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章 大堂议事 (第2/2页)
于郝封而言,这就是值得欢喜的。 这就好比,学霸就算考满分,也没多少欢喜的;而学渣考试及格了,就足以欢庆了。 “恭喜三弟!”大哥而二哥凑过来,拍着郝封的肩膀,祝贺道。 “恭喜三哥!”郝婕也凑趣恭贺道。 “不错,终于青铜中段了,总算有些自保之力了。”母亲唐姬也颔首道。 郝伯也点头道:“不错,还需要再接再厉,争取在大战之前,突破到青铜高段,如此,大战之中,我儿就不仅能够自保了,还能为我人族杀敌建功!” 还有半个月左右,大战必将来临。 郝伯觉得,有充足的凶兽血rou供应,半个月的时间,郝封足以晋入青铜高段了。 当然,联想到郝封的天赋太废,郝伯也不敢报以太大的期望。 …… 说笑罢,众人洗漱一番,然后一起到了餐厅,准备用早膳。这时候,睡眼朦胧的五妹郝妤,这才姗姗来迟。几乎每天早上,她似乎都是掐着饭点过来的。 早膳,很快就被侍女们抬了上来。 一小簸箕干面饼,一瓮水煮rou。 这就是早膳的主食,没有其它菜肴。 西北这里的农作物,主要就是麦子和大豆。 是以,这里的食物,也多以面饼类食物为主。 当然,也有粟米种植。 不过,粟米种植比较少,一般都在水源比较丰沛的地方。 郝封看了一下,面饼,跟后世的烧饼差不多大小,这一小簸箕面饼少说也有百来个。而那一瓮水煮rou,连rou带汤的,少说也有五十斤。 这就是他们一家七口人、一顿早饭的食量。 抵得上普通人五六十人的食量! 武者炼精化气,食量都比较大,而且每餐都少不了rou食。 这一刻,郝封想到了一个典故: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饭后,母亲唐姬,带着郝婕走了。 她们需要去处理一些事务。 郝伯归来后,母亲的压力虽然小了一些,需要处理的事务却并没有减少;随着迁徙进城的子民增多,母亲每日需要处理的琐事,也多如牛毛。 小妹郝妤吃饱后,也跑走了。 这几天,迁来的子民不少,小姑娘在城内东游西逛,也有不少乐趣。 接着,父亲带着郝岍兄弟俩,也准备离去。 他们准备去大堂,召集众人商议军情。 看到大家都离去,郝封也赶紧起身,跟在父亲他们身后。 走在前面的郝伯,脚步停顿了一下,回首看了郝封一眼,却并没有说什么。前几日,早膳之后,郝封都会回房间继续修炼,并不会跟着父亲去大堂商议军情什么的。 郝封也没有解释,继续跟着父亲,前往大堂。 …… 此时,大堂内,郝城所属的文官武将都已经到堂。 文官有两位,一个长史姜槐,主管郝城的钱粮赋税,以及人口户籍等工作;再一个就是典吏黄瀚,主管郝城的各项法令,以及处理那些偶尔冒出来的纠纷、案件。 姜氏和黄氏,乃是郝城另外两大家族。 他们祖上,曾追随第一代郝伯来此。 六十多年来,他们两家也为郝城牺牲不少。不过,历代郝伯也没有亏待他们,他们两家,姜氏长期担任郝城的长史,而黄氏则长期担任郝城的典吏。 此时,姜槐和黄瀚站在大堂的左侧。 大堂的右侧,站着三位将领。 郝城有战兵五百,分属五位统领统率,这三位将领就是其中三位统领。 最前面那位,名叫黑夫,他年约五旬,白银中段实力。在诸位统领中,他的实力最强,年龄最大,也是担任统领时间最长的一位。将郝封救回的那位黑石,就是这位黑夫统领的长子。 第二位名叫大山,没有姓氏,白银初段实力。 第三位名叫关,也没有姓氏,也是白银初段实力。 其实,这三位统领原本都没有姓氏。他们都是从军中脱颖而出,而军中战兵都来自民间,普通民众是没有姓氏的,甚至,许多人连名字都没有。 姓氏,都是由来历和传承的,并不是所有人类都能冠之! 如今,黑夫已经有了姓氏。 他祖父在郝城军中效力,曾担任过统领;他父亲也曾在军中效力,也担任过统领;如今,他黑夫也在军中效命,也正担任统领的职务;他儿子虽不是统领,却也在军中。 从祖父到儿子,他们家前后四代人效命于郝城,足以获得恩典了。 于是,十五年前,郝伯就给黑夫赐姓。 以“黑夫”二字的第一个字,作为他们这一家的姓氏。 藉此,也激励着军中战兵,前仆后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