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回 论士家赵云显能 (第2/3页)
人,都忙不迭的一起行礼。而从此刻开始,进入稷下学院的士子们,都延续了这个礼节,当然这是后话。 田辰行完了礼,回头对那些匠人道,“此物名为对联,待墨迹风干,请诸位刻于此板上,然后将两幅长板挂于门框两侧,短板悬于门楣之上。此语今后便为稷下之院训,若自问不能遵守者,请往他处而行。” “诺!” “好!”“好!”“好!”~ 田辰说完这话,围观的百姓和书院的学子们莫不高声叫好。赵云更是对田辰,发自内心的点了个赞。 管宁放下笔,活动了一下身子骨,这才对田辰道,“进去说话吧,在大门口闹这一出,成何体统。” 言罢,自顾自的进门了。 田辰早已见怪不怪,他明白管宁在暗示自己有事情商量,便招呼赵云,跟随在管宁后面,进入了院内。 三人前后脚的来到管宁的书房内,管宁吩咐诸葛均去烧水煮茶,自己则大大咧咧的坐在了主位上。 田辰和赵云自己寻找位置坐下后,田辰问道,“先生可是有事寻我?” 管宁伸了个懒腰,这才很随便的道,“郭奉孝都和你说了?” 田辰一愣,马上就知道了管宁所指的事情,便点了点头。 管宁轻轻哼了一声,接着道,“刚才门口的事情,算不算你对士家的的一个警告?” 田辰摇了摇头,轻松的笑着道,“不是警告,是忠告。” 管宁嗤了一声,道,“你现在根基不稳,就敢同士家抗衡,恐怕难以功成啊。” 田辰呵呵一笑道,“吾并未向任何人宣战,更不会故意同士家抗衡。如何理解,是他们的事情。我只做有利于百姓,有利于国家之事。” “但你别忘了,国家现在控制在谁的手里。”管宁有点着急的道,“不管旧的士家也好,新的士家也罢,没有几百年的沉淀,根本不可能发展到如此地步。环环相扣,根深蒂固。若无士家的支持,你的理想如何能够实现?” 田辰没有辩驳,而是把同郭嘉商量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同管宁讲了一遍,然后道,“士家也好,平民也罢。归根到底,还不都是以人为本?吾现在所要改变的,就是这千百年以来形成的一种不公平的陋习。当然了,要改变这些,的确非常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便会得到我想要的结果。先生做学问,而做学问的目的,就是通过自己的研究,能让人更明确的知礼仪,懂廉耻。吾觉得,先生也在用自己的渊博知识,给普天下的人做出贡献。现在,书籍正在推广之中,吾用自家先人留下的经典,碍不着他们什么事情。他们愿意把东西藏着,我不阻拦。我要为百姓谋福祉,他们也不要拦着,而且,也拦不住。” 管宁默默听完田辰的话,一言不发。他的心中也在权衡利弊。管宁是隐士,也是大贤。但并不意味着他的心中没有抱负和理想。他是个洒脱的人,而且思想方面并不保守。但关系到士家的问题,也让管宁挠头。 这时,诸葛均奉了茶进来,小家伙感觉屋内的气氛不对,很乖巧的放下东西后就退了出来。 出来后,遇到在门口侍立的诸葛亮,便小声的问道,“二哥,先生他们在说什么呢?” 诸葛亮轻轻拍了拍诸葛均的肩膀低声道,“他们在说一件可能会影响华夏千年的事情。” 诸葛均不太懂,但看到自己的二哥这么郑重,也明白事情重大,便和诸葛亮一起,静静的侍立在门口,认认真真的听里面的情况。 过了一会,赵云轻轻的起身,拿起茶具,将茶水倒好,挨个送到田辰和管宁的面前,然后轻叹一声道,“幼安先生,可否听在下一言?” 管宁缓过神来,看着赵云,见面前之人英俊潇洒,形容甚伟,一看就知道是不凡之人,便问道,“你是?” 田辰被管宁弄得目瞪口呆,继而琢磨了一下,好像还没给他们做过介绍呢,便道,“此乃我结义大哥,常山赵云赵子龙。” “哦。”管宁答应了一声,然后道,“愿闻足下高见。” 赵云不敢托大,先拱手一礼,这才道,“吾才疏学浅,不像先生这般满腹经纶。然曾听闻一句话,‘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敢问先生,此言可对?” 管宁正色道,“当然对。此乃先祖管仲所言。” 赵云点了点头,接着道,“既然如此,那为何越是有钱有势之人,却总做些于理不合之事呢?难道他们吃的不够好,穿的不够好吗?” “这个·~”管宁不知道怎么回答了,他想了一下道,“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还是好的。” 赵云呵呵一笑道,“桓灵之时,卖官鬻爵,贪污腐化。这些官员每到一地便大肆盘剥百姓;士家大族本已腰缠万贯,良田万顷,却依然不知收敛,巧取豪夺。终逼的百姓造反,而致黄巾之乱。目下,已是礼崩乐坏,这些士家的圣人教诲,都读到哪里去了?士家把持官场,寒门出头无日。到最后自然会引起矛盾。正所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样的一群人,有什么资格再来管理国家,坐朝执政?士家之中,清流确实还有,但在当今乱世之中,清流还能成为主导吗?在下以为,博远要提高寒门学子之地位,确实会触及士家的利益。但若是士家之中都是清流,自然不会反对,因为他们本身道德高尚,能力出众,也就不会惧怕竞争。所谓害怕的,肯定都是无才无德之人,只想靠着祖宗之荫,来坐享其成。所以,对于此种士族,即便其不愿意来,也无伤大雅。在下粗陋之见,请先生指点。” 言罢,赵云坐回了位置,喝了口茶。 “说的好。”管宁和田辰几乎同时喊出这句话,然后相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毕,管宁抚着额头道,“子龙之言振聋发聩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