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往事 (第1/2页)
这一天,风建春、昆玄、天宁三人一直聊到很晚,也聊了许多的事情。 昆玄道长很善谈,几乎是有问必答,言无不尽,引经据典,讲了许多全真教的道法教义,甚至还讲了他这一生对修道的理解和感悟…… 也因此,大多时候都是昆玄道长在讲,风建春和天宁老道士细心聆听,就像是一位睿智的老者,在向他的晚辈无私地传授着他毕生所得…… 而这样的昆玄道长是天宁老道士从未见过的,所以他在惊讶之余,也在交谈中为多年来藏在心里的疑惑找到了答案。 其中也谈到风建春的师兄清风子,昆玄道长先是吟了一首诗后,才讲起了他和清风子相识的经过…… 当年昆玄道长独自下山之后,四处打探师父、师兄们的下落,十多年过去,没有任何音信。 一次偶然间,昆玄无意中得知了他师父佩剑的下落,有人见过一个岛国浪人的家中收藏着一柄七星龙纹的古剑,很可能便是昆玄师父当初的佩剑——七星龙渊剑。 听闻消息的昆玄道长,立刻赶到扈渎市,趁夜潜入岛国浪人的家宅,欲盗出那柄古剑。 却不想那位岛国浪人不仅自己是个玄修,他的妻子以及身边的一位老仆也是此中高手。 昆玄也因此不仅没能盗出师门宝剑,自己也被三人当场重伤。幸亏一位青袍道人及时出现救了他,不然昆玄当晚就得交代在那里了。 这位青袍道人看上去也不过是十七、八的样子,出手却很是不俗,几道威力巨大的雷符祭出,便将围攻昆玄的岛国主仆三人击伤,他也趁机救下了昆玄。 只是让昆玄当时疑惑不解的是,青袍道人没有趁机杀了那岛国三人,却是匆忙带他逃离。 直到青袍道人带他逃出扈渎市,在为他疗伤的时候,他才得知了原因。 原来,青袍道人那几道雷符是他从师门带出来的,情急之下一次就全都祭了出去,若论起自身实力,估计还不如当时的昆玄自己,所以当时不是不想杀了那岛国三人,而是有心无力。 不过虽然青袍道人的术法武艺不如当时的昆玄,医术却很是不俗,短短的十多天便使昆玄恢复如初。 也正是这十多天的相处,昆玄道人才搞明白了青袍道人的来历。 虽然至始至终青袍道人没提过他的师门,却报出了他清风子的道号。 这道号一出,昆玄当时就是一惊,因为这道号在当时的道门中,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乃是以堪舆、医术冠绝天下的一位奇人。 当时传言,清风子少年出山便跟随了孙先生,曾妙语连珠,消除了孙先生排斥华夏佛道宗教的思想,使其认识到了西方对华夏的宗教侵略。 后又感于孙先生一生,为华夏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决心以步为尺丈量华夏山川江河,誓要为华夏找出一条可延续千年的龙脉,以求华夏千年繁盛太平。 只是在两年前孙先生去世后,清风子便没了消息,传言清风子已不在人世。所以昆玄万万没想到,救他的会是这位少年时就名动天下的道门奇人。 至于为什么清风子会出现在扈渎市,还刚巧救了他,昆玄旁敲侧击地问了几次,清风子都没有告诉他,只提醒昆玄轻易不要再去冒险,那岛国三人很可能是清末年间流亡在外的邪派高手。 清风子在昆玄道长痊愈之后,不久便离开了,从此一别就又是十多年。 这十年间,华夏内忧外患,动荡不堪。昆玄也在这十年间,跟在那岛国浪人身后,从南到北,潜踪隐迹,调查了十年。 这十年的时间,他不仅确认了那柄古剑就是自己师父当初的佩剑,还在机缘巧合之下,查出了他师父以及众位师兄的死因,更是得知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原来那位岛国浪人及其妻子和那老仆三人,都是拘魂聚煞的邪修。更令昆玄意外的是,那老仆居然才是三人中真正的主宰,一个活了两百多年的老妖怪。 而自己的师父、师兄们,正是当年误入义和团,最后惨死在这老妖怪的阴谋诡计之下。 更让昆玄愤恨不已的是,嘉庆年间的白莲教,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清末的义和团,甚至是袁项城登基称帝的背后,都有着这老妖怪的影子。 他不在乎谁做皇帝,也不在乎世间的疾苦,为一己私利,假借神明,以蛊惑人心之术,在幕后兴风作浪,将世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使得这世间戾气横生,战祸不断,也令这些原本有机会推翻腐朽清皇廷的运动,最终都变了初衷,落得个惨淡收场。 而他不过是以战争为工具,正真的目的却是为了那战乱中可以得到更多的灵魂、煞气,以供他阴山派之人修炼邪术魔功之用。 昆玄之所以能得知这么久远的秘辛,全都是因为一个活了上百年的老鬼。 这老鬼的执念,便是找到那个害死他妻儿老小的家伙报仇。 只是它修为不济,找上门去寻仇,却被对方重伤,最后拼尽上百年的修为才逃得残魂,刚好被暗中调查岛国浪人的昆玄遇到。 老鬼自知报仇无望,便在灵魂消散之际,将它的灵魂记忆留给了昆玄,这才让昆玄弄清楚了师父和师兄们的死因,也知道了祸乱世间的罪魁祸首,一个拘魂聚煞修炼邪术魔功的门派——阴山派。 而那岛国浪人的老仆,便是这阴山派中所谓的神皇——聂清明。 这也让弄明白了一切的昆玄,不由的联想到了当时内忧外患的华夏局势,顿时就感到后背发凉,惊出了一身冷汗。 之后他奔走于华夏各地,想要邀请道门高人相助,合力剿灭聂清明三人。 却不想,他人轻言微,又没有证据,相信他的人也就寥寥无几。 最后还是白云观当时的观主,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邀请了刚好逗留在京都的十位好友,随昆玄一起前往了伪都抚顺。 其中一位道长还带着个不通道法的年轻弟子,这人便是后来天宁老道士的师父,王至诚。 一群人乔装打扮之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