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香_第七十三章,陈副市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陈副市长 (第1/2页)

    赵翔飞这次是组团来的,他不光带上了自己公司高管,还把生意场上的要好的朋友邀了一起过来,对星城正式的考察投资。队伍浩浩荡荡一行有三四十号人马。他是下定决心要抱住小兵这棵“大树”了。

    陈耀伟是星城副市长,这个副市长可没有后世那么显耀。星城市政府这边现在出了个怪事,市长被调到邻省当副*去了,市长的位置一直空着,市委书记王光荣还挂着市政府这边的工作,具体的工作由三位副市长完成。他们是负责农,林,牧的黄和平副市长,负责城市规划建设的段非副市长,还有主抓经济建设的陈耀伟副市长。

    这种奇葩的组织架构在别的省份是不可能出现的,也可以说是星城的特产。不管怎么说这样安排是违背组织原则的,可为什么还是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有很多,有历史遗留的,也有人为造成的。

    中央也接到了这样的不好的反应,也派调查组下来处理过,折腾了个把月,打道回府了,调查报告到是写了几万字,都快写成小说了,可主要问题还是问题,就是没有解决。

    N省在中国现在算是个弱省,地理位置靠近中部,经济并不活跃,全省有很多的县属于赤贫状态,还需要国家拨款救济。

    N省在中国也算个强省,全省光将军县就有十几个,数百位将军出自N省,还出了不少国家部级,国级领导人物。

    N省现任的主要领导大多数是来自中央某位领导老部下,是共和国建国有着卓越功勋的人物在担任。也有部分是平反后回到原工作岗位老同志。所以一个市出现三个副市长也不算奇怪。

    星城是N省的省会城市,它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市长的任命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省委书记卢克明为此召开了几次常委会议,都因为分歧太大没有通过,为了团结同志,也为了消除分歧,更好的把精力放到经济建设上去,卢克明书记做了大量的工作。最终统一了意见,在三位副市长中挑选一位有能力的同志担任市长,具体会是谁这就要看三位副市长在以后半年里表现。

    陈耀伟很明白省里的一些动向。省委宣传部长纪宏伟同志已找他谈过话。谈话的内容无非就是能不能上这个市长,组织自会本着对党负责,对星城几百万人民负责的态度全面考察每一位预选同志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端正心态,不急不躁,积极的搞好本职工作,是金子终究是会发光的。

    陈耀伟今年四十二,金融硕士研究生学历。在三位副市长中他是最年轻的,也是学历最高的。这是他唯一的长处,要论资历,论人脉关系他与其他两位竞争对手可是差了一大截。他自己也分析过,其他两位副市长可都兼着市委副书记,只有自己不是。上这个市长自己是最没希望的。

    段非和黄和平可是经历过风浪的老将。据说副市长黄和平同志,几起几落,被打倒的次数比最高首长还多,可他依旧成功的爬了起来还在工作。再说段非副市长,担任星城三把手近三十年,不管是什么运动来了,他一直屹立不倒,所谓是星城政坛的常青树。

    陈耀伟对这些老同志还是很敬重的,毕竟他们为这个国家作了不少贡献。而另一方面,他又对这些老同志“腐朽”的习惯不满意。

    十三界三中全会开了快十年了,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以叫了近十年,只可惜星城的落实情况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经济总量在全国二十几个省会城市中排名十六位是靠后的。造成现在这种情况的原因与这两位副市长是有一定关系的。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该做的工作在做,要论成绩,不用说结果就在排名上。

    陈耀伟是省委书记找中央要过来的“能人”道理上来说他应该是属于卢克明的“人”,可实际上从中央到地方卢克明只和他见过三次面,交谈时间一共不到一小时,就把他扔在这工作,到星城工作快一年了,就这么不闻不问。就连下达工作指示也是让负责宣传的纪部长和市委书记王光荣下达,他觉得自己已被遗弃。

    自己还是缺少资本啊,完完全全是一朵没有根底的浮萍。

    看着桌上的文件,陈耀伟点上一支烟,他没有烟瘾,只是在郁闷和烦躁的时候喜欢抽上一支。

    文件是刚发下来的全省全年经济建设指导文件,看着自己负责那块招商引资的任务,陈耀伟有着想上吊的冲动。二十亿人民币的任务?这不知道谁定的,经济建设不是打仗攻山头,凭着不怕牺牲的精神就可以拿下。治国如烹小鲜,经济建设更加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没有一定的积累是解决不了经济上的问题的。

    星城的经济建设在建国后积累了什么?全是乱摊子!企业没有盈利,税收收不上来,该有的基础投入因为没钱而停止。好不容易从国家部委搞来的经济发展资金竟用作亏损企业的补助发放。该改革的措施,更新的机器设备,引进的人才还停留在报告上。

    要补充的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在政策上设置了重重障碍,得不到有效的扶持。

    企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