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钟缉凶录_第四节 百忙灯会(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节 百忙灯会(二) (第2/2页)

出门在外五年,故而对此次‘灯会’有些许的疑惑。”在与中年男子说话的同时,也不忘留意沈石良,怕其踮着脚重心不稳,被人撞倒在地,

    听闻是本地人氏,不经意间多了几分亲切,中年男子越发的客气道:“小兄弟是读书人,不理会这些俗事倒也正常,‘谜王’也就这次才兴起,为了增添热闹气氛,还特意加了彩头。”

    “什么‘彩头’?”见有好处可捞,沈石良的反应倒是比寻常快了不少,两眼发光看着中年男子,好似这“彩头”已是囊中之物。

    “这‘彩头’即是‘同悦楼’的一桌酒菜,价值可是近五十两文银。”

    价值近五十两文银的酒菜,三人心态各异,况钟兴趣乏乏,中年男子倒也生出几分期许的表情,沈石良则做出了与其富家子弟不相符的动作,挽起衣袖,磨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实在让人不解。

    “石良,美味佳肴你吃了不少,你这是在做什么?”只见沈石良用劲气力将围在前面的人扒开,也不管他人异样的目光。

    “这你就不懂了,美味佳肴我是吃过不少,可是唾手可得和努力打拼而得就不一样了,对了,这出力气的活我来干,等会动脑子可就得靠你了。”

    况钟本想拒绝,随意看看便回家,但又不忍心扫了沈石良的兴致,只是默不做声紧跟在身后,而刚才与之说话的中年男子不知何时没了踪影。

    “嘘…”长出一口气,沈石良带着况钟穿过丛丛人墙,额头上出了细细的汗液,一边擦拭还不忘叮嘱况钟道:“况钟,等会儿你要拿出十二分的智慧,以最快的速度将‘谜王’给破解了。”

    看着沈石良期待的眼神,况钟却是不敢肯定的回答,只得轻声道:“尽力而为。”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沈石良对况钟抱以莫大的希望。

    ”各位父老相亲,平日难得欢聚一堂,借此灯会给大伙儿送上诚挚的祝福,祝父老相亲生体安康,岁岁增福,年年好收成。”刚才与况钟说话的中年男子这时又出现在‘舞台’上。

    “好、好、好。”台下叫好的寥寥数人,对这几句客套话无甚兴趣。

    中年男子嘴角轻扬,淡淡的笑了笑,对众人的冷淡不以为意,显然早已有了准备,特意咳了几声。

    “咳咳”,有意拉高声调,将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身上,中年男子对于如何吸引人的注意力,自然是轻车熟路有自己的办法。

    果不其然,场下立时安静了下来,聚精会神的看着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没有说话,反倒是双手举高,连拍三次,“啪、啪、啪”,掌声结束立时升起一盏被红色布匹盖着的硕大灯笼。

    “哇…”众人显然是被这别开生面的场景给震撼到了,张大嘴巴,双眼直溜溜地看着升腾而起的灯笼,红色布匹掩盖下慢慢的旋动着,火光闪动,似黑夜里一轮明亮的圆月。

    “况钟,这灯笼是怎么升上去的,为何能够转动?”沈石良看着灯笼出神,木讷的问着况钟。

    况钟凝神看着灯笼没有言语,眉头轻锁四下打量四周,过了会儿眉头才舒展开来,淡淡的开口道“这灯笼之所以能升起来,与三国时期的‘孔明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也有些许的不同。”

    沈石良凝望着灯笼,仍旧一串的疑问:“小时候听故事,这‘孔明灯’是要在下面生一堆火才能升得起,可这往上看什么也瞧不见,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怎么在半空转动。”

    “确实要升一堆火,利用里面的热气方能升起。”况钟指着升起的灯笼,说道:“现在看不见火堆,八成里被那黑色的东西给遮住了,我想那黑色的东西应是生牛皮。”

    “那‘灯王’是如何在空中转动的,升到半空倒是很好理解,可是无风自动就有点神乎其神了。”

    “确实,要让这灯笼转起来还是得费点心思。”看着半空转动的灯笼,向沈石良说道:“你仔细看空中灯笼两端连接处,再看顶端是不是被什么东西罩着。”

    经况钟这么一说,沈石良眯着眼留意半空:“好像有根绳索将灯笼窜连起来,可我仍不明白它是如何转动起来。”

    “正是”

    况钟指着灯笼说道:“‘口’字型的绳索将灯笼连起来,在灯笼顶部及支架两处有类似‘水轮车’一般的机关。”

    “你看那边。”指着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黑色衣着男子站在支架下方看似在观灯,细看之下另一只手却没有停下来,况钟说道:“最后就由那个人转动机关,如此一来旋转的灯笼就美仑美奂的呈现在众人面前。”

    “也就你看得仔细,换旁人如何知晓这其中奥妙。”在况钟的详解下,总算是明白隐藏在这里面的奥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