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八章 微服私访(一) (第1/1页)
杭城萧山国际机场。 林轩身上挂着三个大包,手里还拉着两个硕大的拉杆箱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林爸手提行李袋紧随其后,再往后还遥遥地跟着俩货,正在那兴高采烈地嬉戏打闹着。 “我说李同学,你们俩能不能快一点?秀恩爱死的快没听说过吗?” 林轩气喘吁吁地说,带上李大召和张倩这俩货来杭城考察,是他这次所做的最错误的决定。 一路上俩天一点忙帮不上不说,动不动就把随身行李往林轩身上一挂,然后就自顾自的嗨皮去了。 林轩苦着脸,刚准备伸手拦车,林爸忽然开口道,“小轩,咱们这次来杭城真不跟厂家那面打招呼吗?” 价格之前都谈妥了,林爸本来是打算带着林轩过来看下家具厂就签约付款的,没想到儿子突发奇想,非要带着自己来个便衣考察。 “爸,您就放心吧,我帮投行做了几年的并购,经验海了去了,听我的准没错。” 林轩胸有成竹地说,不过他并没说谎,只不过他所说的项目都是上一世做的,这一世别说做项目了,连班林轩都没正经上过几天。 谈到投行如何做项目,林轩似陷入了回忆,抬起准备叫车的手也渐渐放了下来。 上一世,大抵是在2014年的夏天,林轩所在的团队,被公司派往深城给一家夜总会做挂牌材料。 有人说,夜总会也能挂牌吗?没错,在那个新生板井喷的年代,是个公司都想往新生板里挤。 但该如何确认收入和可持续经营能力呢?这个问题却把做惯了制造业的几个小伙子都难住了。 经过几番讨论,在排除了N套方案后,几个人同时把主意打到了陪酒姑娘们身上。 第二天起,每天晚上几个投行小伙子都换着班的去数陪酒姑娘们的数量。比如黑的一般5个常来、白的大概在7个左右、其余的30多个姑娘都是黑眼睛黄皮肤。 连续一周的特殊调研下来,每个姑娘一个月上多少天班,大概能卖多少瓶酒,哪几天是淡季,哪几天是旺季,月均收入多少,被几人弄的门清。 虽说项目最后被交易所毙了,但林轩所在的团队为夜总会出具的调研报告,受到了企业老板的高度赞扬。 “林轩,想什么呢你?” 李大召不知从哪蹿了出来,用力拍了下林轩的肩膀,将林轩从对前世的回忆中拉了回来,而后笑眯眯地说,“是不是想那个姓楚的姑娘了?” “瞎说什么呢你”,林轩回过神来的同时,用眼角的余光瞟向不远处正在抽烟的老爸。 他可不敢让老爸知道,准媳妇李萌萌姑娘是被父母认可了的,这要是再勾搭一个回去,就自己老爹那脾气,绝饶不了自己。 “没,没什么!”李大召讪讪地说,“这不是看你愣了半天神了,跟你开个玩笑嘛!” 林轩拦车,将几人拉到杭城西子湖畔一家可以看到湖景的高级宾馆。 “麻烦开两间房。”将身份证递过去,林轩冲着前台的美女说道。 “两间?”李大召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 大召的小女友张倩,脸一下子红了,说起来这个漂亮的小丫头林轩也认识,不久前拉大召回江市探亲时,飞机上遇到的那个美丽空姐。 还是在林轩的劳力士帮助下,李大召才套路来的,没想两人居然臭味相投!不对,应该是惺惺相惜,情投意合,居然没几天就确定了关系。 “咱们就在这里分开吧,你们吃好玩好,另外照看你的小女友,我们就不当电灯泡了。” 林轩一本正经地说。这句话其实刚下飞机他就想告诉俩人了,倒不是他真的挑兄弟的理,只是因为他真的想要来次微服私访,看看老爹想收购的厂究竟如何。 “林哥,你不要我们了?”李大召的小女友看向林轩的目光哀怨凄婉,看着比窦娥都冤。 “不不不,绝没那意思,只是你们两个好容易来次杭城,一定要玩尽兴。”林轩赶忙解释道,看向李大召两人的目光,真挚而又坦诚。 “那也不成啊,我还得给你当贴身保标呢!”大召坚持说。 “不用,真的不用,这两天我跟你林叔就去看看厂子,看完就回来找你们一起玩。”林轩解释道。 “那,林哥,有事给我打电话,我们不走远!”李大召还是不放心地说。 说罢,大召一手拎起行李箱,一手拉着张倩,飞也似的向着自己的客房跑去。 “不至于这么猴急吧!”林轩挠了挠脑袋,一脸懵逼地看着两人。 “还是年轻好啊!”站在一旁的林爸感叹地说。 安顿好行李,林轩带着老爸来到西湖前一家颇显古韵的老店,点了几个店内的招牌菜。 林爸终于还是忍不住,认真地问道,“小轩,你到底想怎么干?” “简单”,林轩微眯双眼,略一思索后淡淡地说,“咱们这两天先去电业局查一下厂家的电费,在查查水费。” “然后呢?”林爸追问。 “然后我混进厂子,看看工人的数量和工作状态,您老也别闲着,在厂门口处找个不显眼的地方蹲点,数一下进出的货车。” 林轩说的这些,每一样林爸都懂,但把他们捏合在一起,林爸就不知道到底有什么用了。 看自己老爹似乎还有些怀疑,林轩赶忙补了句,“所有有的这些,都是为了证明,他是否经营稳定。” “这么说?”林轩继续问。 “一个年产值上亿的家具板材厂,他每月的电费肯定都少不了吧,单从每月缴电费的额度,就很容易看出,厂家是否正常经营。” 一边听林轩说着,林爸一边点头,并示意林轩,继续说。 “至于水费,可以说是电费的补充,用电量可以造假,但水费可以佐证用电量的合理性。数大货车就更简单了,如果一个产值上亿的公司,平时少有车辆进进出出,那他就很有可能是一家有问题的企业。” 顿了顿,林轩继续说,“至于混入工人内,就更简单了。主要是为了了解这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如何,听听员工们对老板的评价,往往更有助于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 认真地听林轩介绍完,林爸不禁在心中暗自伸出来个大拇指,这小兔崽子哪学来的这些本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