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狂徒_第一百章 梅西vs迪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章 梅西vs迪甘 (第2/4页)

情况下,那里很平淡无奇,外省尤其如此,众多的资源都集中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开车出来,很快就能抵达桑塔费省的梳罗萨里奥,那是正是梅西的故乡。那里有赫赫有名的阿甲球队纽维尔斯老男孩、罗萨里奥中央,但自从梅西被发现以来,那里的球场上就再也没有波澜。

    对于整个罗萨里奥人来说,一个梅西已经足矣!

    多年以前,曾经参加过1970年世界杯的球星阿帕里西奥,首次认真端详梅西在格兰多里街区踢球时,他肯定觉得天特别蓝,日光特美好,至少在他的记忆中是如此。

    阿帕里西奥在这里土生土长,早已经垂垂老矣,堪称这座城市的“活化石”。

    “我当时发现一个孝在对着看台的墙壁颠球。”他当时正在找人来参加五岁孩子的友谊赛,他看到了梅西。

    小地方是个熟人社会,很快,阿帕里西奥发现自己认识梅西的家人,梅西家的房子距离俱乐部只有几站地,阿帕里西奥甚至还教过梅西的两个哥哥踢球。

    “我可以带着你的小儿子去踢球吗”

    “不,不,他不会踢球,他太小了。”面对阿帕里西奥的请求,梅西的母亲赛莉娅立刻拒绝了。

    “为什么不去呢,让他踢吧,至少不会有坏处。”酷爱足球的姥姥表达了相反观点。

    就这样,在姥姥的支持下,只有五岁的小梅西迈出了专业足球的第一步。

    “我把梅西安排在右路,这样一旦他哭了,或者感觉不舒服,你就近就能发现。”那位好心的教练,为了让梅西放心做出这样一个决定,谁曾想到,梅西的球风和场上位置就此得到了确定,直到两年前才有所改变。

    梅西传奇就在这一天诞生了。

    当时外号“矮子”的梅西被招入了纽维尔斯老男孩俱乐部,罗萨里奥的两家俱乐部之一。打眼望去,这家俱乐部并不起眼,基础设施很一般。俱乐部只有两块供青少年球员使用的球场。但这家球会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是迄今为止为阿根廷国家队输送球员最多的足球俱乐部。

    梅西的身体和这家球会的风格也有些像,矮小瘦弱,没有太多人会觉得他有希望最终成为职业球员,但他确实太厉害了。

    但是十岁了,“小跳蚤”的身高依然只有1.25米,比同龄人的平均水平矮10厘米。大家觉得他还小,有一天或许会追上来的。

    对于纽维尔斯俱乐部的管理层来说,梅西的矮小似乎也没什么关系。在职业队比赛的中场休息期间,梅西还要出来表演。

    节目都是一样的,梅西颠着球来到克罗索球场的球员通道中,然后再去通往球场的台阶上,最后来到中圈。不停地展示着他的花哨球技和优秀的平衡能力。在看台上,球迷们以为马戏团的矮人来了,因为其技巧实在太娴熟了,想不到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

    但梅西的身高始终按兵不动,大家终于着急了。于是,纽维尔斯俱乐部让梅西及其家人一起去医院做检查。

    医生很慎重,经过讨论,他们达成协议,制定了长达一年的系列测试计划,来决定才采任种治疗手段。

    医生回忆说:“他的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他需要注射生物合成的生长激素,进行补偿。”

    十一岁时,梅西开始接受药物注射治疗,每天都要进行注射,给自己打针很难,每天都给自己打一针更难,但小小的梅西没有说什么,反而很快适应了这种生活。

    梅西后来说:“对我来说,打针就跟刷牙一样,最初人们看到我这样做总是很好奇,后来大家也就习惯了,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难的,因为这对我的未来很重要,而且这与足球有关,我要负起责任来。”

    但有些问题是梅西的勇敢无法解决的,那就是金钱,每个月的费用大概在1000到1500美元之间,最初两年,治疗费来自梅西父亲约尔奇的社会保险和互助保险,但接下来,阿根廷经济开始急速恶化,几个月之后崩盘。完全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经济危机,梅西家或许不会孤注一掷地出走巴塞罗那寻找机会。

    按照梅西父亲的说法,经济危机和纽维尔斯俱乐部的袖手旁观,让他不得不带着儿子去了巴塞罗那。

    “我用自己的保险和基金会的补贴支撑了两年梅西的治疗费用,但经济危机来了,我还要用自己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四个孩子,太难了,治疗刚开始时,纽维尔斯俱乐部答应得很好,说会帮忙,但成了空言,我们没办法,只能出走了。”

    梅西对诺坎普街区很了解,从他来这里的那一天起,自己的命运就跟加泰罗尼亚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

    约瑟夫曾经是克鲁伊夫的经纪人,当年也是巴萨的头牌经纪人,是他把梅西带到了巴塞罗那:“我很少向巴萨推荐年龄这么小的球员,但我的阿根廷同行不停跟我说这是一个天才,我后来也坚信不疑,转过头来纠缠着巴萨的管理者们,让他们安排试训。”

    时任巴萨技术主管回忆说:“我们很快发现梅西潜力巨大,这个瘦弱的孩子踢得特别棒,速度比其他人要快一大截,我对自己说‘我们需要他,一定要留下这个天才’。”

    正是从那一刻开始,梅西正式迈出了职业球员的第一步,如今很多年过去了,梅西已经逐渐从侏儒朝着足坛巨人成长着。

    有人定义梅西与生俱来,无需锻造,但梅西的队友称,事实并非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梅西越来越热衷于思考,每一次比赛后他都会和哥哥一起观看录像,讨论是否启动过早,是否可以有其他射门的角度,是否可以另类处理。

    这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变化,就是领袖的气质正在产生,梅西想替球队担负更大、更重要的责任。

    曾几何时,谁是贝利和马拉多纳之后新一代的球王,一直争得难解难分,是迪甘,是梅西,还是c罗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从效率、场上作用乃至冠军奖杯和个人荣誉而言,迪甘显然要领先很多,但梅西正在追赶。

    梅西谦虚低调,迪甘张狂高调。尽管客观的说,梅西的性格也许会更讨大部分人喜欢,但是迪甘的个性却一样为他博得了不少粉丝,可以说两人的对决更是两种不同价值观在一起的冲突。

    从根本上说,迪甘拥有的是天生赢家的性格。在他的眼里,胜利的意义远大于一切。在比赛场上,他最关心的是最终的结果,为了胜利他可以拖着一条断腿在世界杯上搏命拼杀,为进球,他可以不惜被球门柱撞得头破血流,足以看出迪甘对胜利的那份渴望。

    世界杯决赛场上,当迪甘在担架上目睹比利时输掉比赛之后,那冰冷的眼神,强忍着的泪水,被讨厌他的人当成了软弱,但是这却恰恰说明迪甘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对球队的责任心。

    而相比迪甘的好胜性格,梅西的谦虚低调则来源他对足球那份纯真的热爱,在梅西的心里,可以上场踢球就是幸福的,也因此即使是那些无关紧要的比赛,梅西也会主动申请出场,他不会像某些球员那样,因为害怕受伤或浪费体能而去拒绝某些不重要比赛,只要在场上,小跳蚤就是在享受足球的。

    那份单纯对足球的渴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