧。

    “关于工质燃料,我们是有相关储备的。”回答这个疑问的,是天津区的一位负责人,“我们天津区,是月球基地的航天工业区,在过去的近十年的时间里,我们从距离基地较近的凯布斯陨石坑中开采到了大量的水冰,这些水,只有一小部分被用于日常生活,剩下的大部分,都被制成了液氢液氧。当然,除了水,我们还对其他的资源进行了开采,比如稀土、钛、铝,还有铂族金属这些储量丰富的资源。我们在月球上能够顺利进行航天制造业,就得益于此。还有,月球得天独厚的环境,对航天制造与技术试验也是非常友好的,比如真空、低温、低重力等等。”

    在月球上直接搞航天制造业?

    听完了这段答疑,苏乐心生惊讶,他一直以为工业区的任务只是开采资源、然后把资源运到泰山发射场送回地球,他万万没想到月球基地在生产制造业方面也在追求着‘自给自足’……

    “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些电子设备,电脑、手机、显示器只要是你能看到的,基本上都是我们基地自己生产的。”天津区的负责人的话听起来有些洋洋自得,但他的脸上却是各种惋惜,“不过事到如今,大部分产品与制造设备我们是带不走了,只能带些基础设备,而且,那些大型的3D打印机还得拆散了才能带走……”

    “还有一点,”接过话的,是泰山发射场的负责人之一,“月球的逃逸速度是秒速2.38公里,这比地球的11.2公里小多了,所以,同质量的载荷,在月球上发射所需要的燃料要比在地球上发射少很多,加上月球没有大气层,所以也基本不需要考虑隔热瓦与流体力学之类的问题,舱段可以直接吊装到助推火箭上。而且,我们的助推火箭,除了普通的液氧煤油、甲烷液氧、液氢液氧这样的化学型的,还有前不久刚刚投入实用的新型电火箭,也就是装配了‘空间核反应堆电源’与‘可变比冲磁等离子发动机VASIMR’的电火箭。而且,这些助推火箭都是可回收的。所以,我们还是极有可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撤离的!”

    “然后呢,我们去哪?总不会回地球吧?”苏乐紧跟着问道。

    “火星。”叶扬不假思索,“我们的下一站,是火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