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经费 (第2/2页)
冯局,什么好事啊?”张禾疑惑道。 冯浩嘿嘿一笑,从桌子里拿出一份文件。 “按照国家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对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给予资助,正式文件还没有发布,不过已经有了苗头,现在已经开始实施了。 市里的财政情况不乐观,你们应该知道,华山旅游管理局是有钱,但人家的财政直接从省上走,跟我们没关系,我昨天去隔壁哭穷,给你们搞了点经费。” 冯浩将文件递过去,上面写着内容。 华阴市政府从艰难的财政中给华阴老腔拨了五万块钱的保护经费。 五万块,这个时候五万块也很值钱的,不是一个小数目。 张禾和刘兴武拿到手一看,感动莫名,五万块,也不少了,足够将虎沟小学收拾了。 “谢谢冯局,谢谢市政府。”张禾感激道。 “没事没事,还有,小刘啊,我再给你派两个人,协助你的工作,现在申遗成功,很多工作就要提上日程了,一个是对老腔进行实物、资料的收集,整理建档,二是要准备老腔的活动场所,虎沟小学就是地点。”冯浩吩咐道。 事情多,还杂,没有那么简单。 申遗成功还真只是一个开始,你忙我也忙,大家一起忙。 冯浩叫来了两个同志过来帮忙,都是来文化局工作没多久的,也就一年,华阴本地人。 门打开,一男一女从门外走进来。 男的身材魁梧,身体很结实,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二十岁出头的样子,女的穿着一身连衣裙,打扮时髦,模样可爱。 “冯局,您找我?”两人齐声道。 “就不多介绍了,刘兴武,你们的前辈,以后你们两个就跟着他,多学习多看。”冯浩吩咐道。 “刘前辈好。”两人急忙道。 刘兴武已经是文化局的老人了,有经验有能力,一手创造了老腔申遗的事情,升官是迟早的事情。 两个新来局里工作的年轻人把刘兴武当成榜样去学习,要大干一番事业。 “这个是林雄,大学学的档案学,这个是吴小倩,大学学的是行政管理,都是两个好苗子,你可要带好了。” 刘兴武站起来,和两个年轻人握了握手,说到:“感谢你们两位能来协助我的工作,以后就要辛苦各位了。” “我们一定会认真完成工作!”林雄和吴小倩斩钉截铁道。 来了一趟文化局,拿到五万块钱,有了两个手下,有了身份就是不一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头好用,虽然钱不多,人只有两个,但总比以前要好,这些工作已经不是刘兴武一个人可以干的了。 “林雄,吴小倩,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老腔艺人的代表张禾,你们以后有关于老腔艺人的事情就联系他。” 互相介绍完,互相认识。 冯浩继续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确立保护单位,到时候我们文化局肯定会组建一个新的部门,你们几个好好干。” 言外之意,新的部门需要新的人手,到时候在座的各位都有机会。 这是一项很累的事情,但也是一个机遇。 张禾和刘兴武离开了这里。 虎沟小学现在没有收拾好,林雄和吴小倩暂时在城里办公,等到那边收拾好之后再过去。 不过他们还是要来虎沟村熟悉情况,准备对老腔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存档。 张禾两人走出去,手里拿着冯浩交给他们的存折,赶紧跑到银行去把钱全都取出来。 整整五万块,厚厚一沓钱。 这年头小偷多,还好张禾是开车,路上不用担心被偷。 带上钱返回了虎沟小学,张禾和刘兴武马上起草具体的计划,再找施工队,将虎沟小学收拾一下。 张禾常年不在家里呆,刘兴武是城里人,对这些也不懂,最后张禾想起来,张星就是干这个的。 与其把这个活让别人干,不如让自己人干,还放心。 “哥,你看这能不能搞?”张禾拿着纸,上面画了些草图。 画图的本事是大学学的,做毕业论文的时候也需要画图,张禾能懂造纸设备,能画机械图,没理由画不了这个图。 张星一向话不多,拿起图纸看了看。 “能弄,我去把我们那个施工队叫上就行。”张星点了点头。 要施工的地方不多,不至于把整个房子拆了重新盖,要盖钱也不够,就是修缮一下,重新装修装修。 “好,哥,那这事我就交给你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