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遇刺 (第1/3页)
雪终于不下了,几只乌鸦立在庭院里的屋顶上。 孟懿宁的白色棉袍挂在了旁边光秃秃的树杈上,迎风而舞。 花园内两条身影相互交错,剑法疾驰,砰砰相撞。 少女眼眸漆黑,手指葱白。 手持长剑,干净利落。 眼光流转,紧盯对面一位皮肤黝黑的壮汉的一举一动。 那壮汉挥动手臂,一道寒光顺势劈来,长风平地而起。 孟懿宁向侧一闪,牵起嘴角。身子在雪地中划出了一到圆弧,绕到了男人的身后,像猎豹一样原地跃起,黑色的长发突然散开,红色的绳子散落在雪地上。 她加快速度,持剑挥砍过去。 剑光似雪,身形如舞。 男人料准了她会这样做,豁然扭身。 孟懿宁的剑在他手肘上的铁甲上划过,嘶嘶作响,火光四溅。 少女落地,并不想给予对方喘气的机会,准备找好角度,予以重击。 就在少女晃动着手腕的时候,一切戛然而止。 “好了,好了,天都要黑了。张九,你也别老陪着宁儿练,她又不知道累。”景池笑着走过来。 “殿下。”张九拱手行礼。 一旁站着的春夏,捧着一杯热水和一杯米酒递给了张九和孟懿宁。 青烟缕缕。 而少女红着脸,气喘吁吁的:“果然是太久没练,慢了许多。” 景池看着她柔润的脸颊,想着果然最近孟懿宁和顾子安的饮食都是自己日日过问,若是像前些日子被下人欺压了去,肯定没有现在的面色柔润。 嘴角不由自主的扬了起来。 “怎么样?”孟懿宁凑到张九那里,看着这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 张九接过春夏递来的米酒,一旁喝着一旁还有袖子擦着嘴,“花架子少些了,比以前强多了。” 只有春夏才会注意的,张九每日练完最爱喝桂花米酒。 孟懿宁听完笑吟吟的乐着。看在张九眼里,怎么觉得这个姑娘傻呵呵的。 春夏为孟懿宁披上袍子,也把外罩递给了张九。 景池没有说话,看着少女弯弯的眼睛,突然感到十分温暖惬意。 可能是听闻要回家了吧,宁儿笑的次数都变多了。 景池看着孟懿宁笑的样子,一时入了神,一拍脑袋:“今日花灯节,西边的有夜集,你和子安兄鲜少出去逛,今个我陪你俩到处逛逛。晚上还有焰火表演。” 孟懿宁听着,眼睛一亮,侧着头看着少年,点了点头。 火树银花,张灯结彩。 月亮明晃晃的挂在天上。 人们穿着华丽的衣服,提着灯笼熙熙攘攘的走在街上。 大夏一年有两次花灯节,立冬一次,立夏一次。入冬许愿,入夏还愿。 大夏的河水很神奇,再冷的天都不会结冰。 不像是北阳,一到冬天,哈一口气在窗沿上,不一会儿就都是霜花。 大夏都城承平有一座莲花寺,周围的河里一到夏天,莲花漫漫,青鸟休憩,寺里供奉着一位莲花娘娘。 相传,每逢立冬,娘娘都会下凡来抚慰人间,倾听愿望。 无论求子,平安,还是渴望身康体健的人,都会来这里跪拜祈福。 据说她经常穿着秋香色的立领纱裙,笑起来春日的百花都失去颜色,肤如凝脂,国色天姿。 她下凡的那一天,即使是严寒冬日,茫茫飘雪,寺庙中的一泽水池,莲花也会竞相开放,犹如夏日灿烂。 莲花寺内有一棵大柏树,上面挂满了许愿的红色丝绸和铜铃,风一吹,像是仙女正红色的裙袂,在暖阳下泛着金光。 孟懿宁只去过一次,望着叮当作响的许愿布,却丝毫想不出来自己的愿望。 最后只能悻悻的离开了。 说是三百年前,一场战乱毁了这座香火鼎盛的庙宇,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莲花娘娘。 一百年前,百姓凑足了银两,按照传下来的样子重新修复了莲花寺。虽然寺里已经没了昔日的仙子,但许愿的人依旧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月光晃晃,灯明灯灭。 景池说,这家酒楼的烧鸡是承平一绝,满口生香,rou质隐隐泛甜,回味无穷。 孟懿宁撕着油乎乎的鸡腿,嘴角都亮晶晶的。 她斜坐在躺椅上,腿摇摇晃晃,支着手肘,趴在窗沿上,看着街上嬉闹的孩童追逐,看着一双双点花灯的佳人和买龙须糖给孩子的爹娘。月光洒在孟懿宁身上,白蒙蒙的像一层纱。 春夏站在懿宁旁边,欣赏着窗外。 孟懿宁今天头上绾了一朵莲花琉璃簪,是景池今日送给她的。粉嫩嫩的莲花瓣镶着金线边,花蕊是点缀的一颗东海珍珠,烛光下也熠熠发光。不知为何,景池看着她总觉得莲花娘娘可能也就美成如此。 孟懿宁嚼着鲜嫩的鸡rou,偶尔还回头看看下棋的顾子安和景池。 两人认真的模样,像是两个对真的将军,思考着对方的走向,想方设法把对方进入自己的布下很久的圈套。 张九不动声色的站在角落里,插着手环视四周。 顾子安和景池就算绞尽脑汁地想赢过对方,也会回过神来,目光柔和的看着翘着脚,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