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 赶上机遇 (第2/2页)
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时候了,六点半啦,因自己今天又要去江尾区,所以何喜富想利用早上这点时间,去蚌塘走一走,看看有没有啥情况发生。 何喜富刚走出草棚,被高音喇叭里清脆、庄重的男播音声吸引住了:“下面全文播送《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1978年12月22日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78年12月18日-2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决定,鉴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的工作进展顺利,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何喜富虽然没当过比村团支部书记大一点的干部,但他向来关心时事政治,他认为时事政治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农民生活的晴雨表,所以当他听到“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就停住了在塘边走动的脚步,干脆停下静心地听:“为了缩小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差价,全会建议国务院作出决定,粮食统购价格从1979年夏粮上市的时候起提高20%,……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林产品等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也要分别情况,逐步作相应的提高……” 听到这里,何喜富再也忍耐不住了,他从塘边回来径直跑回家,带上昨天准备好的资料,先到何梦根家,再与何梦根一起到湖上大队陈东贤家,三人满怀希望踏上了去江尾区的路。 在路上,何喜富显得特别开心,他一次又一次向两位大队支书讲述着早晨从高音喇叭里听到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部分章节,还一再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我这珍珠款一定能够要回来。” 何喜富一行三人走进区公所的时候,区高官姚吉华办公室的门锁上了,陈东贤去办公室打听,文书说,姚书记接县委办电话通知,今天上午进城参加紧急会议去了,你们的珍珠款调查有农经办俞主任牵头进行,地点在小会议室。 何喜富他们来到三楼的小会议室,“打办室”的方主任和办事员小洪以及区农经站办的俞主任已到场,见何喜富一起来三个人,俞主任就问何喜富:“另外两个与你是什么关系?” 何喜富笑笑说:“都是我的父母官,一个是诸北大队的党支书何梦根,一个是湖上大队的党支书陈东贤。” 当何喜富介绍到陈东贤时,农经办的俞主任就起身握住陈东贤的手说:“你就是湖上大队书记陈东贤?久闻大名、久闻大名,早就听说你们副业队的养蚌育珠搞得不错啊!” 陈东贤笑笑说:“哪里哪里,要说不错吗,这也是何喜富的功牢。” 俞主任组织的珍珠款调查工作很快直入正题,俞主任说:“姚主任去参加会议前特地来我这里说,珍珠产业是今后我区甚至我县的重点扶持产业,他建议打办室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下应尽量为珠农提供方便。” 打办室的方主任在俞主任讲开场白的时候,就在开始看何喜富递交上来的有关资料,看了一会他说:“只要符合规范要求,其实我们打办室也不会太要事情,现在看来,就算你何喜富把珍珠拿到江苏无锡去卖,有理有据,有道有理,但也不该作古品收藏物,单凭这一点,你就可按照打击投机倒把的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何喜富刚听到姚书记去县城参加紧急会议的消息时,对今天调查一事就已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刚刚的那种兴奋状现在来一点点影子都不见了,现在听打办室方主任这么一说,就彻底失望了,一路上能说会道的他倒变得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的人了。 倒是湖上大队的陈东贤书记,努力想打破眼前这一僵局,他对俞主任、方主任说:“两位主任都在哦,我倒想到一个问题,这珍珠能不能算古藏品,到底能给多少价,最终不是店方说了算,对我们珠农有什么关系呢?” 方主任看了看陈东贤,没说话。见方主任没说话,俞主任也就说了:“是啊,方主任你想想看,是否有可以变通的办法。” 这下方主任就说了:“没有,这个责任我担不了,除非你俞主任在这里签字立据,担走这个责任。” 陈东贤向何梦根、何喜富各使了个眼色,头摇摇,意思是说,方主任没把俞主任放在眼里,今天这个调查是没有结果的了。 会场里的人除了何喜富很少抽烟外,其他个个都会抽烟,陈东贤起来又给各位分了一圈烟,并一一点着,他是在努力拖延时间,心想,或许等到姚书记来还会有一种希望出现。 “姚书记回来啦!”大家正抽着烟,一时想不出如何破解僵局时,姚书记已走到了这个小会议室门口,他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没说什么,只是说“方主任、俞主任,你们来我办公室,其他人在这里休息一下,或者先回去也可以。” “姚书记这是怎么啦?”大家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