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屯兵祁阳 (第2/2页)
的话绝对跑不过身后的追兵。 已经奔跑不知道多久,刘备心中越发的心焦,这跑了一路,也不知道有没有进入孙策的领地。 若是被哨兵侦查到,孙策带兵在前方堵截,到时候恐怕插翅难逃。 身后追击的兵马,时不时看向周围的密林,已经能够隐晦的看见一道道身影,追了已经足足五个时辰。 座下马匹都已经觉得疲惫。 “停!” 带头的都尉开口道,其余兵马全部停了下来,“回去。” 刘关张三人座下的战马,也是慢慢的停下,三人看向身后,各自松了口气并露出了笑意。 “大哥,现在我们要去哪?” “元直先生已经告诉我了去处,你我的家眷也被安置在那,我们现在就去。” 自长沙而下,沿途烝阳,邵陵,湘东县令无一敢于抵抗,全部开城投降。 江问携带蒋琬,刘敏与两万兵马来到了祁阳城下。 零陵刘度,看着手中江问的劝降信气的不知所言,“我养了这些官员这么久,结果全是酒囊饭袋,不交一兵一卒就投降!” 他的儿子捡过来书信,江问带兵两万,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三城。 如今已经兵临祁阳。 刘贤行礼说道:“父亲,那该如何对敌……” “还能如何对敌啊,虽说那群官员是酒囊饭袋没错,可他们投降也是明智之举,那可是江问啊,昔日刘表有多少兵马?不一样败了,韩玄也是,先是巴陵之败,接着又是长沙之败,谁挡得住!” 刘度一脸的迷茫,刘贤在一旁恭敬的说道:“父亲手下有邢道荣将军,邢将军以一敌十,比之吕布都不多让,其会惧怕一位书生?” “邢道荣……不行的……”刘度苦笑摇了摇头,“那江问手下也有不少猛将,仅是一位挡不住的。” 刘贤说道:“那请父亲给我两万兵马,我与邢将军出战,于祁阳迎战江问!” “儿子,你真的要这样做?” 刘贤面色无惧,向着刘度郑重的行礼。 祁阳。 地势主要以山地与丘陵为主,草木甚茂,山脉重峦叠嶂,而在其北有着四明山,以及祁山山脉起伏连绵。 而祁阳与零陵仅仅隔了数里地,与一条湘江。 连收三城,虽增长士气,但到底是地势不平,赶路长久,人马困乏。 指导了两位学生读书,江问请召了黄忠。 黄忠作揖行礼说道:“末将黄忠,拜见大人。” 江问走下了主位,拿起一张席垫拍了拍,拉着黄忠坐下,“老将军于我年长,日后不需要行此大礼。” “末将谢过大人。”黄忠拱手行礼道。 江问说道:“眼下即将兵征祁阳,刘度势必不会坐以待毙,我会任将军为先锋,将军你可愿?” 黄忠面色从平淡转为了严肃,“大人于老夫有情有义,仅仅是上阵杀敌,不值得大人如此郑重对待,为将者本就应是杀敌,末将还得谢过大人如此信任末将,第一战便敢重用末将!” 江问感叹的说道:“将军真是老当益壮,观其天下之将,唯将军也。” “哈哈哈,”黄忠看了江问一眼,满意的摸着自己的胡须,开怀大笑。 “这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城中的县令偷偷冒头,看着远处连绵的军营吓得魂都飞了,连忙缩回了头,城中守将不过三千,而对方有着两万。 而对方的主帅还是江问,人的名树的影,这让县令更是害怕。 “大人,大人好消息!” “有什么好消息呦,这江问都带着兵打到家门口来了!” “太守大人已经发兵支援,叫我们阻挡三天,三天之内必定到达!” “三天?!”县令瞪大了眼睛,伸出自己的三根手指比划着,“别说三天,就是三个时辰,我都撑不住!” “小人已经传达了命令,不管如何请大人守住城门三天,三天后支援抵达大人任务便完成了。” 县令再次伸出头,看着外面连绵的营帐,艰难的咽了咽口水,他的家眷可是在零陵,要是自己开城投降,那他的家眷肯定活不了,除了守别无他法! 城门之外已经挖好了水渠,木桥也收回,只是三天的话不难撑,江问一时间也没向着进攻,修养士气。 “老师这一路上真的神勇无敌,那些守城的官员,见到老师无一例外全部投降,我估摸着这个也快了!” 刘敏吃着蜜饯,蒋琬则是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书。 “木头脑袋,怎么老师如此威武,你也不吹捧两句?” 蒋琬目光注意在书上,“固然吹捧一两句,就能让老师更加威武?更何况老师不是在乎名利之人。” “这说几句总会舒服吧,你在看什么?” “老师的著书,《兵道十论》《论军屯与民屯》以及《治国十策》从方方面面解析治国之道。” “还有便是老师所作的九品中正制,据说老师的新政已经在襄阳等地发布,这新政着实胆大,其他的便是老师所著诗词,全都编撰在册。” “治国治国,我们不过少年,拿什么治国,就算我们想,恐怕丞相他也看不上。只能说咱们老师是无所不能!” “昔日老师入仕,年也不过十七,亦能震惊天下,闻名于耳。” “喝,不是我说,老师是当代独一无二的神才,就如韩信一样,现在这世上能与老师比肩而立,一个都没有。” 蒋琬先是轻笑,接着慢慢的大笑了起来,“以前你屡次讥讽我,如此崇拜一人,现如今你所说的话,一字一句无不吹捧老师。” 刘敏脸色一红,刚想要开口,却又不知道如何说,只得走向一旁看书。 “吃饭了!” 兵卒推开房门,向着两位学生呼喝道。这是在军中,不明白将军为何要带着两个孩子。 军营之中,炖煮的汤锅,有着一整只鸭子,除了姜鸭之外,香浓的汤汁上飘着红色的果子。 “老鸭汤。” “老师这红色的果子是?” “枸杞。” “狗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