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六章:期货市场 (第1/2页)
“阿卓,请等一等。” 陈卓、邵一夫、项华强正在向外走,听到后面喊声,都停下了脚步,回头一看,一个瘦弱的大头娃娃向他们疾步走来。 “阿卓,好久不见啊。” 到了近前,大头娃娃一脸感慨的打招呼道。 “哦,原来是潘老板。真是好久不见。” 陈卓也认了出来,面前的这个大头娃娃正是原德宝影业的老板潘迪生,自己的龙腾影业前身便是从他手中买的。 潘迪生八十年代也是香港娱乐界的大佬,邵一夫和项华强自然认识,众人打了一个招呼。 “几年前我把德宝影业卖给你的时候,没想到你会把它经营的这么好。” 潘迪生很是感慨,以前还可以俯视的年轻人,崛起的太快,从初出茅庐的功夫明星,到掌握半壁江山的娱乐豪强,到称霸武道从未一败的拳皇,到名震世界的功夫巨星,再到现在初露峥嵘的资本大亨。 他曾与陈卓接触过,可不会相信陈卓说的80亿是他的全部流动资金,这个年轻人背景神秘,背后金元深不可测。 “潘老板如今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嘛,零售和批发集团做的风生水起。真要说起赚钱,龙腾影视如今收入只能算是不错,但还远远比不上潘老板的迪生集团啊。” 互相吹捧嘛,猥琐技能lv5的陈卓使用起来轻车熟路。 “唉唉,阿卓,你也别见外了,喊我迪生,或者阿生好了。” “那好,我喊一句生哥吧。” “这就对了,咱们也算是老相识嘛。你把龙腾影业变成行业龙头,而我的迪生集团只能算是同行业中的小咖。目前在香港还被八佰伴集团逼迫的只剩下10间店,所以我这些年都集中精力都放在大陆和欧洲,目前北京上海有总共有一百多家店,欧洲有一百多家。也算是被逼远走他乡吧。” 潘迪生自嘲的一笑道。 “别这么说生哥,香港可以作为发家之地,但发家之后,身为一个男人的野心,总归要走出去,将势力扩展向世界才对。香港人一直自诩“国际人”,那就应该有国际视角才对。窝在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只能叫井底之蛙,走出去才能变成开眼看世界的雄鹰,不是吗?” 陈卓鼓励道。事实上,潘迪生提前在大陆和欧洲布局决对是明智之选,二十一世纪大陆和欧盟崛起,会让他的资本连续翻倍的。 “谢谢你的鼓励,对了,阿卓,我这次来是因为有人想要认识你。” 潘迪生对于陈卓的认同很感激,同时说出了自己追出来的目的。 “哦?哪位?” “我们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陈永旗先生。” “是他?” 陈卓随着潘迪生的手指看去,看到了圆滚滚的身材的中年人。对方也与陈卓目光交汇,两人都微笑着互相点了点头。 “会长想邀请你去参加今天晚上七点在他浅水湾别墅的酒会。” 潘迪生说道。 “这样吗?告诉他,我会去的。” 多个朋友多条路,就算将来用不着,也没必要拂对方的面子,去喝两杯酒又不损失什么。 “好的,好的,阿卓,我们晚上见!” 潘迪生兴奋的离去。 邵一夫笑道:“阿卓,你现在成了香美人,谁都想亲近一番,看来你那一鸣惊人的80亿效果非常好。” “我本就不是凡人,无论是擂台上的拳皇,还是电影中的明星,天生要被众人瞩目的存在。我想要低调,但是实力不允许啊。” 陈卓感叹道。 项华强没说话,但却非常羡慕,在这种顶级豪商聚会中被众人瞩目,这种虚荣感让人沉醉,可惜被关注的那个人不是自己。 “你呀,呵呵,年轻人锋芒毕露不是缺点,只要能放能收就行。但是人到中年如果还恣意轻狂,那就会被人看轻了。” 邵一夫摇头一笑道,陈卓严格算起来,还只是个25岁的年轻人啊,自己25岁时可没人家这样的成就!但他还是善意的提醒了一句,顺便点拨了一下项华强。 陈卓点头感谢,项华强也有些惭愧,自己都49岁的人,还想着出风头,不知收敛,实在不该,于是连忙向邵爵士道谢。 “阿卓,你说的以进为退,到底指的是什么?“进”我已经看到,“退”在何处?” 项华强的隐忍功夫还是不到位,没有邵老爷子能忍,率先问了出来,这10亿港币几乎是中国星集团一半的流动资金,不由得他不紧张。 “退在十一月!” 陈卓斩钉截铁的说道。 “十一月?” 项华强和邵一夫两人对望一眼,满是不解。 “现在说这些有些早,但请相信我的判断。毕竟我有80亿丢在里面,不会坑大家的。这次融资给港府,不会亏损,但也赚不了什么钱。赚大钱的时机在之后,既然大家这次共进退,那么赚钱的机会,我也会带大家一起来。” 陈卓保证道。 项华强和邵一夫两人点了点头。 众人分别之后,陈卓坐车回家,晚上又去参加了一下中华厂商联合会的酒会,但对于入会的邀请,被陈卓谢绝了。 这种松散的联盟没有实际意义,还是继续组建自己利益同盟的小圈子为好。 当天晚上,很多人也都在讨论陈卓这个新近崛起的人物。 富商家族按照崛起时间,可以分成权贵、世家、家族、新贵四个阶层。 一是犹大权贵。大都崛起于1900年之前,依靠向中国贩卖牙片起家。以沙宣、嘉道理、哈同、何东四大犹大家族为代表。站在金字塔的顶尖。 沙宣家族的汇丰银行控制着香港的货币发行权、嘉道理家族控制着香港85%的电力供应、哈同家族控制香港老城区一半的地产、何东家族控制着香港、澳门70%的赌博行业。 二是华人世家。大都是崛起于1945年之前,依靠海港贸易,走私货物起家。以许爱周、李石朋、罗文锦、霍营东等华人家族为代表。 许爱周家族当年号称“香港船王”、李石朋家族当年号称“东方银行家”、罗文锦当年号称“律师世家”、霍营东当年号称“海沙大王”。 包玉刚家族、邵一夫家族其实也都属于世家一类。 世家虽然传承至今,但或多或少都已经有些没落了。 三是新晋家族。大都是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