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章 一个响雷 (第2/2页)
头看看主仆二人的身影,直至在街头拐了弯,才跟了上去,沿途做了个记号。 不一会儿,后面追上来两个人,相视一看,又四处张望,趁路人不注意之时,将那个记号抹去。 韩泠熙一路数落着小七,大摇大摆地回了长公主府,直到大门关上,脸上的神情才沉了几分,看来,今夜,是不能出去了。 饱餐之后,小七还是按例将小主子买的东西一一送给茗琦、丁嬷嬷、桂嬷嬷等人。 韩泠熙留在屋里习字,写了一整晚。 翌日,韩泠熙去文齐斋请安时遇到了小林公公,得知宫中要办宴席,为帝后二人祝寿,是的,帝后二人同日生辰,当然,小林公公也不着痕迹地透露出宫宴的主要目的是为二公主皇甫成姝和三公主皇甫成婧选驸马。 按理,为帝后祝寿是大事,为公主选驸马也是大事,但不少百姓还深陷水灾和干旱的折磨,故二合一仅设宫宴,请的是京城里四品以上官员及子女。 韩泠熙垂眸听小林公公讲起了一些国师在抗灾中的事迹,有几件还是地方官员昨日快马加鞭呈上去的,心中很是疑惑,国师不是在孔老头那吗,何以听上去,国师还在赈灾中心呢? 难道有两个国师? 国师是大威立国以来犹如信仰般的存在,谁的胆子那么大,敢冒充? 话说回来,国师内力全失,又是如何悄无声息回到京城来的? 莫非孔老头是武林高手? 如若不是他,又是谁? 国师的武功可谓出神入化,若要人不知鬼不觉把他迷倒或打败,都不是易事...... 若真有这样的一个人存在,光想象都让人后脊骨发凉...... 还是说,国师用了什么障眼法“制造”出另一个自己,导致内力全失? 抑或是,有人在说谎...... 要变天了...... 那日贺良娣来不及说完的话突兀地在耳畔响起,韩泠熙将头垂得更低一些,遮住眼底的一片冰凉。 因着要参加宫宴,韩泠熙便借口不去大公主府,只让人送了个口信,送了份礼。 无论百姓如何,皇宫内的一切照旧。 上位者便是上位者,即便有再多的同情心,也无法做到感同身受,更别说锐减自己的一应用度。 韩泠熙有一勺没一勺地挖着甜点吃,目光停留在舞池中翩然起舞的歌姬们身上,这些人,都是自幼进的宫,可能从此一生都出不去了,也许其中的某些人的亲人正在遭难,只是,她们并没有知道真实的渠道,更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服从安排,化得美美的穿的靓靓的,随曲而动。 官员们杯觥交错,你来我往,笑意连连。这些人,并非不了解灾区的情况。只是,那毕竟还在遥远的地方,波及不了京城,即便哪天,敌人进军了,打到哪,皇宫的城墙不破,便照样能歌舞升天。 一曲尽了,众人纷纷道好。 韩泠熙搁下勺子,才发觉这勺子的末端雕着繁复的黄金花纹,这样复杂的工艺,在宫廷中,实在普遍,可若流落到民间,当了约莫也值几个钱能换顿饱饭。 这样想着,索然无味。 高座上的皇后一如既往地尊贵闪亮,皇帝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只是笑意并未达眼底。 舞姬们开场舞后,二公主皇甫成姝一身华服,双手作画,在一炷香时间内画出了大威的江山图,三公主皇甫成婧手捏绣花针,在画卷上绣下了横越大威的怒江,又提笔写下一首诗,众人赞声不断,帝后也很是高兴,一顿赏赐后终于提上了正题,要给二位公主挑选驸马。 帝后每年寿辰,邻国自然也都会派特使来送礼祝贺,此次也不例外。 与大威西北面草原相连的仕戎、东北面隔着怒江上游的戈尔沁、从戈尔沁分割出去的鹿山族都来人了。 献完礼后,鹿山族使者提出愿以族长长媳之位诚娶二位公主之一。 这下,戈尔沁的使者也慌了,立即提出也愿意迎娶一位公主。 大威的官员们就不同意了。与仕戎定下的友好协议是先祖立下的,只能执行,而戈尔沁与鹿山族并没有强悍到需要用和亲来维持和平。 皇帝笑眯眯地并不言语,任由官员们搬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明着暗着拒绝和亲的事。 皇后扫一眼底下安静就座的皇子公主们,端起果子酒抿了抿。 此时,太子突然起身:“戈尔沁与鹿山族想与我大威修永世之好,诚意可鉴,恰逢今日乃父皇母后寿辰,故宸以为可以选一位世家之女替代公主和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