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_第一百三十三回 平原虽安临淄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回 平原虽安临淄困 (第2/2页)

!”

    说完,田辰伸手缓缓拔出了佩剑。他的动作非常慢,却让马延在内的冀州兵马尽皆胆战心惊。所有人都清楚,一旦田辰的宝剑出鞘,则定然是一场无情的杀戮。

    马延的兵马看似很多,但却拥挤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根本无法展开。而青州兵马则占据了全部的有利地形。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是个瞎子,照着袁军里面射上一箭,都能轻松干掉一个袁军士兵。

    马延在进行的激烈的思想斗争。自己这一万五千人的大军,不做任何的抵抗,就投降彼军,这再怎么说也是让马延很难接受。

    但若是不投降,只要田辰一声令下,马延和这些袁军士兵,就会变成一堆活靶子,而且放箭的人都不需要瞄准的。

    此时,那名一直非常谨慎的校尉,在马延身边低声道,“将军,若是不降,则必须马上命令后军转前军,杀出北门,方有一线生机。但如今这个情况,命令极难传达过去。即便传去,也恐怕首尾难顾,陷入更加被动和混乱的局面。所以,属下以为,只有擒贼擒王,全军冲突过去,一举击杀或者生擒田辰,逼迫青州兵马就范。但此番举动亦是凶险异常,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将军自身,也恐难以保全。因此,属下觉得,还是~~~还是~~”

    这名校尉并没有说出后面的话,但马延心里却非常清楚。那句话就是,投降。

    “全军准备!”

    不等马延再多做考虑,田辰那边已经举起宝剑,就要一挥而下,万箭齐发。

    马延闻听此言,身子一震,手中腰刀霍然掉落,“铛啷~”

    “吾等,愿降!”

    马延艰难的说出了这句话,身子也最终难以自制的跪了下去。

    袁军将士,看到自家主将都已经跪地请降,再看看周围那些虎视眈眈的青州兵马,只能一个个的丢掉了手中的兵器,全部跪在了地上。

    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田辰在平原城内设伏,硬是逼降了马延所部一万五千大军。套用一句现代的流行语,就算是一万多头猪,让青州兵马一个个抓起来,也得耗费不少的精力。

    然而,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更何况,这支兵马,是兵将都够熊的。

    话分两头,咱们看看临淄方面的情况。

    袁尚现在,可谓春风得意。三万大军兵至临淄城下,在袁尚看来,扭转乾坤,成就不世之功,已经近在眼前。此战过后,估计他的老爹袁绍,就会向天下人宣布,自己的三子袁尚,将会成为接班人。而以目前的态势来看,击败曹cao和田辰之后,袁绍当仁不让的便会成为天下诸侯之首。到那时,拥立皇帝,或者废立皇帝,也只不过就是个程序问题。更何况,还有可能会自立!

    不过,也有让袁尚挠头的事情。那就是,自己的三万大军到来后,临淄城居然会断然拒绝投降。袁尚大军连攻五天,竟然毫无进展,连临淄城的城墙都没能攀登上去。

    根据已经掌握的情报,临淄城内不过只有三千郡兵,怎么可能抵挡住己方三万大军的围攻呢?这是让袁尚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其实,临淄城内的情况,比袁尚知道的还要艰难。这不,青州二老贾诩、张昭,正在青州府衙内愁容不展,面面相觑。

    贾诩确实智计百出,有陈平之能。张昭也确实国士无双,有萧何之才。

    但是,在绝对的实力压迫下,即便历史上的贾诩,也只能向张绣进言,请其投降曹cao。张昭也只能向孙权献策,让其北面而臣。

    以三千郡兵,应对三万袁军。这个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陈群此时急冲冲的进了大厅,话都没来得及说,先拿起桌上的茶壶,也不倒进杯子里,直接对着壶嘴咕咚咕咚的灌了几口,这才抹了一把嘴,气喘吁吁的道,“回禀贾公、张公,派去往周边郡县求援的人已经回来了。目前得知,各处约能凑齐一万壮丁。不知二公今后如何打算?”

    张昭叹了口气,没说话,瞅了瞅贾诩。

    贾诩罕见的皱着眉头,嘴里念叨着,“一万壮丁,战力能有几何?更何况,远水解不了近渴。此时城内可战之兵仅剩一千余人,而主公援军却迟迟未到。若老夫估计不差,最快也得明、后两日方可到达。所以,从今往后的三天,是最难过的。”

    陈群闻言,低头不语,忽而道,“在下已经募集城中壮丁,约莫可以再凑得两千之众。其他的,在下就无能为力了。”

    贾诩和张昭相视一眼,尽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意思,“这哪够啊?!”

    恰在此时,一名仆役快步来到门口,躬身施礼道,“禀告贾公、张公,门外有曹司空谋士戏忠戏志才前来求见。”

    张昭闻言一愣,脸立马拉了下来,怨声道,“他还好意思来?若是曹cao与主公协力抵抗袁绍,牵制彼军。临淄哪会如此空虚?”

    贾诩却眼睛一亮,劝住了张昭,对仆役道,“快去请志才先生来此。不,吾亲自去迎接。”

    言罢,贾诩起身,迈步而出。这倒是让张昭和陈群有些不太理解。

    不久后,贾诩和戏忠笑容满面的进入了厅内,各自坐好。

    贾诩命人上茶,这才在仆役退下后,对戏忠拱手道,“志才先生乃司空最为仰仗之人,此番前来,定有妙策以解眼前危难。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戏忠并未马上答话,潇洒的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这才呵呵一笑道,“敢问二公,可是为城内无兵而发愁?”

    张昭闻言,没好气的道,“既然足下知道,又何必多问?难不成,足下可以撒豆成兵?”

    戏忠并没有因为张昭的态度而有任何的不满,相反的,他却胸有成竹的对张昭道,“张公此言对了一半。在下虽无撒豆成兵之法,却能使临淄城内平添五千可用之兵!”

    “哦?!”

    贾诩和张昭、陈群,闻言皆是一惊。这怎么可能啊?

    还是贾诩老狐狸稳得住,他眯缝着小眼睛,笑着问道,“敢问先生,计将安出?”

    此正是:马延无奈入重围,战之无望亦难退。投降免受刀兵苦,谁料临淄势已危。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