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3章 焊接搞定 (第2/2页)
眼睛都被光线刺伤了,三个人流着泪忍着别人的嘲笑和心疼接着试验,最终终于试验成功,熔渣全部随着焊接露出焊缝,贴在焊缝上。 大功告成!结果五个人眼睛差点瞎掉,捂着冰块三天才好受一点。三天后实验室规模生产出一些,这时候玻璃厂马后炮的送来透光度更低的墨镜片来,徐伟欲哭无泪! 然后徐伟躲得远远的让嘲笑他的学生焊接,尽管透光度很低,但半天下来光线还是刺到了眼睛,让你们丫的嘲笑老子,哼哼! 结果没高兴一会儿脸上就脱皮了,由此可看出电焊工的辛苦,不光眼睛要被刺疼,皮肤也要被光线伤到脱皮,四处乱溅的火星子溅到手上鞋子里,鞋底潮湿有水还会漏电,那感觉,怎一个麻字了得…… 实验室试验的没问题,焊缝很结实,主要是焊条质量比钢板质量好一些,焊缝更结实。然后就大量的造焊条了,这东西消耗很大。 暂时没有工厂场地来造这个,只好让钢铁厂造出焊条芯,实验室造出焊条皮包住焊条芯,试了试焊接龙骨,去除个人技术问题后问题不大,就是龙骨太厚,得让铁匠敲开个角度,然后一层一层的焊接,一天只能焊接出二三十米长,要两天才能焊接好两根龙骨。 速度太慢,把焊条芯加粗到4.5毫米,把电焊机功率加大,电缆线加粗,夹焊条的手把加厚,NND烫哦! 这样才算快了一倍,却也够用了,三根龙骨摆好,两个人焊接缝隙,当然这种体力苦力活徐伟和学生们再也不想干了! 交给四个不怕死的苦力汉子焊接,也没什么生命危险,电压稳定,就是漏电也只感觉到麻,不会电着的。再就是防护做好,牛皮手套牛皮靴和厚衣服穿好,面罩挡住脸也没什么事儿,就是冒出来的烟还有点香…… 总算把三个大发明搞出来了,蒸汽机,蒸汽轮机接着深入研究,差劲的电机等电动机床造出精度更高的零件后能改善,电焊机?算了算了,怕了怕了…… 有了电焊机,是不是能造钢铁船呢?是,能造了!等龙骨和桅杆焊接完了后,造一条小号的清淤船试试手,长江里淤泥太多了,吃水3米以上的船只能加浮筒才能航行。 造钢铁船消耗的钢铁也多,一艘千吨排水量的船就要差不多300吨钢铁,钢铁厂消耗不起,造出来也没什么用,小批量造一点就当技术积累了。 怎么花银子呢?银子留在手里越来越多不是好事,只有花出去,花的有价值才能带来更多银子,才能让更多人受益,才能改变一方百姓,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这几个月木工厂和钢铁厂轴承厂机器厂配合,造出了五万多套纺纱机和织布机,江南人口密度大,江浙徽三省大概有两千万人口,女性算一千万,成年的到快年老的有五百来万,有多少妇女是以纺纱织布为生的? 差不多有十分之一吧?也就是有50万从事纺织行业的妇女,也就是需要最少25万套的纺纱织布机,外售的织布机摇起来不重,女人也能摇的动,两个女人相互配合纺纱织布,再有几个月纺纱织布机存到十万台就可以销售了。 棉花大量的收购,蚕茧也大量的收购,自家的机子快交付了,到时候存的这些棉花蚕茧只够四个月消耗的。 再有半个来月新的棉花就收获了,到时候棉花价格还能再降低一些,抓紧收购,收购的越多对市场的冲击越少。 1000套纺纱织布机论数量还不及一个县的多,但织布的速度却是这年代的几十倍,外售型一天能织出40米,一匹多布,自己的机子一天10个小时能织出四匹,足足四十倍,差不多相当于一个省八成以上产量了! 纺织厂的妇女们开始纺线织布,织出来的布马上卖掉,趁价格高,过几个月价格低了就卖不上价钱了。 徐伟还以为纺织厂招妇女很难,谁知道那些妇女挤破了脑袋想进来,都知道给徐大公子干活挣钱,之前除了厂里做饭的是女人,再就很少有女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