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晨思转向 (第2/2页)
。 何喜富也站了起来:“钱,你那个蚌不是可以卖了吗,那个钱足够把水面承包下来呀!” “要是那个钱真的全面投入到水面承包这里了,那我以后用什么再去作其他成本投资?”何长安又一次反问起何喜富。 蚌塘边两人又一次沉默不语。 “那个水面,如果真的要想把它承包下来,你估计会要多少钱?”何喜富似乎产生了兴趣。 “怎么,你想要。”何长安稍隔一会儿说:“你这里一千一年吧,那边两千一年总是最起码的啦,再说,要是公开投标的话,人家知道你志在必得,可能还会故意会往上投呢。” 何喜富拉了一把何长安,两人又一起坐到那根泥锹柄上。何喜富对何长安说“你在想发展计划,其实我也在想一个发展计划,现在想来,我们两人合作起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好办法呢。” “你还想扩大养蚌育珠水面?” “是的,我想专门建立一个三角帆苗人工繁殖基地。”这下何喜富就来精神了,他打着手势跟何长安说,你也是个聪明人,眼下分田包干是个大趋势,这次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召开,明年养蚌育珠的事,政府一定会加大力度支持,政府支持了,群众有劲头了,养蚌育珠肯定会成为今后白塔湖畔人的热闹产业,如果我们能瞄准这个时机,及时培训出一大批三角帆蚌来,那无论是对我们自己,还是对白塔湖广大农民兄弟,都是一件大好事呀。 何喜富还把区委姚书记,要自己带领大家养好蚌育好珠,不只是诸北大队、湖上大队,要在整个白塔湖形成一个养蚌育珠产业的话原原本本地说给了何长安听,最后还深情地加上了一句:“兄弟,打起精神干吧,养蚌育珠的艳阳天就要来了呢!” 何喜富的一席话,也把何长安的心也说得热乎乎的,他眼睁睁地盯着何喜富说:“只要能和你一起干,我就把那些三角帆蚌卖了作为投入成本,与你合作搞三角帆蚌苗的人工繁殖工作。不过……”何长安用手挠起了头皮。 “不过什么呀?”何喜富反问何长安说。 “不知你老婆你儿子会同意让我加盟进来吗?” “怎么会不同意,再说我的意思不是让你加盟到这里来,是我们另开三角帆蚌苗人工繁殖基地,这跟他们同意不同意不搭界。” 何喜富走近一步,对何长安说,现在我们考虑的不是能不能一起合作,而是是不是有优势搞到这个水面,一旦搞得到水面,我们就有规模化发展的机会,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水面,那就只能是走步算步了。 何长安觉得这是自己发展的一个希望,他跟何喜富说:“这件事我先去梦根书记这里托托口看,尽量动员他把这个水面早点承包出去,你也好好盘算一下,这水面承包到底出多少钱合算。” 何喜富点点头。 何长安高高兴兴地回去了,没走多远,何喜富又叫住他并走到他身边说:“这事只能是一个意向打算,其中会出现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另外发展渠道你还得留心留意。” 何长安也点点,继续往回走了。 何喜富跟何长安说合作搞三角帆蚌苗人工繁殖基地之事时,何思强也来到了这里,见父亲跟何长安在那边有滋有味地聊着,也就东模西模地做可做可不做的事,耳朵里却一句不少地装进了刚才父亲跟何长安叔叔所说的每一句话。 何长安走远后,何思强就走到何喜富面前说:“爸,人工繁殖三角帆蚌苗的事,我们独家搞搞不是很好的吗,你干嘛要去拉个别家的人合伙搞?” 何喜富说:“你长安叔人老实,手勤奋,脑袋灵,就是家庭底子薄,缺少成本,我们就帮帮他呀。” 何思强点点头:“哦。不过,爸我也想了,既然你觉得明年后年养蚌育珠会进入高峰期,那我们是不是也加大人工繁殖三角帆蚌苗的规模,要是那边的水面搞不到的话,我们宁可减少这里的育珠水面,毕竟繁育三角帆蚌苗的风险要比育珠卖育风险来得少一点。” “呵呵,你也懂得这一点。”忽然,何喜富又看看何思强说:“你为什么这样想,是不是知道了什么事情?” “其实,我家那笔珠款被冻结之事我也知道了。”何思强低着头说。 “你怎么知道的?” “东贤叔跟我说的。” 何思强告诉何喜富,那次他去湖上大队找妈有事,我跟妈说这两天爸很少见到,见到爸时,也总是看到一脸不开心的样子。 这时东贤叔也在场,是他把我拉到一边,告诉我你遇到了这样一个麻烦,还吩咐我好好管好蚌塘,妈面前什么也不要说,不要给你爸添麻烦。 何喜富点点头:“东贤确是一个好兄弟。” “爸,这件事后,我就认定,这段时间我们还是把主方向转到人工繁殖三角帆蚌苗上来。” “嗯,思强你确实成熟多了,懂事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