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寄生胎 (第4/4页)
长者,虽是农村人,没什么文化,可最重规矩和人情,自己的重孙得了这么个怪病能捡回一条命,感激涕零,当即握住了温国栋的手:“国栋啊,你真是养了个好闺女啊。要不是你家二丫,我们家玉书可就没了。大恩大德,无以为报,一点心意请一定收下。” 陈家的事温国栋是知道一些,可具体怎样也不明白,只知道自己丫头给他们看诊了,笑说:“叔,什么大恩?我家二丫不就给玉书那孩子瞅了一眼么,小事。况且她学医不就是为了学以致用么,乡里乡亲的这么客气,我们可受不起。平时我家有个什么困难你们不也会帮把手么,邻里间相互帮忙应该的,哪来那么多规矩?东西都拿回去吧。” 陈家也不富裕,瞧这些鸡鸭鱼rou,便是过年都舍不得全拿出来吃,居然就这么送了?温国栋哪好意思接。 “救命的事怎么是小事?你是不知道,我家玉书得的是那什么、叫什么来着?” “爹,寄生胎。” “对,寄生胎,医生都说了,这是极为罕见的疑难杂症,会要人命的。咱去了卫生所几次都没查出来,你家二丫一眼就瞅出来了。为我们家忙前忙后不说,孩子手术医院都没收咱一分钱,还不都是你们家二丫的功劳?” 这一茬温国栋是真不知道,可一听全是自家闺女的功劳有些不敢相信,笑说:“叔,你这夸张了,二丫哪有这个能耐?兴许人医院就是好心,为了老百姓着想呢?” 哟,这模样是真不知道自家闺女的本事?陈维文接嘴:“温老弟,你还别不信,我可都是亲眼瞧见的,二丫师傅是个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医院里上上下下对他敬重得很,见到你家二丫也是笑脸相迎。要不是二丫为我们从中说了好话,我们能有这待遇?你说该不该谢?眼下也就一点俗物,你可别嫌少。” 温国栋有些懵,这些二丫从来没提过啊。一旁的王桂花可高兴坏了,倒不是为自己丫头出息而高兴,看见那些东西眼睛一早就发光了,听了这话连忙上前:“哎哟这说的哪里话?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啊。小桃你看你,抱着孩子还提东西,也不嫌累得慌。快放下,来,坐,都坐。大丫二丫,还愣着干什么?倒水啊......” 温糖看得眼角一抽,一点东西你就这么眼热?这只差没明说——放下东西让我来了。 王桂花什么德行村里人都知道,换做往常陈家人还真有些瞧不上她,可眼下诚心诚意来道谢自然巴不得对方能收下,只在心里感叹一句,温家媳妇不咋地,倒是生了个好闺女,也是造化。 温国栋却见不得王桂花这么副贪财样,不过外人在也不好当众说她的不是,省的闹起来不安生不说还给人看笑话,只能尴尬一笑,回头不停给媳妇使眼色,可王桂花就当没看见似的,不由窝火,臭婆娘能不能别这么丢人? 温糖自然瞧出父亲的心思,上前说道:“阿爷、阿母,各位叔伯,我爸说得没错,谁都有困难的时候,咱乡里乡亲互相搭把手应该的,心意我们领了,这些个礼节就免了吧。您看这么多东西可得花不少钱,诶,您可别说都是自家养的不打紧,这都是你们辛辛苦苦付出了汗水的。” “丫头,这......” “阿爷,孩子还小,动了这么大手术身子骨可虚着呢,现在不好好调养,真亏了身子以后可就和药罐子为伍了,你们不心疼啊?” “那、那也不差这点东西......”陈柏清自然知道温糖的好心,可心中始终过意不去,“丫头,如果是小忙阿爷也就厚脸皮只动动嘴了,可救命之恩大于天,更别提你为我们家省了那么一大笔钱。不过是些吃食,你要不收,我们一家人的脸往哪搁啊。” “那这样吧,这黑鱼有利于玉书的伤口恢复,老母鸡补身子,也对孩子好。鸭么.....性凉,成,这只鸭我们收了行不行?看,可肥着呢,我爸刚好好这一口,给他下酒。” “哎......这咋成......”这不等于没送么。 “怎么不成?您再推脱......”说到这里温糖话锋一转,“也行吧,既然来了,干脆大伙一块留下来吃个饭,就当庆祝玉书否极泰来,以后健健康康的成长。姐,咱把这些东西都处理了,难得高兴。” “好。” “哎......”陈伯清一把拉住温糖,叹了口气,“行行行,别的我们都拿走,鸭给你爹做下酒菜。” “阿爷,就一块吃个饭嘛,差不多饭点了......” “不不不,那太麻烦了,时间不早了,我们回了,下午还要干活呢。国栋,我们走了啊。”哪有送东西反进自己肚子的道理?陈伯清连连摆手。 “真不吃啊,那行吧,我送送你们。” 温糖将几人送出门口,随手塞了支人参过去:“阿爷,这是我师傅给孩子补身体的,早前忙得忘了。现在您拿着,记得和老母鸡一起炖。我还要做饭,就不远送了,各位慢走。” 陈伯清一时有些懵,这咋的呢?东西没送出去反倒自家又得了恩惠,回过神哪还有温糖的影子,这丫头...... 低头一瞧,哟,大拇指粗细的参,可得不少钱。 “爹,这......” 陈伯清眼里满是动容,看向自家的儿孙:“你们都给我记住了,二丫的恩情、温家的恩情,咱一辈子都不能忘。以后她家要有个什么事,咱不管有钱没钱,哪怕只出力,也必须第一个站出来帮衬,明白吗?” “嗯,晓得的。”就怕人家根本不需要他们的帮忙啊。 “哦对了,之前一直cao心玉书,都没空理会那什么花卉基地,也浪费了村长的一片好心。不是只四十户肯出地么?去问问看,现在还来得及不,可以的话算上咱一户,咱家人多,地可以多出几块,也算是为花卉基地尽一份力了。而且我看那丫头是个本事的,咱就算为着以后的日子也该应的。” “阿爷,要不一会我直接找二丫说吧,女人家之间好开口,而且......我觉得这事她肯定能说得上话。” “嗯,这话没错,你去最好。兴,学着你媳妇点,别一天到晚只知道埋头种地,脑子一点不机灵。” 陈兴呵呵傻笑了一声,一众人打道回府。 宋桃当天就找了温糖说明来意,温糖对此也是乐见其成,多一户终归是好事,将陈家也列入了种植花卉的名单之上。陈家人越发觉得温糖是个能管事的人,一家人商量过后,便让四个小辈去跟着花农学习,毕竟年轻人接受能力快,他们老一辈还是安心种田吧。 要说陈家两兄弟和两个媳妇比别人学的晚,但贵在勤奋和聪明,尤其宋桃,几乎一点就通。除了带孩子,平时将所有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不懂就问,学会了知识点和注意事项就给家里人讲解,很快就将进度赶上去了。 除了学习之外,陈家人也没闲着,将温糖救了他家孩子的事逢人就说,没多久,温糖懂医的名声就传扬开来。这样一来,村里谁家但凡有个头疼脑热都会去找温糖,而温糖本就只欠缺实际的诊治经验,是以来者不拒,耐心为来者看诊,经由她之手,都是药到病除,一时间美名四扬。 ------题外话------ 没人冒泡我好方,好寂寞!...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