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整理 (第2/2页)
其他的老艺人是村里其他家的,但是都姓张,有几个还是张德林的徒弟。 “各位爷爷们,我要整理你们的资料,存档,还要请你们配合我的工作。”林雄缓缓道。 众人坐在院子里,张禾找了个桌子,好让林雄把文件放在桌上。 “都要啥东西?”张德林问到。 “姓名,年龄,家庭情况,学历,民族,学艺的时间,掌握的技能……”林雄一个一个说到。 比户口的资料还详细。 老艺人们是遗产的传承人,必须仔细收集资料,一个都不能漏掉。 这时候,门外走来一个老人,看起来五十岁左右。 张禾几个人听到声音都看了过去。 张玉胜,也是村里的老人,年轻的时候也唱老腔,但是因为不挣钱就放弃了,在外面打了几年工,年纪大了之后回到村里,家里的孩子也长大了,没什么cao心的。 “德林哥,我……”张玉胜欲言又止。 他的脸色是典型的关中农民风格,一头短发,中间夹杂着些许灰白,身上的衣服都是自己家里缝制的,脚下踩着的也是布鞋,鞋面鞋底都是泥点子。 林雄神色尴尬,不知道怎么回事,倒是张德林一副冷淡的模样,似乎很不想看到张玉胜。 “你想说啥就赶紧说,我们还有事要办。”张德林的语气有些不耐烦。 张玉胜的样子就好像要奔赴刑场一样,沉默许久后说道:“德林哥,你这还缺不缺人?” 林雄一脸茫然,难不成村里还有其他人会唱老腔? 只是张玉胜这句话说出来后,没有人回应他。 张家德字辈的几个人都心不在焉,仿佛不想理他。 “德林哥,以前的事情我给你道歉,我现在只想能继续唱老腔。”张玉胜满脸真诚。 “你不是说以后都不唱老腔了吗?”张德林脸色嘲弄。 一旁的张禾急忙回想了一下,脑海中搜索着有关的信息,想了一会,终于想起来。 据说张德林和张玉胜年轻的时候分别是不同的班社,两个班社之间有着冲突,在一场演出之中两人结下仇怨,蔓延至今。 后来张玉胜的班社解散,两人到现在也没有联系。 今日张玉胜找上门来,摆明了要冰释前嫌,重新唱老腔了。 张禾可是记得,这个张玉胜也是有点本事的,他手里有几个剧本,是德林班所没有的。 “玉胜爷,你先坐。”张禾站起来,将身下的板凳提过来,放在了张玉胜面前。 “把凳子放下。”张德林严肃道。 张禾笑了笑:“爷,玉胜爷大老远来一趟,咱总不能还不让人家坐了?这要是传出去,村里人要说咱进了非遗连村里人都不放在眼里了。” 看到张德林的表情缓和下来,张禾急忙招呼张玉胜坐下来。 老人犹豫片刻,终究是坐在了凳子上。 “德林哥,我虽然嘴上说不唱老腔,咋能真的不唱老腔,我看见你们在台上唱,我心里也痒痒,我现在想跟着你们一起唱老腔,做个伴奏的都行。”张玉胜态度诚恳。 他是第一个来的,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老腔如今风头正盛,出去演出是迟早的事情。 村里面一些人都开始自发的组织班社,准备另立门户。 老腔是非遗,唱老腔的人又没有规定,不管是谁唱都是非遗。 这些文化部门自然是喜闻乐见,唱老腔的人越多,保护起来越是容易一点,不会突然消亡。 “爷,你看玉胜爷都这么说了,肯定是想唱老腔了,咱们现在刚刚入选非遗,要为了老腔以后着想,人越多才越好。”张禾劝说道。 “爷,你是班主,以后就是老腔的代表人物,你要大度一点啊,咱这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张禾笑道。 张德林脾气倔,爱面子,这么多年过去了,心里早就放下了。 张玉胜肯定也早就放下了,不然不会过来说这些话。 听到张禾的话语,张德林的面色缓和下来。 好歹也是一个公众人物了,是跟市上领导合过影的,还接受过电视台的采访,是应该大度一点。 身份不一样了,现在是德林班班主,是老腔的代表人。 “行,张玉胜,这是我孙子说的,不是我说的,你可以过来跟我们一起。”张德林缓缓道。 张玉胜的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 “谢谢德林哥!” “谢谢小禾!”张玉胜连忙说到。 “玉胜爷,正好现在在登记老腔艺人的信息,你来登记一下吧。”张禾招呼道。 一旁的林雄从头到尾都处于茫然状态,直到现在才反应了过来。 该登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