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 二劫粮队 (第3/3页)
包围圈里的卫队成员,还剩三百多人他们自动的聚在一起列好队。阎兴的喽兵就把他们围了起来,那些车夫、驼夫有受伤的,阎兴也派人给他们上药包扎了一下。最后命令车队、驼队向后转,把粮食运走。走的时候,用马匹把死了的人都用马匹驮上。这些人不敢不听令,乖乖的跟着走了。阎兴命令用黑**,把大石头炸碎,然后把石头都挪开。 等粮队把粮食运到阎兴他们指定的地方后,就让他们把粮食都卸下来了。然后让马车骆驼都走了。只是把那五百卫队的坐骑都留下了,死者的尸体都让他们用马车拉走了。 这次行动,干的又是干净利落,没留下一点痕迹。 卸下的粮食,按原计划,运到了离此不远的山崖边,用绳子一袋子一袋子的送到崖底的山洞里。这活从白天干到晚上,又从晚上一直干到天亮,才算把这些粮食全部送进山洞里藏好。然后天大亮时,对所有的痕迹进行了仔细的伪装。大队人马离开时,留下一个小队,埋伏在附近,看看大队人马走后,是否有人过来窥探。 阎兴把一切都做完之后,立刻飞鸽传书给秀容城里的线人,秀容的线人立刻飞马到窑岗送消息。黄玉坤和李云鹤得到消息后,立刻让李治留守的人放飞信鸽,给张家口的暗桩,暗桩的孙玉娇接到飞鸽从窑岗送来的一封密信,她知道自己没资格看这封密信,自己也破译不了这窑岗的顶级密码。所以立派人给李治送去了。 李治亲自翻译了这封密信,然后把阎兴完胜的消息告诉了张知木。张知木一听当然非常高兴,他告诉李治说:“你们要注意了,他们很快就会得到消息,马上会有所行动。” 可是张知木这回错了,这些人的沉稳超出了张知木的预料。这些天范永斗等人没有一点儿反应,而是出奇的安静。张知木对李治说:“过分安静也说明他们慌了,他们是在你努力的安静!这也说明他们有问题。” 李治由衷的佩服张知木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张知木就是能从别人忽略的地方看出问题来。 “他们在等什么呢?”张知木自语道。 李治突然想起来了,他一拍脑门儿说:“他们在等丢粮食的人回来汇报,他们现在只知道了粮食又丢了。可是不知道详情,他们在等他们的人带回来详细的消息。” 张知木说:“就是他们得到了详细的消息,也不会促使他们出昏招,看来他们是老jianian巨猾。必须有让他们扛不住的消息才行。” 正当张知木等人在想办法呢,范永斗的阵营出问题了。 其实,山西飞鸽传书送回的消息,虽然不是很详细,可是已经足够让这些人震惊的了。 他们知道最少他们是让人盯上了,现在还没动他们是考虑他们的身份,还没有铁证。可是只要查下去哪有查不出来的道理。所以他们表面上没啥动作,可是实际上是非常的紧张。紧张的就开始出错了! 陆成祥急冲冲的过来说:“黄永发托人找到我,想跟我单独的见一面,要求是一定要保密。他不想让别人知道。” 张知木一听这话,和李治对了一下眼神,说:“看来我们成了!” 李治说:“陆总,你可以答应和他见面。这事儿你一定要听我的安排。你听他说啥都行,可是你啥都不答应,但是你都答应会将他们的话转告给张总。如果他们问你,我们和朝廷的关系如何,你就说关系非常好,具体的不能说。” 陆成祥看看张知木,张知木点点头,说:“陆先生,这事儿就听李治的。现在李治能顶起窑岗的一角了。” 李治知道这是张知木对他的肯定,也知道张知木这个说法的分量。 李治把陆成祥和他们见面的地点安排在一个偏一点儿的一个酒楼,这样既不降低陆成祥的身份,又不引人注目。陆成祥和李菁俩人都换上很随便的衣服,坐着四轮马车来到一个没人的小胡同,陆成祥和李菁下了车,走到了那个酒楼,酒楼上已经有李治的人在那里用餐了,酒楼外面也安排有李菁的人。 陆成祥和李菁在伙计的引领下,来到二楼的名叫会友的上房雅间。 上楼时,陆成祥也许是有些紧张,有些气喘。二人坐下喝了一会儿茶,上来了两个人。 陆成祥一看不但是黄永发黄永发来了,王大宇也跟来了。 陆成祥连忙起身拱手说:“二位来啦!请坐!”陆成祥故意没有用称呼。这二位也是明白人,也没用称呼,说:“哎呀让您久等了。” 李菁见状没言语,转身出去,就等在门外。 几人坐下之后,黄永发声音有些颤抖着说:“掌柜的,看在我们都在张家口一起经商的面上,你要帮我们一下。” 陆成祥故意问:“怎么了,出啥事儿了?” 王大宇说:“掌柜的你就别取笑了,我们的事儿你不是不知道。” 陆成祥正色说:“我真的不知道,你们若是问我窑岗生意方面的事儿,我知无不言。” 黄永发问:“掌柜的,我知道你们朝里有些关系。你们东家和皇上能不能说上话?” 陆成祥说:“我知道关系很好,但是具体怎么样,我不清楚。” “我们想请你们东家帮我们给皇上递个信儿,不知道可否?”黄永发看着陆成祥,嘴都有点儿发抖的问。 陆成祥说:“这事儿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替二位问一问我们东家。不过你们最好能跟我说说,你们要传一个啥样的话。我好问我们东家,不然的话。我们东家自己都轻易的不求皇上,我就是想帮忙也没法开口。” “这这。”黄永发这了半天,一咬牙说:“我跟您说了,我就是把自己家几十口人的性命交给您了。” -------- 顺便推荐《南宋记忆》,与本文类似,也是“技术流”穿越小说,但发生在南宋,崖山,抗元,复国,欧洲世界大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