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 计算机基础 机枪对骑兵 (第2/3页)
有可靠的证据,常常被人忽略了。李菁又派出了几批骑兵向两翼扩大了侦查范围。 李魁看见旁边有一棵树,就让他的一个亲兵爬到树上,用于望远镜向左侧观察。可是这个亲兵望了一会儿说:“看不见啥异常。” 李魁还是不放心,说:“小子,你带人慢慢的走,我去前面看看。” 李菁说:“不用吧,魁叔。方才我派出去的都是我们特种兵。” “哼!特种兵!”李魁用鼻子哼了一下说,“到草原上,你还是听你魁叔的吧,保证不吃亏。”说完李魁带着几个人向左面很快的就淹没在草原上了。 李菁只好耐着性子,带着前卫队慢慢向前走。因为草原上马车根本走不快,一是草厚,二是土软。尤其是重车,尽管都是是胶皮轱辘也没有办法,只能慢慢的走。 突然,李魁带着人回来了,不但他带的人回来,左翼前出侦查的探马也跟着回来了。李菁知道一定是有啥情况了,问:“魁叔啥情况?” “哼哼!真让我猜到了。前面有埋伏。”李魁擦擦汗,说:“派人,把右翼的探马找回来。我们回去。” 李菁赶紧派人去找右翼的探马,然后问:“魁叔!说说具体请情况。” “我说我就是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儿吗!”李魁和李菁带着人向回走,一边说:“我们看好的那个想扎营的地方,正是他们设伏的伏击点儿,他们也想到了,大队人马走到这扎营的话,一定会依靠一个高处。所以他们把队伍埋伏在这里了。我用望远镜看了一下,没敢往前走。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也不知道他们发现我们没有。不过我们的大队人马他们一定会派人远远的跟着,随时掌握行踪。” 李菁说:“我们尽快赶回去,选一个地方布置阵地,可以和他们好好的干一场。” “是啊!”李魁有些激动的说,“我还以为这次白来了打不上了呢。这回可好了!” “魁叔哦,我看你是不怕乱子大啊!” “小兔子崽子,我看你倒是更高兴,还说我呢。” 李魁和李菁两人越走越像捡到宝贝了。 刘云和柳成潢见到李魁和李菁回来了知道一定是有情况。刘云他们不怕有情况,就怕情况不明。 听完李魁的汇报,刘云马上止住行进的队伍,通知两个骑兵并团长和那个运输团的团长过来开会。 介绍完情况,刘云说:“我们现在在明处,我看我们就和他们摆上阵势看他们有啥办法。我们刚刚过来的地方是一个土堆,我们就在那周围扎上寨子等着他们。他们一定是有大队人马在那里埋伏我们。所以就是他们发现我们的行动,临时改动也需要时间,我们首先将马车围成一圈儿,然后再布置其他的设施。现在马上回撤,布置。” 为了应付突发事情,刘云他们回撤到那个大土堆下面,首先将马车首尾相连,布置了一个防御圈儿。然后重机枪手和炮兵都到土堆顶上构筑工事。工兵则从车上上卸下来专用的绊马索装备。这是用一段有一米五长的大角钢,一端打磨成一个尖儿,另一端用钢环儿接上了粗钢丝绳,每段钢丝绳有十米长。他们不但是一段,而且都有很方便连接的环扣,几段可以连在一起。他们在阵前用大锤将角钢钉到土里只留出四百豪米高的钢丝绳绷紧了做绊马索。由于是标准化的装备,钢丝都是缠好放到车上,绊马索很快的就在四周布置好了,这些绊马索都是在距离步兵防线的一百米到三十米之间的位置。一百米到一百五十米之间,工兵开始了大量的布雷。大多数是绊雷。还有些地方布置遥控跳雷。绊马索中间,大家又一起开始挖陷马坑。那是一尺见方一尺深的一排排的坑。对于这样坑的作用。刘云他们实在是清楚他们的用处,当初就是用这样的坑,和拒马减缓了蒙古骑兵的冲击速度,将蒙古骑兵打的一败涂地。 窑岗的队伍都配有折叠式工兵锹。这是张知木根据前世的工兵锹设计的,平时折叠起来很小不占多少地方。不但可以挖土,还可以作为武器劈砍剁,十分的受到官兵们的喜欢。这东西用起来的确是非常方便。 不过这里没有树木,也就没办法制作拒马,所以刘云安排其他人开始土工作业。这些士兵都受过土工作业的训练。他们首先是每人挖了一个单兵掩体,然后又把相邻掩体挖通,最后挖成战壕,挖出来的土堆在前面,做挡墙。战壕挖完了,又开始挖交通沟。因为蒙古骑兵的弓箭很厉害,在阵地上运动最好都在交通沟里面。窑岗人的沟挖完了,又挖了一些更深点的坑。将骆驼、马匹都有掩体躲藏,减少他们被弓箭所伤。 一直天都黑了,派出去的探马也没打探到蒙古骑兵过来的消息。窑岗人吃完晚饭休息了一下,没有敢再耽误时间,在电石灯下,又开始了工事修筑。一共前后修建了两道战壕。 李魁有些不满意的说:“我们都是骑兵,怎么弄得像耗子似的钻洞,以后这要是传出去你们千万别说自己是骑兵。丢不起人。” 刘云和柳成潢也不生气。刘云说:“张总说了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李魁说:“我说刘云啊,你还别让大家弄的时间太晚了。蒙古人很擅长夜袭的。” 听了李魁的话,刘云把工兵连长找过来,说:“兄弟们再辛苦一下,在离阵前一百米远的附近给我多布置一点儿遥控的火油弹,等蒙古人晚上进攻的时候,给点着了照明用。” 工兵连长说:“火油弹还是留着以后用吧。想照明的话,我们用电**引爆点燃猛火油就行。我们带了不少竹筒子,那东西子装猛火油就行。这个工兵连长也是窑岗的老兵,他们在陕县和函谷关那里就用竹筒子做过火油弹,所以用这个东西很内行。” 刘云听了工兵连长的话,心里一动。他觉得还是原来的老兵顶事儿,关键的时候用得上。刘云嘱咐说:“打起来别一次都点着了。不然他们要是进攻几次,我们就要摸黑打了。” “放心吧!”工兵连长说完走了。 等忙的差不多了,刘云就让大家赶快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