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章 不妙  (第2/2页)
军民食用到来年仲春。”姜槐回道。    此时正值深秋,距来年仲春,足有五个月之久。    犬戎即便围城,也不可能围城五个月之久的!    众人听到这个回答,纷纷点头,放心不少。他们最怕的,就是在犬戎围城的时候,而郝城的粮草却不够了,真要是如此,郝城即便能坚持一段时日,最终还是会不攻自破。    这种情况,纵观郝城六十多年历史,也不是没有出现过的。    此时,只听姜槐又道:“军械却是略有不足,还差五百长戟。不过,臣已经勒令工匠们加紧打造,犬戎来袭之时,所缺的这些长戟必能打造完成。”    战争,不仅有人员伤亡,军械也会损毁不少。    郝城每年都有大战,每年损毁的军械都不在少说,虽然工匠们每年也能打造不少军械,但是,军械的打造速度,能否赶得上损毁的速度,这可就不好说了。    郝城的军械,主要分为两种。    其一是战兵所用的军械,其二是临时征集的青壮所用的军械。    郝城所属五百战兵,每人一副精良战甲,战刀一柄,强弓一副,盾牌一面,除了少数特殊战兵之外,他们几乎都不配备长兵器。    青壮们则是皮甲一副,长戟一杆。    长戟是长兵器,大开大合,与犬戎近身厮杀时,长戟就施展不开了。    近身厮杀,装备精良的战兵,三五人就能围杀一名犬戎勇士!    不过,守城时,长戟却十分有用。    当犬戎人攀爬城墙时,青壮们手中的长戟,则会像啄木鸟一样啄碎他们的脑袋!    与犬戎厮杀多年,西北的人类城池,都有守城的经验。    ……    当长史姜槐坐下之后,典吏黄瀚站了起来。    “禀君上,城内一下子挤进来这么多人,依旧例,需要组织三五支武侯小队,于城内日夜巡查,以免不法之徒为祸城内。”却是黄瀚请令组建武侯小队。    武侯,按照郝封的理解,就是治安巡逻队员。    黄瀚是典吏,掌管着郝城的律例、刑事诉讼等事情,并纠举不法。    此时,郝城一下子挤进这么多人口,治安压力很大的。    需知,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以人类大局为重的。上万人口的城池,其中难免就有不法之徒,会趁机偷鸡摸狗什么的;甚至,潜藏着反人类的“人jianian”,都不足为奇!    毕竟,龙生九子,良莠不齐,也是在所难免。    所以,黄瀚也按照旧例,提出了武侯小队的组建。    而武侯小队,按例也是由典吏掌管的。    对此,郝伯首肯道:“这都是应有之意,典吏只管去做便是。”    黄瀚领命,回身坐下。    然后,武将之首的黑夫站了起来。    “君上,截止今日,撒进荒原的斥候小队都已归来。臣听闻了他们带回来的消息,感觉都不怎么好,还请君上早作安排!”黑夫沉着脸,禀报道。    入秋之后,郝城就派遣了大量的斥候小队,深入荒原,去探查犬戎人的动静。    这是以往惯例。    根据斥候的探查,郝城就能知道,今岁犬戎来袭的规模有多大。    依此,也能做出应对。    然而,今岁的探查结果显示,情形很不友好。    据斥候们说,犬戎各部落之间正在串联,甚至,有荒原深处的犬戎在荒原的外围出没。种种迹象显示,犬戎人似乎正在酝酿大规模的暴动!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这种情况,郝城历史上只出现过两次。    一次是五十年前,数百万犬戎走出荒原,席卷整个西北。    当时,郝城也被十万犬戎围攻,最终,郝城虽然坚守了下来,但是,第一代郝伯却殒落了,并且,第一代郝伯的子女,也有六人战死。    再有一次,就是二十年前。    当时,十几万犬戎围攻郝城,城破也只在旦夕之间。最终,还是唐侯率军来援,郝城这才渡过了那次危难。但是,那次危难,郝氏第二代和第三代,几乎尽数战殁。    是以,每当犬戎人有大规模集结的征兆,就预示着郝城在劫难逃!    黑夫身为统兵将领,郝城不保,他亦难存。    所以,黑夫统领的心情,现在也是相当沉着的。    ……    听到黑夫的禀报,郝伯也不由正襟危坐。    黑夫禀报的信息,他其实早已知道,只不过心里还抱有万一的想法罢了。    此时,万一之念已绝,郝伯也开始苦思良策。    “发出信使,向唐侯求援!”    “向诸侯长西伯侯求援!”    “向坐镇雁门关的神射天王求援!”    思考了瞬间,郝伯觉得应该发出信使求援。    种种迹象显示,今岁犬戎来袭,搞不好又是席卷整个西北,到时候,郝城所面对的犬戎只怕不下十万,如此,郝城只怕很难守住。    所以,求援是必须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