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有一年春晚 侦查任务 (第2/2页)
刨床改成切削钢板边的床子就行。” “我还有一个建议。我们给船下料时,有些割缝会很长,人工用手擎着很不容易。我看可以制作一些用电机带着可以匀速直线运动机械,这样的机器可以带着焊枪匀速运动同时就将钢板切割完了。还有,有些长焊缝也可以用这种办法焊接。”张知木建议说。 陆文臣拍手说:“这可是太好了,我以前想过这事儿。要是能有这东西实在是太好了。那些大长焊缝用手擎着指定没有用机器焊得均匀。这件事应该解决。” 李云鹤说:“这事儿也应该说不难。但是需要有人去做。这几件事儿我安排人和你们一起搞吧。” “以我们现在的技术,我们能造多大吨位的钢壳船?”张知木问林宗伟先生。 “在凌水码头也就能造这样的了,因为我们不敢加大吃水深。”林宗伟回答。 “要是在你们泉州的造船呢?”张知木又问。 “全用钢材,一万吨的也敢造。”林宗伟说,“不过我们造大船也不一定非要到泉州,当初郑和宝船就是在应天府(南京)造的,现在宝船的船坞还在那里荒着呢,我们去修一修没准还能用。” “呵呵!把这么些钢材运到那里需要多少功夫?所有的东西都要重建不是个小事儿。再说了那里是朝廷的南京,他们不会看着我们去建船厂不理的。我看我们先不用去了理他们。等我们把铁路修到长江边上再说。我们在长江边上修建能造万吨级的船的船坞,我们就造几艘万吨巨轮。那时候李云鹤你们一定要将305毫米口径的巨炮造出来。我们的万吨巨轮,载着几门巨炮那可是真的可以横行天下了。”张知木兴奋的说。 卢炳义也激动的说:“张总,这一天不会太遥远,我们都能赶上。那时候我们的电力充足,钢产量也会更充足,造船修铁路都没问题,什么弗朗基人还有倭寇,我们都荡平他们。” 过完春节,陈玉峰和欧阳鹤两人就给李菁下了一个命令,让他们派人化妆到进出陕西的武关、大散关进行实地侦察。武关、大散关是陕西穿越秦岭的两个关口,也是大批人马进出陕西唯一两条通道,通过秦岭的还有三条非常难行的只有人可以勉强攀越通道,没有办法作为军事用途。 陈玉峰和欧阳鹤都知道这两个通道,但是这两个通道的情形如何,也都是听说和看记载的资料。究竟如何,必须派人实地考察一下才行。 张知木也非常赞同陈玉峰和欧阳鹤的想法。窑岗的战略是,不但要占领陕西,还要放走李自成,而且还要让李自成保留一定的实力。因为还需要李自成去占领明朝其他的地方,替窑岗人开路。这就需要掌握好这两个通道的实际情况。 为了更好的获得一手资料,张知木还请清风子把他们的135照相机配给了李菁的侦查兵。有了照相机,更能获得准确的资料。 现在李菁的特种兵已经有一千五百多人。张知木新训练的特种兵也都划给了李菁。还有李菁自己招的一批十几岁的孩子兵,经过他自己训练后也都编入特种部队了。这些孩子本来就是李菁他们精心挑选的,李菁他们的更是倾心教授作战技能。现在都可以顶人用了。用李菁的话说,就差战场经验了。不过最后编入特种兵也就是原来人数的一半儿,尽管淘汰率太高李菁也很心疼,但是李菁明白不合格的特种兵,到了战场上也会害人害己。 阎伯驹把李菁淘汰的特种兵都收了过去,看着这三百多名经过精心训练的兵,阎伯驹高兴得小眼睛都没了。 阎伯驹对他们说:“李菁这个小兔崽子不要你们了,我要。他是不识货啊,我‘赛伯乐’看马准,看人更准。你们都是宝贝,你们跟着我也要去执行特殊任务。我会给你们一个证明给李菁这个小兔崽子的机会,要让他知道,他不要你们是他犯的最大错误。” 本来被淘汰这些兵心情低到了极点,听了阎伯驹的一番话,他们终于可以打起点儿精神了。因为阎伯驹在窑岗可是名人,他和杨靖手里也有一个特种大队,那也是很有名气的。特别是阎伯驹和杨靖都是名人,前一阵阎伯驹就敢指挥人将五百多官军直接干掉了。进不了李菁的特种大队是个遗憾,不过能进入阎伯驹的特种大队也不错。据说老头子还特别的护犊子。 本来张知木想让新特种兵和李菁的老兵要比试一下,李菁一笑说:“嘿嘿!别比了。轮战场经验,新兵几个也顶不上我们的一个老兵。不用说参加我们队伍后参加的战斗,没参加我们队伍前,他们就都不是省油的灯。可是要论技术全面,老兵比不上新兵。现在的新兵是水里陆上都行,各种特战技能全面,这一点我们的老兵也比不了。我看将来参加过几次实战之后,我们的老兵后劲儿就不如新兵了。把他们划到一起能取长补短。有些老兵再打几仗把新兵带一带,我就准备把他们抽出来专门做教官,负责训练新兵,这样的教官,实在是很难找到了。” 说起自己的老兵,李菁很是自豪。 这次进入陕西侦查,分成两个小组,各有一个中队长带队。他们都需要化妆进入西安以后,由西安情报站派人安排他们作为马夫或者力工跟着商队出发,分别经过武关和大散关,同时进行侦查。 过了年,那个李公公也回来了。见到张知木,李公公赶紧恭维着说:“张东家,我把您的礼物送到京城去,是龙颜大悦啊!皇上一直夸您是朝廷的栋梁,做人还做得好。说一句不该说的话,现在皇上手头紧哪。以前给皇上干事儿,皇上赏赐从来没少过。可是我这次进宫,听到的都是抱怨。说皇上的赏赐越来越少了。不知道后宫那些娘娘们会抱怨成啥样呢。皇上一打开箱子看见这花花绿绿的票子,高兴得不得了。皇上也知道你们的窑岗币和银子是可以一样用的,不但一样用,带着还方便。现在满京城都可以随便用窑岗币了。” “李公公辛苦了,过年你没回来,给你备着点好酒也没用上,这次你就带回去吧!”张知木说着,就有要送客的意思。 李公公说:“在京城还出了一件与你们有关的事,据我所知,为这事儿杀了十几口人呢。” 看见把张知木的胃口吊了上来,李公公故意不说了,端着茶碗,像模像样的喝起茶来。张知木也不急,他知道,李公公自己就会把事儿说出来。 果然,李公公看张知木不上当,也不追问,清清嗓子,说:“有些人看见窑岗币好用,就拿着澄心堂纸也学着印刷窑岗币。可是他们印的纸币差的太多了,一看就能看出来。他们刚开始的时候用这种纸币骗一些进城卖货的乡下人,可是很快这件事究惊动了官府,皇上知道后大怒。结果很快的就把这些印制纸币的人捉住了,案子判下来就斩立决,一下子杀了十一个人。” “这是真事儿?”张知木想确认一下。 “这事儿我哪能说假话。”李公公说。 张知木知道,这事儿涉及到金融安全,皇上也不敢怠慢。 李公公走后,张知木立刻将这件事儿打电话通知了范总编,让他在报纸和电台都把这件事儿报出去。不过张知木提醒范总编,一定要把消息来源说明白,是据朝廷来到窑岗的官员透露。 打完电话,张知木又通知李治,让北京情报站确认一下这件事。 张知木知道这样的事儿要来的终究还是来了。看来需要研制新的纸钞了。有了一次京城的人印的不像的纸钞,没准儿以后就会有人印象的。好在现在窑岗的油墨没有向外面出售,不然还真的不好说。初期印刷的纸币还是要简单的多的,以后要印的一定要加上水印,增加一些技术含量。 金融安全的事需要早做准备,不能等到出事儿在采取补救。 ------------- 宋军占领北海道,元寇登陆九州岛。开辟日本战场。--《南宋记忆》进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