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_孙武传 第六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孙武传 第六回 (第2/2页)

必为之担忧。”

    吴王大喜:“楚国可灭?”

    孙武面不改色:“可灭!”

    吴王听后虽半信半疑,但毕竟是有希望的好。于是,他委托孙武加紧练兵,另外他还听从伍子胥的建议,重视生产,广造战船。由此,小小的吴国上下开始齐心为击败泱泱大国——楚国而努力奋斗。

    孙武此后便整日于鄱阳湖上cao练吴军水师。鄱阳湖正是楚国和吴国的水上边界,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孙武领着全吴的精锐水军镇守于此,每日勤奋cao练。吴军上下都听说过孙武斩妃练兵一事,哪里还敢不拼死效劳。而楚国眼看着吴国整天在眼皮子底下搞军事演习,喊杀声震天价的传来,从此也不敢再随意进犯。

    一年过后,吴王眼看吴国军队在孙武的训练下大有长进,胆子逐渐大了起来——竟迫不及待的想领着吴军全力西征。

    孙武听说这事,赶紧面见吴王,劝他不要心急:“以吴军目前的实力,还未到可以和楚国一决高下的时候。如果大王非要出兵对抗楚国,现在所能做的,只能是先剪灭环绕楚国四周的附庸小国罢了。”

    却说当年阖闾委托专诸刺杀前任吴王僚时候,他的三个猛将弟弟都领兵在外并逃脱避难。除了已死的庆忌之外(庆忌已被阖闾派遣刺客要离刺杀),其余两位分别名叫掩馀、烛庸,他们如今已投奔了楚国,并分别住在吴国北部的徐国、钟吾国两国内。

    这两个小国家在当时都是楚国的附庸。

    (这里略提一下:所谓附庸,指的是当时一些小诸侯国由于实力太弱,只能像寄生虫一般依靠着某些大国赖以生存,祈求保护。平时他们维持自治,但只要宗主大国有命令传达过来,他们也只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任由大国摆布。)

    孙武对吴王分析道:“这两国都是楚国的附庸,我们可以先向他们要人,如果他们乖乖的将这两人交出来,那他们就势必会得罪楚国,加入到我们一方;如果他们不给,那我们也刚好借这个理由讨伐他们。总之这次无论出不出兵,我方都可以将这两个楚国的附庸除掉。到那时再看下楚国的态度,来决定我们的下一步计划。”

    吴王问他:“万一这两国不肯交还二人给我们,而我方派出大军前去征讨时楚国趁我国内空虚前来偷袭又该怎么办?”

    孙武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如果两国不肯诚心归顺,大王只需交给在下士兵两千,我定能攻灭二国。因此,吴军主力都能留在国内,凭借大王的威名和我方水军的善战,楚国必定不敢来犯。即使来了,也决不能有所作为。”

    吴王于是按照孙武的计策行事,派人前去徐国和钟吾国要人。这两个小国既担心不给人会招来吴国的攻打,想来楚国也不能得罪,但若去求援,距离郢都又路途遥远。想来想去只剩下一个办法可行:那就是策应掩馀、烛庸两人逃走。

    于是,这两人在两位君主的策应下,离开了徐、钟吾两国,顺利逃到了楚国。

    这边吴王一看这两个小国竟然真的敢不给面子,便立即按孙武说的,让他率兵两千,北上讨伐。

    两国当中钟吾国(在今天江苏宿迁一带)距离最近,国力又弱,因此孙武率先讨伐钟吾国。钟吾国国君早就听说过孙武的大名,见他率领大军前来(其实只有两千,只是钟吾国实在太小,有没有两千士兵都还难说),立即就投降了。孙武一看钟吾国不战而降,当即又领着两千人转过头来,前去讨伐徐国。

    徐国(在今天江苏徐州一带)虽然相对吴国来说要弱一些,但好歹也要比钟吾小国要强得多。该国国君听说孙武只领着两千人就敢千里迢迢来打自己,强烈的自尊心让他没有像钟吾国一样直接投降。他发动全部军力,大约一万多人,加固城池,决心死守到底。

    等孙武马不停蹄的终于赶到时,徐国的防御设施已经基本完善。徐国国君得意的看着城下的孙武,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我只守不攻,凭你那区区两千人,能奈我何?

    果然,第一天孙武率军攻城被轻松击退。

    第二天,孙武便没有来。

    第三天,还是没有来。

    该不是跑了吧?徐国国君狐疑的想到。如果孙武真的跑了,那我到底该不该派人前去追击一下?打败吴国,即使只是灭掉他个一两千人,老大哥楚国也肯定会明白我对他的一片忠心,怎么着也要对我嘉奖一下。不过……还是算了吧,这孙武听人说好像还挺有两下子的,还是继续观察个两天再说吧,可别大意了。我只要守住就好,安全第一嘛!

    第四天,孙武还是没有来,但是徐国国君这下却哭了,因为铺天盖地的洪水来了!孙武这几天没有来攻城,并不是因为他恰好感冒生病了不能打仗,是因为他带着军士去堵水去了。

    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江苏是堪称中华大地上最不缺水的省份之一。而徐国地处苏北,该国南边恰好有条大河叫做淮河,有一个大湖叫做洪泽湖,再加上众多的小分流绵延环绕,纵横交错,构成了这么一个多水的地势。本来平日里徐国上下借着水利种种水稻、浇浇菜倒也挺方便,可现在却让徐国倒了大霉。

    之前孙武看到了这个地势后,便决定引水灌城。由于他手下人数不多,怕这边在堆沙包的时候那边徐国军队前来sao扰,于是他先反客为主,主动进攻,逼得徐国上下死守不出,然后从容的率领全部人马前去挖沙堵水,终于成功蓄起巨大的水势,一战成功。

    这下好了,徐国上下连出门都要靠划船,你说这仗还怎么打?结果徐国城池刚被淹没,徐国国君便立即放下自尊,光着身子跑到孙武面前求饶。(孙子引水灌徐,徐君rou袒出降)

    自此,孙武兵不血刃,又顺势讨平了徐国。这两国见吴将孙武用兵如神,而楚国那边又连一个救兵的影子也没见到,从此死心塌地的跟随吴国,吴国北部边境的威胁彻底消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