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章 夺回宝藏 平凉献城 (第2/2页)
后取的一个府城了。” “我看今天天气不错,心情也好,我们就别在这里呆着了,”卢炳义建议说,“我们一起到汾河大桥工地看看热闹怎么样?” “好啊,我们出去透透气儿吧!”张知木应和着,“阎伯你也一起去。” “我就不去了,”阎伯驹说,“有时间我还是看看我的汗血宝马,那匹母马已经带崽子了。我不放心他们。” “得啦!阎总,”卢炳义拉着阎伯驹说,“不差这一会儿,我们去给工地上鼓鼓劲儿去。” 他们三个人离开指挥中心,到窑岗码头坐凌水码头方向的船,一路上轻轻松松的聊着天。 张知木问卢炳义:“我已经让李云鹤组织一个打井队,专门到延安附近去钻采猛火油的油井。李治的人已经查到,在那里有地下往外冒油的地方。猛火油和煤焦油一样既可以提炼汽油、煤油和柴油,还能提取苯、甲苯等好东西。我一直在想,是在当地建一个炼油厂,还是运回窑岗来提炼。你的意见呢?” 卢炳义说:“我看先运回来炼吧。在那里建炼油厂的话,所有的东西都要运过去,电也要拉过去。如果以后我们炼油量不够用了,当地采的油也多得不得了。那边的条件也许就会好了。那时候在那建个厂子才值得。” “卢先生说的是,”张知木说,“将来采油炼油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我想成立一个专门做这个工作委员会。因为我们从地下采出来的油,不仅仅是油,还含有水和天然气。我们需要将水和天然气进行分离,这样有才能用,天然气我们可以储存起来作为最好的燃料用。” “我同意这个意见,如果这样的,我们就不会为煤气总是不够用愁了。”卢炳义说。 “是啊!不过天然气和煤气一样危险,我们采集天然气的工作,需要格外的小心。弄不好就会发生爆炸。所有采天然的用具和工具都要是防爆的。身上的穿的衣服也要不能起静电,不然很危险。所以需要一只专门的队伍做这件事儿。” “我看我们这个专业队伍应该由清风子的人为主组建,他们对这些危险东西了解。别人还不敢动那些东西。”卢炳义建议说。 阎伯驹突然插话说:“我听说,我们生产的煤油不够卖的,柴油他们的快艇也能用,还剩不少汽油一直没用,放着还危险。你们得想个办法。” 卢炳义也说:“是啊!现在工厂的车间里面都用汽油来擦洗机器零件,不过在冶场那边还是存的太多了。” “呵呵!”张知木一笑说,“那几个研制汽油机的已经擦不多了。那点汽油只要开始用,根本就不够干啥的。” 张知木他们几个人从凌水码头上岸,没有惊动码头上别人,直接来到汾河大桥的施工工地。不过他们一到现场,就不能不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正好李云鹤也在这里和陆琪研究着啥,见到张知木他们来了,赶紧迎过来。 陆琪直说:“哎呦!张总你们过来怎么没说一声,我好安排人去接你们。” “不想麻烦你们,我们就是过来看看。”张知木说。 李云鹤过来说:“现在工程进展非常顺利。干完第一个桩之后干第二个就容易多了,现在已经干完两个,正在干第三个桩。” 张知木说:“好啊!干完桩子,剩下的就是建桥墩了。一定要注意安全。将来架设拱架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陆琪说:“我们已经考虑了几种施工方案,到时候看情况再决定怎么干吧!” “你们这次建桥同时,要锻炼出来一个建大桥的队伍。”张知木说,“建完这里,我们还要在汾河上建几座这样的大桥,之后我们还在黄河上建更大的桥。” “建黄河大桥?”陆琪很感兴趣,“在哪里建?” “呵呵!第一个是河曲那里需要建一座,第二个潼关这里需要建一座,第三个在马头关那里需要建一座。以后还会更多。”张知木笑着说道。 “河曲和潼关建桥是对的,那里将来的运输量少不了。”李云鹤不理解的说,“马头关那里建这大的桥干啥?” “我不是让你组织一个钻井队,专门到延安去钻油去吗?到时候,我们需要将采出来的油运回来,运输量是很大的。再说了在这里建成大桥,陕西和山西就连在一起了。将来带来的好处就太多了。”张知木解释说。 “得啦!你们以后慢慢的唠吧,”阎伯驹说,“走!我们看看大桥建的怎么样了?” 大家来到河岸。 汾河大桥两岸的引桥桥墩都已经建好了。河里面两个钢管桩都建好,钢管儿桩上面已经焊好了一个箱体平台。 靠近河岸这个平台上,工人们已经开始建水泥桥墩子。河岸上大个的钢圆拱也已经在焊接。河两岸都有人在忙活。 阎伯驹过去用脚踢了踢堆在岸边准备打桩子用的无缝钢管儿,问:“我说知木啊,这没有缝的钢管儿,你们是怎么弄的?” 李云鹤过来取笑阎伯驹说:“阎伯啊!我们窑岗人都参加学习,就你例外。你看看,现在连无缝钢管儿是怎么回事儿你都不懂。” “小兔崽子,我不用学习也知道怎么样让母马怀孕。我又不建大桥,我学那些干啥?”阎伯驹小眼睛一瞪。 “其实这东西道理很简单。我们把圆钢烧红了用三个旋转的辊子夹住往前撵,前面用一个尖锥顶着,不就在圆钢上锥出来一个圆孔了吗?我们一次锥一个小孔,第二次在锥一个稍大点的,第三次再锥大点的是不是就锥出孔了。当然后面还有整形之类的事儿了。”张知木耐心的给阎伯驹解释说。 卢炳义也在旁边说:“现在冶场那边已经改进了。他们一次就用连续用三个锥,因此一次就能将圆孔锥完。不过圆钢后面加了一个推力。” 阎伯驹听完点点头,说:“那我们的迫击炮是不是直接用这无缝钢管儿造就行了?” 李云鹤说:“我们现在生产的迫击炮都是用无缝钢管儿加工的。以前都是用圆钢加工,费料不说还费工。” “我们那些大炮是不是也可以用这样的钢管儿加工?”阎伯驹对这些也感兴趣了。 “不行我们的家大炮炮管的钢材需要用液压机反复锻压才行。”李云鹤说。 “呵呵!”阎伯驹一乐说,“我去看过那个锻压机。那可真是一物降一物。一大块钢锭烧红在锻压机上,就象棉花团是的。那东西厉害!” 张知木他们几个人,又到工地各处,看了看施工的工人们。这时候,有人跑过来说,“窑岗那边打过来电话,说是李岩到窑岗了。还带来什么蒙古的王爷。” 张知木一听说:“哟!正等着他呢!这么快李岩就回来。” 阎伯驹说:“前几天,他们来电报说就到了包头,估计是坐火车回来的。” “嗨!他们坐船到河曲再坐火车,更快。”李云鹤说。 张知木对陆琪说:“你看看,本来想和你们喝一顿酒,现在不行了。” 李云鹤说:“好了!我也和你们一起回去。” 回去的路上,卢炳义对张知木说:“我看我们的其他的地方的铁路都已经见眉目了。我们的从山阴到窑岗的铁路复线是不是该建了。” “该建了。不过要将大同到窑岗的铁路都建成复线。”张知木说。因为张知木清楚大同那里是将来有一座大型的露天煤矿。 卢炳义没理解张知木为啥要将大同那段也建成复线,但是他们没问。 李云鹤问:“到太原那段啥时候修啊?” 卢炳义回答说:“下半年吧。” 到窑岗下船的时候,李云鹤问张知木说:“明天我们的拖拉机出厂,你去看看吗?”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