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颍川书院 (第1/2页)
说到颍川书院,就不得不提颍川荀氏。荀氏是中原世族中最有影响力的家族,绝对是名门旺族。 最不让人活的是荀氏人才扎堆。不说三国时期,就现在也不得了,有名传天下的荀氏八龙,以龙命名,可见其才。 荀氏八龙是指荀淑的八个儿子。有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汪、荀爽、荀肃等。 荀淑者,世人称品行高洁,学识渊博,或称神君,智人。荀淑于公元149年逝,享年六十六岁。 荀淑八子皆有才名,其中第六子荀爽最为知名。荀爽,字慈明,八龙之中若论才学,则数第一。当时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评赞。荀爽自幼聪敏好学,潜心经籍,刻苦勤奋。 在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太常赵典举荀爽至孝,拜郎中,对策上奏见解后,弃官离去。为了躲避党锢之祸,他回到颍川郡,以著述为事,兼颍川书院主事人,即颍川书院院长。 颍川郡多是山地,所以颍川书院是倚山而建的,书院坐落在城郊。它原本是颍川荀氏的一座别庄,书院成立后就被捐出来做学堂之用。 田丰此刻来到了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门前。颍川书院没有高大的围墙,也没有烫金的匾额,更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 田丰只见一堵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开启着,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 田丰看其落款,乃水镜先生。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水镜先生是谁水镜先生司马徽,字德cao,颍川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 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受到世人的敬重。这又是一个汉末的牛人,也是颍川书院副院长。 关于水镜先生司马徽,甚至后世有人认为他是《三国演义》中的最大B0SS!因为三国归晋正是归到了水境先生司马徽的司马家。 田丰进入大门,走过青石板路,正对着是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上有雕花瓦当。 大屋中央是一个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悬着孔夫子的画像,黄铜香炉中插着几枝香,袅袅香烟缓缓上升,缓缓散开。 田丰穿过旁门,就是众学子读书的地方,矮几上满满都是竹简,书卷。有坐垫分散四周,更有造型精美的古琴摆放一边。若有高士轻轻拨弄一下琴弦,会有音色圆润清脆的琴声。 让田丰奇怪的是,从他进山门到现在,竟然不见一人。可看上去应该刚刚就有许多人活动过。而现在正是上午好读书的时间,对此田丰百思不得其解。 “汝乃何人”一个声音把走神的田丰惊醒了。田丰回头一看,是一个神丰俊朗的青衫少年。 “在下冀州钜鹿田丰,久闻颍川书院慈明公贤名,今特来拜会。不知小哥可否引见”田丰拱手作揖施礼道。 “原来是元皓先生,小子荀彧荀文若有礼了。请随小子去见叔父大人!”青衫少年彬彬有礼道。 所有豪门世家的消息都是灵通的。因利益相关而有着结盟的家族消息是共享的。所以荀彧听过田丰之名一点也不奇怪。 “哦,是慈明公之侄,果然一表人才气宇不凡!人言不虚也!”田丰看到荀彧,就知此子非凡。田丰本就有识人之明,知势之能。 荀彧少时便有才名,尤其在南阳名士何颙看到荀彧说:“这是王佐之才呀!”。更让荀彧声名远扬。 在汉代来讲,一个人的名声传播都是口口相传,尤其是名士之口效果更佳。这也是历史上曹老大为什么用剑逼着汝南许劭许子将点评。 汝南许劭兄弟所主持的月旦评,在汉末算最有名的对人物评品的标杆和权威。主要是许劭本是天下有数的名士,又有识人之明。所以基本上经过月旦评点评过的人都会扬名天下。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对曹老大的点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这足以说明许劭识人的能力是多么的犀利。 “些许虚名,让元皓先生见笑了。先生唤我文若即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