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63、礼仪(穹) (第1/2页)
鸿胪寺卿经过简单的开场白,就以非常好奇为理由,开始试探着询问沐风司令部的状况。 深圳还是根据之前会议制定的标准,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说明。 总体而言,就是把自己的司令部,描绘成一个个体实力比较强大,但是规模不大的中系司令部。 总共只有三百多舰娘,但是其中有不少战列舰和航空母舰。 不过,主力在两万五千公里之外。 鸿胪寺卿耳朵听着,心里专心的记录者,自以为对沐风司令部的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也慢慢放下心来。 实力不弱,不能小觑,也不需要太过重视,毕竟,太过遥远,而且数量本来少,整体规模更小,能够来到这里的,应该只有这几个人。 深圳说完之后,继续询问自己的关键目标: “我们的状况也介绍的差不多了,现在是希望鸿胪寺卿代为通报,使我们与贵国皇帝会面,递交我司令部的官方公文。” 鸿胪寺卿再次抚须说: “需要诸位首先学好觐见朝拜的礼仪,然后等待陛下的召见。” 听到朝拜两个字,深圳一行人不由得微微皱眉。 深圳直接追问道:“具体是什么礼仪呢?我们直接拱手鞠躬不行吗?” 鸿胪寺卿和自己的一帮手下,听着深圳这句话,心里都是相当的看不起她们的,觉得这些人果然都是化外蛮夷,根本不懂礼数。 不过现在嘴上不好说出来,鸿胪寺卿有些失笑似的说: “当然不行,面见陛下的时候,最基本的就是三跪九叩的大礼。 “在皇宫,在圣上面前,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 “不过你们不用担心,我们会安排专门的官员指导你们如何去做。” 先秦时期,君臣都没椅子,相对而坐,相互行礼。 唐朝君臣都有椅子,坐着讨论,宋朝把椅子撤了,元朝开始给皇帝下跪。 明代,“每逢朔望之日,皇帝居上,常朝官一拜三叩首,其余人则一律序立在奉天门外,行五拜三叩首礼。”“非大仪,无须跪拜”。 清代,“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其他朝仪亦如之。” 宋、元、明有“赐座”,“凡百官于御前侍坐,有官奏事,必起立。奏毕,复坐。”清代“赐跪垫”。 深圳听了鸿胪寺卿的话,直接摇头说: “抱歉,你们这种礼仪我们可学不来,下跪是不可能的,更不可能三跪九叩,我们最多可以向你们的皇帝鞠躬,或者行我们的军礼。” 听了这话,鸿胪寺卿笑而不语,看了一眼周围的官员,眼神有意思。 旁边的鸿胪寺少卿会意,轻笑一声说: “化外蛮夷可懂等得何为礼数?” 这问题,如果直接回答,那就是承认了自己是蛮夷。 深圳语气平淡的怼回去了: “蛮夷是不懂的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的。” 这句话乍一听似乎是承认自己是蛮夷,但是后面的内容,所说的,不懂平等原则的人,明明是鸿胪寺少卿,顺便还带上了现场的所有官员。 鸿胪寺少卿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 鸿胪寺卿再次抚须,眯着眼睛说道: “远迁海外,遁入蛮夷,不尊皇命,自立为王,焉敢与天朝上邦朝廷、天子妄谈平等、尊重?不惧天下人之耻笑吗?” 这段话说出来,周围的其他官员纷纷点头,显然他们都是这么想的。 深圳等人听了这话,看着这些人的反应,基本明白了这个双月帝国,对自己这些人的态度了。 在她们看来,天下是皇帝的天下,所有人都是皇帝的臣民,就算是在海外建国,那也是等于zaofan。 就算是这里的普通人,如果移民到海外去,她们自己也会这么想。 为什么进入了工业化时代,仍然没有变化?没有给予外来者足够的尊重? 因为她们没有遭受过diguozhuyi的毒打,因为他们始终没有开眼看世界,也看不了。 深圳稍微思考了一下: “我确认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