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科技强国_第14章 这把燧发枪威力有点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 这把燧发枪威力有点大 (第2/2页)

把引火孔堵住了,导致引火药燃烧了,推进药却没点燃。

    “老张,有问题。”

    “少爷,啥问题?”

    “枪底离引火孔太近了,打五发就得清理枪膛,这可不行。”

    “那咋办?”张铁匠心凉了,费了半个多月偷偷摸摸打造出来的先进火铳不合格?一下子就慌了。

    “哈,看给你吓得,不是什么大问题,螺杆不是有一寸长吗?你把枪管这头的螺杆拆下来,磨掉三分,还有七分长,重新拧上去不就好了?”

    “是哦!吓死俺了!还以为这火铳废了呢!”

    “哈哈,废了就废了,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再打不就好了?哦,还有,螺杆短了以后枪管这里面的螺纹就漏出来了,以后清理残渣很不方便,你想办法把螺纹磨掉,磨光滑。”

    “是,少爷!那咱现在就回去?”

    “急什么?我再试试三倍装药!”

    “啊?少爷,别冒险了吧?威力都够大的了,万一……俺可赔不起!”

    “瞧给你吓得!”

    徐伟手上不停,倒出2.5倍弹丸体积的火药,装药装弹引火药,整个动作只用了十多秒就完成准备发射了,对准50米靶子,打中7环,走过去一看,靶子背面被打出了一个拳头大的洞!轻松打穿并炸裂了!

    “少爷啊,您悠着点啊!”

    徐伟不理他,仔细回想了一下以前在网上看到的7.62子弹剖面图,在本子上画出来,以塞入弹壳中的长度体积对比火药体积,火药体积大概是塞入弹壳中长度的三到四倍!

    当然子弹头露出弹壳的部分不能算进去,因为子弹头露出弹壳的部分比塞入的部分细,越来越细,直到变成圆锥形,子弹头在出膛的过程中主要是塞入弹壳中的部分与枪膛摩擦,也就是子弹头的后半部分,前半部分不和枪膛摩擦,通过枪膛的时候前半部分是没什么用的。

    主要还靠后半部分弹头直径稍微大于枪管口径0.0几毫米,使子弹头能得到更大的膛压,飞的更远更准。前半部分的作用就是破开空气和障碍用的,能使子弹头在飞行过程中快速稳定,撞到障碍后用尖尖的头部破开防御,所以只需要计算弹头后半部分就行了。

    三到四倍,后世的先进枪械枪管所用的材料大多是锰合金、钨合金、不锈钢等材料,再镀上一层铬防腐蚀,虽然薄但人家材料好,不会炸膛。

    咱这材料跟后世可没法比,所以枪管壁厚都有口径的一半厚了,精心锻打过后应该不会轻易炸膛,但也不能作死,所以最多装药3倍就差不多了,稳妥点装药2.7倍,估计不会轻易炸膛。

    装药多了射程就增加了,一般手枪有50米的有效射程,同样的手枪弹装到冲锋枪上后却能有150――200米射程,所以同样的子弹枪管长度决定了射程远近,枪管越长射程越远,就好比二战大口径舰炮都讲究45倍径50倍径的概念,50倍径就是炮管长度是炮弹直径的50倍,比如400毫米口径50倍径的意思就是炮膛口径400毫米,炮管长度20米长。

    这把燧发枪枪管减去螺杆部分和装药装弹部分,还有220毫米,比冲锋枪枪管稍长,虽然精度气密性不是很好,但射程比手枪远一些也是合理的。

    徐伟冒险装3倍药,把靶子移到70米处,对准靶心,实际上因为缺口低了1毫米,实际瞄准的是靶心上面的8环位置,扣动扳机。

    “砰!”

    手上一股大力传来,震的虎口和手腕微痛,装药好像真的多了!再看靶子,子弹打在靶心上方9环的位置,再同样的冒险打了几发,得出平均值,靶心上方9环偏下,这样的缺口照门有问题,缺口低1毫米有点多,低0.6毫米就差不多了,不过照门只能左右敲动,不能上下移动,那就只好把照门也就是枪口上方的小三角片磨掉0.4毫米了。

    想到就做,山沟里石头多的是,0.4毫米也好掌握,轻轻磨掉点尖头,接着冒险十发试射取平均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