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确定铝厂厂址 钻机成功 (第2/2页)
“就坐我的马车吧!有事儿我们还可以路上说。” 上了车,李云鹤问:“你们二位来了,一定是有事儿?” “是,我们刚开完会。为了西征的事儿,给你们一个任务。你们要用柴油机和发电机组合一起,搞一种柴油发电机。最好能有一千瓦。要做成可以用车拉着走的,部队打仗时要带着。”张知木说。 “这不应该是太难的,不过需要在消音上多想想办法。不然在军营里面声音太大了。”李云鹤说,“我还要和李迪他们配合一下才行。这件事儿交给我吧。” “还有,考虑到电力不够用,我们决定在牛头山再建一个汽轮机发电机组。”张知木说,“我们还决定将铁路从修到河曲后再沿着黄河修到保德,在保德建一个炼铝厂。这件事儿还要通知你父亲和刘宝学他们。” “保德也产煤,不如在保德直接建一座发电厂。”李云鹤说。 “啥都建那要等到啥时候?”张知木说,“我们尽快的上马建成铝厂是当务之急。保德发电厂以后还可以建,有了电网都可以并网发电。” 马车来到郊外停下了,张知木和卢炳义跟着李云鹤下了车。 张知木看见一个井架就在眼前,井架四周都是水。 李云鹤指着井架说:“张总你看,成了。我们在这山坡上打下去三十米深就打出水来了。这比以前挖井可是省太多事了。以前要是打一口井,那就不知道费多少时间,现在钻一个眼儿就行了。” “以后我们可以专门儿成立一个打井队,这样我们的地都可以成水浇地,这样的井还不占地方。”卢炳义也来了兴趣。 “这种钻机的用处不仅仅如此,他可以在各种地层做钻探,使我们了解地下的情况,然后我们才能建筑大型建筑。”张知木解释说,“特别是我们要建设桥梁的话,一定要了解河底的情况才能决定选用什么样的桥墩。” “张总,我也一直想和你说一下,我们应该在汾河上建几座能通过马车的桥了。不然往来汾河两岸实在是不方便,我看我们有水泥有钢材,应该能建承重的大桥了。”欧阳鹤说。 “云鹤,你们现在陆上的钻探机我看可以了。但是你们马上要搞在船上钻探河底的钻机,只有在船上能钻河底,我们才能选出来一个合适的建桥地点。我们选的建桥地点一定要是河底的淤泥和河底基岩很浅才行,我们的水泥桥墩必须落在基岩上才能稳固。”张知木对李云鹤说。 “哎呀,钻探的时候你们没来,这钻机振动是很大的。我们的船只能用矛抛在河里,我怕船稳不住。”李云鹤很为难的说。 “这样的船需要专门设计,你说的用铁锚抛在河里,然后钻探根本不行,这样船上还需要许多直锚才行。”张知木说。 “直锚?”李云鹤不懂。 “就是在船的四周,还需要很多竖直可升降的钢管,一般用普通锚抛下稳定了之后,将直锚通过动力插进河底,这样才能使船稳定,多插几根直锚后,你们就可以开钻了。我们以后建桥敦也需要直锚固定的船。这样的船不但要能钻探,以后还要能把钢管打进地下做桥墩用。”张知木介绍说。 “呵呵!看来张总对建桥这件事儿是有准备的。”欧阳鹤说。 “我回去就落实钻探船的事儿。不过需要把林宗伟先生请来研究一下,这样的船小了不行。”李云鹤说。 “最少要有两个拖轮那么大。我的建议是搞成双体船,这样需要过开元新河的时候,还可以拆开通过。”张知木说,“以后,不但汾河建桥需要他们,黄河建桥时也需要。” “开看来张总想得远啊!”卢炳义赞叹说。 “我的初步想法是在河曲或者保德那一带建一条过黄河的大桥,这样就将山西和陕西连在一起了。不过需要好好做点儿基础准备。”张知木说。 “我看潼关那里更需要建一座桥。”卢炳义说。 “我们向南发展的时候,的确需要在那里建一座桥。不过我们要在稳定陕西之后再考虑那边,我想尽快的在河曲这边建一座桥,这样对于我们的经营陕西帮助太大了。”张知木说。 “看来这个进度就看李云鹤的了,你们啥时候建好钻探船,我们就啥时候开始建桥。到那时候我们的转窑水泥就可以开始生产了,也不怕用水泥建桥费水泥。我们现在用水泥是一直省着用。”卢炳义说。 回去的路上,李云鹤问:“范松、陆琪有一段时间没有消息了。我们的橡胶可是一直省着用呢,不过也快用完了。我们的橡胶草弄出来一点橡胶,也就够张炳臣他们医院用。” “是啊!他们该回来了。”张知木说,“他们知道家里需要用橡胶。这次回来就好了,他们回去的时候,我们就把电台给他们带回去,这样就能时刻保持联系。我们在广州种的橡胶树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广州的电报机一直没送过去吗?”卢炳义问。 “李茂一直想去一趟广州,到那时候准备一起带过去。可是一直没走了。”张知木说。 “要是电报机送过去就好了。我们就可以随时掌握那边的情况。特别是南洋这样地方,离得太远,我们没有电报,只能干等着。”卢炳义说,“我一直有一个想法。我们的化肥生产量够用的话,我们应该向琼州发展。那里的土地一年可以产三季稻米,还可以种植橡胶树。那可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地方。现在只要我们有了粮食,有了武器,就啥也不怕了。” “是啊,那可是个好地方。我们腾出手来,一定要把那里拿下来。”张知木赞同的说。 “还有,我们柴油快艇马上就要试航了,你们去不去看试航?”李云鹤问。 “这事儿我就不去了,你们试好就给秀容号上配两个小艇。”张知木说,“还有,你们的十二点七毫米重机枪啥时候能给秀容号上配上?” “年底前应该能行,”李云鹤说,“主要是他们搞了两种重机枪,一种是水冷的,一种是风冷的。所以耽误点了时间。” 这人还不禁念叨,张知木回到办公室,杨青莲就告诉张知木说,李茂来电报说,南洋回来的人已经到了泉州港。就要往回赶了。 张知木高兴的问:“没在说啥?” “对了。他们说,这次他们是自己包船回来的。” “马上给李治打个电话,请他过来!”张知木吩咐杨青莲。 李治一进来,张知木说:“好消息,范松他们马上就要回来了。你们跟他回去的人准备好了吗?” “早都准备好了。一共十个人,各有所长。而且为他们准备了特殊情况的专用密码。”李治回答说。 “还有,让他们跟着石涛学习使用六分仪。这样他们就能将他们走过地方的坐标,用电报发回来。他们到了南洋之后,就可以精确的测量那里的地图了。”张知木说。 “石涛他们现在长江上呢。是不是通知他们回来啊。”李治问。 “可以,这件事儿也是大事儿。石涛回来后,可以好好的布置一下南洋那边测量的事儿。”张知木说。 这时候,杨青莲敲门进来,说:“陆总电话?” 张知木说:“接过来吧!” 张知木拿起电话,陆成祥在电话里说:“张总,徽商来了一群人。我都安排在了窑岗宾馆了。晚上你见见他们吧!” ------------- 宋军占领北海道,元寇登陆九州岛。开辟日本战场。--《南宋记忆》进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