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 生死陷阱 (第2/2页)
未如期爆开,这时再想逃跑已经来不及。”何乐的意思就是将计就计,只是需要一个能破坏对方计策的人去执行。单从计划来看很是冒险,近一里地的爆炸范围,对方至少得设置二十处爆点。所以前去处理的人必须在很短的时间里同时解决二十人以上,才能满足将计就计的需要。其中任一环节没处理好,都会导致结果偏差。 袁义承皱起眉头,他反复琢磨何乐的计划,觉得可行性不大。现在唯有推迟入城,让他们先行自己解决粮草,然后等待时机再里应外合发起反攻。 “不能再等,现在临安城内人心浮动,如果没有强援到来,那些骑墙派就得往外倒了。”何乐考虑的人心,人心有多可怕,《十策论》中有一段话是专门写人心的。何乐能将那段话倒背如流,因此他也特别在意人心的变动。 栗源在敲击的手指也停下来,看向何乐。他掌管地匦局,对人心的变化更加清楚。尤其是城内某些人有意推波助澜下,人心的变化有如浪潮般浮动。就好比昨天何乐出城不久,就有太学院的学生要联名弹劾,因为传言何乐擅自出城与叛军讲和。那些太学院的学生一个个愣头青似的,完全被某些人cao控住,到目前还没闹出事来不过是在等更好时机罢了。 “那冠勇侯可有把握完成任务?”兴庆帝也知现在的形势,袁家军进城与不进城区别很大。不仅是骑墙派,那些高门大院里谁知道藏了些什么。这些人若是在危急时跳出来,皇宫能否安然也成问题。而那四万人进城就不同了,就有足够的兵力来布防。 “微臣有七成把握完成。”何乐看着地图,他也不敢说百分百。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未见过实际情况,纸上谈兵的说很不切实际。 “那你带上杜奎,再凑上几个高手去办。”兴庆帝还是不希望何乐太过冒险。对于何乐他是打心里想着能君臣到老,可以说若何乐是女的他就娶了,若他自己是女的就嫁了。所以这种特别的心思很难为人道,只得是尽可能助他。 何乐自然知道杜奎的身手,要是袁义承再年轻十岁也是可以的。 “可以,我再挑几人,凑成十人。最好有熟悉那段的人带路最好。”何乐这次也不敢逞强,毕竟牵涉太大。 关于凑人的决定很快就施展开,同时袁义承也将计划用密函的形式传递给祝大昌,命他安排好先头部队的阵形,做好一出危境就开始冲锋的准备。机会可以创造,而把握机会则需要实力。袁义承当然知道此战的重要性,可不仅仅是四万人进城,还能顺势吃掉叛军的两万人,更重要的是留下一条可进可退的通道。 到得中午时分,何乐已经凑出十人队,然后在袁义承将军带着一万人出南门掩护下,他们混在出城的百姓中自西门奔出。这次他们打扮成行商模样,也不等叛军上前询问,就快速冲过营区进入西边广袤的林地。而在此同时,西边还冲出三支多人队,不过他们有的是饵,有的虚晃一枪后又回去了。在其他几门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也难免会有被俘的士兵,但他们也只知道是要冲出去找援军。 何乐他们狂奔了十几里才摆脱追兵,然后中途调整方向,朝着北面而去。 他们要去的地方就在北面的共济山,说是山其实并不高,只是那一带的地势十分险要。因为正对着临安的北大门,所以也算是临安城向北的第一关隘。此前袁家军已经在外面转悠了几天,从开始的东面戏耍般游到南面,然后三天前突然转向东西消失在丛林里。而此时他们正盘踞在共济山附近,就等着入夜后穿过共济山由北城门入临安。 何乐他们没有骑马,只能是靠双脚跑,也幸好这支十人队全是青壮年。随在何乐身后狂奔着也没人叫苦,跑了足有一个半时辰后何乐才停下,因为他发现身后的喘息声已经不协调。 “还有两个时辰,袁家军就会开始通过山间。赵义,你说你对那片地区很熟,现在说说看。”何乐看着一个二十五六的年轻士兵说。这个赵义是袁将军推荐的,算是他亲卫队中最年轻的成员,外家功在六品,算不得多么强。但他对临安附近的地形非常熟,简直可以算是活地图。 “是,侯爷。”那赵义也不废话,起身过来在地上摆弄起石块,很快一个简易的立体地图就呈现在他们面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