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0章 (第2/2页)
太大了。 “怎么,你嫌十万贯钱少?”元守子反问一句,“是不是认为,我该收下那二十万贯钱。” “不敢。”道僮忙地低垂下头。 “观里往年开山门,施药看诊,每次只收一文钱,别说人力,就是那些药材,也不值一文钱,还有一些普通人家来做场法事,每次最多收五百钱,你应该看得出来,钱不是那么好赚的。” “贫道曾说,只赚富贵人家的钱。”元守子靠在身后的隐囊上,微微闭上了眼,“我们这些小把戏,能骗骗妇孺,却骗不了那些精明的大人物。” “用十万贯钱,哄一回小孩子,于张家来说,不痛不痒,只要我们哄高兴了,张家也不会追究,但再多,却是不能够,没有人是傻子,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可是师傅,张家这位十六娘的要求,也太奇怪了,徒弟都怀疑她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小孩子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也很正常。”元守子解释完,又叮嘱道:“这话在为师面前说说就罢了,你千万别传到外面去,不然到时候,为师也保不住你。” “徒儿知道。”道僮回了一句。 这几日,他跟在师傅身边,也发现师傅从一开始的胆颤心惊,恨不得没听到那话,到后面的小心谨慎,布了这么一个大局。 “阿智,十万贯钱,对我们来说是很多,但对张家来说,犹如九牛一毛,并不算什么,所以,他们可以用十万贯钱,来玩一玩。”元守子就着道僮的手躺了下来。 人生而平等,都逃不开生老病死。 人又生而不平等,每个人拥有的东西不一样,因此,每个人在意的东西也不一样,不能以己忖人。 “再者,你也别觉得不满,这次虽然没赚到二十万贯钱,却当是与张家结了个善缘,这比赚了五十万贯还要厉害。” 国朝佛法大盛,道法式微,三清观无论信徒,还是声望,都比不了城内的寺院,而寺院之所以如此昌盛,除了信念外,无外乎,几乎每一家寺院的背后,都有洛京城中的权贵支持。 譬如融觉寺有杨家,长秋寺有张家傅家。 除了香火钱外,还有一份供奉可拿。 单单一笔供奉就已足够养活寺里的人。 他接手三清观时,什么都没有,当时只有三间茅草屋,今日三清观的一砖一瓦,都是他和师弟亲手创造出来的。 ——*——*—— 六月南风送凉意,八月丹桂独飘香。 转眼秋去冬来。 洛京城中的第一场大雪落下,时令进入了寒冬,因为七郎的婚事,这个冬天,张家很忙碌。 整场婚事交由九婶傅氏主持,八娘张昑从旁协助,为此张婴特地去见了大女儿,“七郎是你亲弟,再有不满,看在七郎的份上,你也该出面帮衬。” 张昑听了这话,才同意回张府。 到了腊月初,六礼中的五礼已经走完,只剩下亲迎,在此期间,张昑得了阿娘的吩咐,把张曦带在身边教导。 张曦也由此了解了整个婚事的过程,极其繁琐。 在婚事紧锣密鼓的进行中,瑶光寺里迎来了一位客人。 “拜见姑母。” 砰地一声,华令仪手中的剪子掉惊落在地,“你是法护?” “是。” 华令仪听了,扶着案几,猛地起身,几乎脚步踉跄地走到跪在堂下的郎君面前。 “阿娘慢点。”张昕忙伸手扶住阿娘。 华令仪推开儿子的手,走到侄儿面前,席地跪了下来,伸手抬起侄儿的下颌,一张熟悉的面容映入眼帘,“像,很像……”如同二兄复生。 一时间,泪如雨下。 张昕瞧着阿娘情绪大恸,忙转头对小妹张曦使了使眼色。 张曦想了想,走上前去,朝着那位年少郎君喊声阿兄,仔细打量一番,在那一辈子里,她从来没有见过外家的人。 长眉入鬓,面庞轮廓与大兄有几分相似。 只是目光清冷,眼睛里,没有年少人的朝气,相反多了几分沧桑,仿佛一位久经世事的中年人。 “法护,来,阿明和阿苟,想必你都见过了,这是阿眸。”华令仪拭去眼泪,拉着张曦对面前的侄儿介绍道。 华九郎早在张曦出声时,就注意到她了,“阿妹。” 张曦点头应一声,“阿兄远道而来,阿娘快别哭了,和阿兄先坐下来说话。” “是呀,阿娘,法护从外面进来,我们先坐下来,也让法护喝口热水。”张昕扶起阿娘回到座榻上,然后拉着华九郎在旁边跪坐下来。 华令仪连声道:“对,对,我去倒水。” 说着又要起身,却让张曦给按住,“哪用得着阿娘,阿娘不用动,有我呢,我去找慎妪。” “那你快去。” “唯。”张曦笑着应一声,走出暖阁时,听到阿娘拉着华九郎的手说道:“法护,你和姑母说说,崖州那边的情况。” 接着就听到华九郎那略显嘶哑的声音响起。 张曦出了门,门口的毡帘落下,挡住了外面的风寒,也挡住了一室的说话声。 眼下快到午饭时分,慎妪和胡月这个时候在厨房里准备午食。 慎妪的厨艺很好,胡月有心想学厨艺,于是最近一直在灶上给慎妪帮忙打下手。 岑傅姆让大姐张曦借走了,今日不在寺里。 一阵冷风吹来,张曦冷得打了个颤栗,忙伸手拉紧身上罩着的狐裘大衣,跺跺脚,转身往西厢后面的小厨房走去。 “小娘子怎么来了?”胡月一抬头看到张曦,很是惊讶,忙扔下手中的火钳,走到张曦面前,没让张曦进厨房的门,“午食还要一阵子,小娘子稍等。” 厨房的三个大灶里都烧着火,其中两个冒着蒸气,另一个似在炸rou条。 “阿姆,我不是来崔午食的,”张曦顿了顿,望向慎妪道:“华家表兄过来了,得麻烦阿妪提壶热水过去。” “九郎,九郎回京了。”慎妪满脸激动,“好,我马上就过去。”两手在身前的围兜上搓了搓,交待胡月,“阿胡,你来,你来炸这个rou条,上面的生粉我都揉均了。” “好。”胡月应一声。 慎妪忙解了围裙,洗了手,转身打算去装热水,却见胡月默契地打好一壶热水,递到她手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