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_第一回 重生三国穿越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回 重生三国穿越忙 (第2/2页)

哥了?”

    田辰可真懵了。因为他本体的残存记忆并不多,实在想不起同这个黄巾大头目有什么交集。不过,听到纪冷这么说,他也知道,自己应该和管亥认识。便移步来到管亥面前,拱手道,“管大哥。”

    管亥并不知道,现在的田辰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他惊诧于眼前这个曾经的小跟屁虫,如今对自己的冷漠。但生性豁达的管亥,并不以为然。他觉得是自己现在的模样吓到田辰了。于是仍然呵呵笑着道,“原来是辰弟啊。没想到,一别数年,汝也变成帅小伙了。呵呵,不知哪家的闺女看上咱们博远了?”

    田辰并未觉得有趣,淡淡的道,“管大哥说笑了,吾这么个穷小子,谁会看的上。”

    管亥闻言神色一暗,无奈的叹道,“是啊,这么个吃人的世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有钱人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穷苦人要么饿死,要么被杀,哪还有吾等的活路啊。”

    田辰听罢管亥的话,忽然觉得眼前这个大汉并非目不识丁之人,居然连曹cao的名句都知道。他心中慨叹,正史也好,野史也罢,恐怕对于这些匆匆过客,都不会介绍的太过清晰啊。

    看着天辰似乎有些失落,管亥岔开了话题,朗声道,“瞧某这张嘴。今日遇到二位贤弟,本应开怀畅饮的。走,到吾驻地,请二位喝酒去!”

    田辰没说话,纪冷先道,“管大哥,既然都到家门口了,为啥不回村呢?”

    管亥怔住了,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村子,黯然道,“哪还有什么家啊!自吾被逼加入黄巾,朝廷早就将某列为通缉之人。吾家中上下六十余口,皆被官府屠戮。吾恨啊~~!”

    纪冷听罢,脸色也不好看。实际上,管亥的家族在村里还是有些势力的。作为当年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人,管氏一门家学深厚,再加上急公好义,名声颇佳。而且,管亥的爹还是村正。但当黄巾之乱爆发时,为了不让村子遭殃,管亥这个管氏的次子,被迫作为人质加入黄巾。谁曾想,官府知道后,却以谋反罪殃及管氏满门。这也让管亥死心塌地的跟着张角造反,直到失败。

    田辰本不想多事,但看到纪冷已经跟着管亥走了,也只好一同进入了密林深处。果然,里面有不少黄巾军埋伏于此。走了不多时,就看到了更多穿着五花八门衣服,但头上皆系着黄巾的人。不像造反的义军,倒像逃难的百姓。

    所有人看到管亥回来,都起身致意。而管亥也微笑着向众人点头。可见,管亥在这群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

    几人来到一个简陋的帐篷前,管亥吩咐手下去准备吃食,自己则和田辰、纪冷席地而坐,聊了起来。

    通过对话,田辰知道了这群人的大概情况。

    原来,自从黄巾失败后,管亥带着一众残兵到处流浪。见到小的城池就劫掠一番,遇到多的官军就赶紧逃跑。不过,管亥御下很有一手。决不允许滥杀无辜,即便抢掠也只是抢掠官府,并不为难百姓。所以,沿途有很多活不下去的穷苦人,自发的跟随着管亥的队伍,也使得他现在已经成为了九万多人的主心骨了。此番回乡,正是因为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去处,想带人先回来看看。毕竟这一片地界,他非常的熟悉。本来想在路上打个伏击,找些补给,没想到却遇到了田、纪二人。

    田辰听完管亥的话,心中也不好受。什么黄巾贼啊,都是一些被逼造反的普通百姓。后世的历史课本也清楚的说是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根本不是什么黄巾之乱。按这个说法,管亥的身份实际上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而非贼首。忽然,田辰想到了管亥今后的下场,便有了恻隐之心,琢磨着应该帮一下自己的这个乡邻。

    “管大哥,”田辰斟酌着道,“不知下一步准备去哪里?”

    管亥看着一直不作声的田辰,居然主动和自己说话了,心中也是一暖,他思索了一下道,“某亦不知,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如今家乡并不景气,临淄城恐怕也无甚油水。吾意东进北海,听闻那里相对富庶。且北海太守孔融,不通武事。某便带人去恐吓他一下,也许会有收获。不然,这近十万老小可就没活路了。”

    “果然~”田辰听罢,明白管亥仍是要走历史上的老路,但这可是一条不归路啊。田辰仔细想了想,道,“管大哥,北海孔融素有贤名,威望甚高。若是其不答应,据城死守,吾怕管大哥手下多有伤亡。再说,万一有官军增援,仅凭管大哥手下这老弱病残,未必能抵挡的住吧。”

    纪冷听完,也点头道,“博远所言有理,这孔北海乃圣人子孙,与民多惠,士甘效死。诸侯讨董之时,他手下偏将武安国,明知不敌,也要与吕布拼上一拼,可谓忠义之士。观孔融之为人,若管大哥真以兵威压之,恐怕不会有所好报。”

    管亥听了两人的话,神色黯然,过了一会才道,“愚兄怎会不知啊。可这一众老小,眼看就要断炊,吾只能冒险一试了!”

    田辰看了看周围,发现没有外人在侧,便压低声音道,“管大哥,汝可否想过,~嗯~~~招安?”

    管亥闻言一惊,抬头望向田辰,发现其神色从容,这才思索了一番道,“亥与朝廷有不共戴天之仇,况且手下这些兄弟,有不少与某境遇相同。一来,吾怕官府不予接收;二来,这些兄弟是否愿意也是个问题。”

    田辰叹口气,认真的道,“近十万百姓,每日消耗甚巨,况且老弱病残皆在此间。长期居无定所,一路哀鸿遍野,试问谁愿如此生活啊?闻孔太守待民甚厚,若管大哥执意前往北海,不如择时与之议和,受其招安。如此,管大哥与众百姓,便不必再流离失所,也算有个归宿。”顿了一下,田辰又道,“方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以管大哥的身手,加上麾下精壮之士,未必不能扬名海内。到那时,重振家门,青史留名,也未可知啊。”

    田辰说完,不光管亥愣住了,就连纪冷都有些发懵。作为田辰的发小,纪冷可是非常清楚田辰的底细。他俩都是从小不谙文史,喜舞刀弄枪之辈。可刚刚那番话,却着实让纪冷对田辰有了全新的认识。

    管亥仔细的思索了一下,沉声道,“事关重大,吾要与手下商议一番。若是真能如博远所言,也算为百姓找到一条出路。”言罢,又道,“可是,吾等现在皆为匪贼,谁能与孔北海联络啊?”

    田辰没说话,因为他实在不想趟这摊浑水。可纪冷此时却笑着道,“这有何难?”说罢伸手指了指田辰道,“博远出的主意,自然让他去联络啊。”

    管亥没说话,但却用恳求的眼光看着田辰。

    田辰被两人盯得有些发毛,许久后长叹一声道,“也罢。为了这些百姓,吾愿勉力一试!”

    此正是:未想穿越名天下,偶遇机缘助众生。既在乱世应雄起,身为豪杰不独行!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