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天大话之爱爱情_笫七章华顶巧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笫七章华顶巧遇 (第2/2页)

,他也常来国清寺看拾得。寒山每次到国清寺,拾得都要把寺院里的一些剩饭剩菜装进一支竹筒里让寒山带回寒岩吃。这年春天,到了拾得到寒岩的日子,却过了好几天还不见拾得,寒山心想情况不妙。赶到国清寺,果然,拾得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拾得觉得自己的病是好不了了,便对寒山说:“小弟看来要步师父后尘了。”

    寒山着急地说:“丰干师只是去了五台呀。”

    拾得说:“哪是去五台?师父定是感到自己来日无多,不愿拖累我们,悄悄到山里某处坐化了。”

    寒山恍然大悟,又说:“那仁弟为何不去照顾师父?”

    拾得说:“小弟去了,谁人来照顾兄长呢?”

    寒山顿时热泪盈眶,简直说不出话来。

    拾得听到屋外的鸟鸣声,说:“昨夜梦见师父,师父终于告诉小弟,小弟能见到佛祖了。”

    寒山又惊又喜,惊叹的是拾得真的要离他而云了,喜的是拾得虽然在寺院里是个烧火和尚,却也能修得真果。便说:“去哪,为兄带你去。”

    拾得说:“娑椤峰。”

    娑椤峰在华顶山。相传天台华顶杜鹃也叫娑椤。佛教说释迦牟尼在拘尸那城河边的娑椤树下涅槃。娑椤,又叫娑椤双树,东南西北各生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娑椤树随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天台的华顶山有一片娑椤树,那地方叫娑椤峰,站在树丛中能见到东海日出。

    寒山强忍悲痛点点头。

    第二天,寒山扶着拾得出了寺院,拾得走不动了,寒山背起拾得行走,走了一阵,拾得说,仁兄,歇会吧。寒山松开手,两人坐在地上,背靠着棵大树。

    突然从森林里传来虎啸声。

    拾得激动地说:“虎子……是虎子的声音。仁兄,虎子来给我们带路了……

    寒山再也克制不住自己,泪如泉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拾得说:“仁兄为什么哭了,小弟快要见到佛祖了,应该高兴才是……”

    寒山哆嗦道:“仁弟,我是太高兴,太高兴了,虎子是我们的福星。想当初,是虎子带路找到我,救了我……今天又是虎子给你带路……”

    拾得幸福地笑了。

    寒山紧紧把他搂在怀里。

    虎啸声又响起。虎子引路,他们走了三天三夜,终于到了华顶山的娑椤峰。

    那起伏的山岗上,娑椤花树干高大,虬枝疏条交错有致。那五颜六色的柔细花朵像天空的星星一样点缀。

    寒山背着拾得过来,把他放在树林下。

    拾得说:“这是娑椤花?”

    寒山说:“是的,太美了!”

    拾得说:“真的,阿弥陀佛……”

    风吹落点点花朵落在拾得怀里。

    “阿弥陀佛……”拾得端坐,幸福地合上眼睛。

    这时,寒山发现拾得嘴唇干裂,便云不远处的归云洞口取水。等他回来,满山岗的娑椤花变成一朵朵硕大的如彩云布开的花海,山岗上的天空一碧无云。那花朵纷纷飘落,却不见拾得了。寒山不停地呼唤拾得的名字。良久,从天空传来拾得的声音:“更登华顶上,犹待孤鹤期。”

    寒山脱口而出:“今日娑婆树,几年为一春。”

    花儿渐渐地覆盖了寒山的脚踝。

    花蕾饱满,丰润,微微露出嫩色。穿梭在杜鹃花树下,唐诗诗讲解婆椤峰的故事,问司马龙这花蕾像什么?

    司马龙左顾右盼地看了又看,然后双眼一亮,说:“像宝石,像珍珠,像眼睛……”

    唐诗诗看他动情的样子,噗呲一笑。

    山上气温变化大,到了晚上,寒气逼人,晚饭后,唐诗诗在住宿的山庄服务部买了一件棉背心,送到司马龙的房间。司马龙激动地说:“太谢谢你了。”唐诗诗衿持地一笑:“这是我作为导游应该做的。”

    “那你的服务真是国际水平的!”司马龙说:“为表谢意,请你进屋喝杯茶。”

    唐诗诗说:“不必客气,明天还要起早去看日出,你早点休息吧。”

    第二天凌晨,唐诗诗一觉醒来,看到微信上司马龙的留言:我和驴友们去拜经台宿夜……

    拜金台是华顶的最高峰,因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在此拜读《楞严经》而得名,当年智者大师在这里看出“千山如莲花,华顶为花心”的奥妙,从而顿悟《妙法莲华经》为著述《妙法莲花经玄义》,创建佛教天台宗打下理论基础。

    比起“泰山观日”,“华顶观日”要质感得多,因为这里离东海仅1000km,而泰山距黄海是这里距海的四倍。

    唐诗诗和小女孩母女俩登上拜经台,东方还是一片迷朦的云海。那十几名宿在这里的驴友早已架好相机。司马龙正拿着手机在取景,看见她们来了,笑容满面地迎上去。一夜外宿,虽在帐蓬里,应该是睡不好的,可司马龙脸上不见半丝憔悴,唐诗诗心想他不是从小娇生惯养之辈。

    司马龙给她们三人拍了几张照片。

    不一会儿,云天相接处,渐渐露白,紧接着黄、红、紫等暖色彩像水墨一般渗开,绚丽多彩。正当人们赞叹时,猛地几束金光冲出橙色云层,扑面而来,倍感亲切。这时,水天相接处露出一点红。小女孩惊喜地叫道:“mama,现在的太阳像爷爷种的樱桃……”

    渐渐地红点变大,变成半个圆。

    小女孩又惊喜地叫道:“mama,现在的太阳像您那把红梳子,梳出金色的头发……”

    太阳终于跃出海面,圆圆的。

    小女孩抱住母亲跳起来,“mama,太阳升天了,太阳升天了,她像欢庆的大气球,大气球……”

    所有人被小女孩的奇妙“观日出”赞叹吸引,纷纷鼓掌。

    唐诗诗不止一次来此,这次让她最为感动,感动的不止是因为小女孩母女,还有因为司马龙。而司马龙又是怎么租到帐蓬的呢?

    司马龙说:“你感到我的‘骗术’高明吗?”

    唐诗诗说:“我只觉得你神秘。”

    司马龙说:“那就好,相遇是缘,言行有因。这是出租户外用的男子对我说的。他还说夜宿拜经台的人都是有信念的人。信念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你说七天后再给我租金,我何必计较。”

    “他不知道,你是我带的游客。”

    “他问都没问。”司马龙感慨地吟道,“在莲之上,不带走一叶茶,只要一壶绿茶花色的空气。在莲之上,他是一颗闪光的水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