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建桥方案 陕西攻略 (第2/2页)
不会有多少人马,而且那里的军队军心不稳,没有多少斗志。我们就想将战略布置进行修改一下,加快军事解决陕西步伐。” 张知木点点头说:“是啊,我看李自成也没想要块地方,说实话,他们派出去很多人去守着毛乌素沙漠也没有多大意思。派出的那些兵也都知道,只要我们进攻他们都是菜板子上的rou。不会有多少战力。” 欧阳鹤说:“所以,我们就不想在长城以北和他们浪费多少时间。只要我们解决了长城以南的地方,那里自然就解决了。” 张知木一笑说:“说说你们具体看法吧!” “原来我们的计划是南北两个方向同时进攻解决陕西问题。现在我们想兵分三路进军陕西。一路还是南路,通过潼关我们可以水陆两路同时进军渭南,直逼西安;东路我们准备从河曲渡过黄河直接进入长城以内,不管长城,向南进军。拿下榆林再奔延绥、延安、庆阳、平凉、固原;西路沿着黄河进军攻下宁夏府(银川)后,继续沿着黄河攻击前进,经过灵州、宁夏中、靖虏直达兰州和南路汇合,解决全部陕西境内的大顺军后,再酌情西进,彻底解决西部问题。” “我赞同这个想法。不过我们分兵以后兵员就不足了。我们可以向周遇吉总兵借兵,由他们派人守着这一千多公里长的长城各个关口。我们给他们提供粮饷就行。等我们解决了山西境内的目标之后,回过头来就整编周遇吉军队。现在朝廷已经不给他们发粮饷了,我们就直接接管他们兵马得啦。也别让再遭罪了。”张知木建议说。 “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要是皇上向我们要人我们怎么办?”欧阳鹤问道。 “装傻充楞,我们不承认。”张知木说,“给周总兵安排个别处带兵的地方,不让人知道就行。嗨!皇上是聪明人,他敢不给周遇吉粮饷就知道我们必然接管。皇上更知道就是给周遇吉粮饷也用不了他们。所以这件事儿大家心照不宣就行。” “呵呵!张总把皇上算到心里了。”欧阳鹤说。 “这三路人马你们准备派谁去领兵呢?”张知木问。 “南路还是我和陈总亲自带着,因为这一路,需要控制好进军的速度,太快不行,太慢也不行;张总要是不换宁德将军的话,西路就由他带领。他对西北的情况熟悉,让李魁给他当副手就行。一旦遇到孙传庭他们,李魁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人。也能起点儿作用;东路我们还没想好,是派刘云去还是派赵金利去。这件事儿还有时间,我们再考虑一下。”欧阳鹤回答。 “问题是,都走了包头这一线由谁来负责?”陈玉峰说,“我看我们动手的时候,蒙古人和满清一定会有所动作。我要有准备。到现在为止,我们很快的能从军事上解决陕西,没有多大悬念。只是把事儿都考虑的再全面一点儿没坏处。” “在我们还发现,解决陕西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陕西比较封闭。我们解决这里不用顾忌其他地方。我们可通过解决陕西问题,锻炼队伍和我们的将领。下次我们进军河南,很可能就不是河南一处了,需要将整个中原一起解决才行。那时候就需要分兵几路,每一路都需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将领。这次很重要的一个工作还是锻炼考察我们的将领。”欧阳鹤说。 “欧阳先生考虑的长远。到那一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李茂和李岩两位李公子,都派出去随你们参加军事行动,他们也会给你们分担一些。不然全靠你和陈叔太累了。”张知木说。 “那可太好了。”陈玉峰说,“他们也该在军事上起点儿作用了。” “现在他们每个人的事儿的重要性也都不小。呵呵!”欧阳鹤说完一笑。 “还有啊,我突然想起来,西部的风沙特别大,我们要给每个官兵都配上一个风镜,既要透风透气又要挡风沙,最好还要带茶色和白色镜片能切换的。还要给士兵都配发口罩。”张知木说。 “这士兵简直是太享福了,哪象去打仗,我看像去接新娘子的新郎官儿。”陈玉峰笑着说,“现在已经每个人都给他们分了两双针织的线手套。看看这兵当的,简直是大爷一样。” “将来他们是要流血牺牲的,我们尽量把他们的待遇搞好一些,条件好了也能大大的减少非战斗减员。”张知木说。 还没到五月份,大家都盼望了那个转窑水泥还没投产,清风子他们的磷肥和硫酸铵分别投产了。卢炳义和陆成祥高兴得不得了,立刻往包头东胜州那边送过去很多化肥,同时卢炳义他们的农业技术人员也都跟着过去了。 见到张知木,陆成祥高兴的说:“张总这回可好了,有化肥地里的产量最少能多打三成。” 卢炳义说:“张总,我们的化肥生产线连续生产,产量不小。今年我们整个山西都可以分配一些化肥。可是我们懂化肥的技术人员不多,我们是不是研究一下。不然化肥分出去,各地也用不好。” “有了,”张知木一拍脑袋说,“给阎兴和李茂还有邱老东家打电话,请他们过来一下。” “请他们过来干啥?”卢炳义问。 “嘿嘿!”陆成祥明白,“张总是想借兵吧?” “对!”张知木一竖拇指,说,“啥事儿也瞒不过陆先生。” 这几位过来之后,张知木把化肥已经批量生产的事儿和他们说了。他们也知道化肥这东西非常神奇,庄稼有这东西就可以多产粮食。不过他们不知道把他们请过来有啥事儿。 张知木说:“你们现在正在培训不少干部,现在给他们安排一个具体工作,作为实践课程。” 看到他们没理解,笑着说:“这化肥使用有一定的技巧,啥时候使用、用多少、怎么用都很有说头。我们的技术员大多数都到关外的那些垦荒点了。我们需要一大批人到山西各地去推广化肥使用技术,我们张总说了,今年的化肥要免费分给各地的农民。这些化肥分到各地也是很大的工作量,指导农民用化肥更需要和多人。所以我们想给这些培训的官员,先培训一下使用化肥的技术。让他们做为技术员到各地区指导农民。将来他们到各地当官,也是需要了解化肥的使用技术。” 李岩一拍手说:“太好了,我都不知道再给他们讲些啥了。我们别的都不说,卢先生你们就派人给他们上上有关化肥的课程,然后我们给他们安排实践课程,都分到各地去指导使用化肥,这对他们也是一个锻炼。” 阎兴也说:“这可真是好事儿,如果这样,我们今年还要比去年多产不少粮食。” “你们事儿都多,这件事儿就由我老头子负责吧!我也给山西百姓积点儿德。”邱老东家说。 “呵呵!邱老东家,我请你过来,就是想请你出面做这件事儿。因为你对山西的情况熟悉,你可以根据我们的化肥产量,和化肥生产进度,还有各地种植的作物分布情况,研究分配化肥方案。”张知木说,“我还没张口,您老人家到先请战了。” “嘿嘿!这就是人老的好处,知道自己适合干啥?”邱老东家说,“不过说好了,你们的官员们可要听我的安排。” 李岩连忙说:“你放心,没人敢不听您的。只要哪个你不满意,就别想安排工作。不过老人家,这是个cao心的活,您一定要注意身体。” “我的身体,你们一般年轻人不一定比得上,再说了,我那个办公室还有一班人马。他们也该干点事儿了。” 继化肥投产之后,清风子又给张知木带来两个好消息。*****和磺胺药物批量生产了。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