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骑兵出击复仇 李魁喝酒劝降 (第3/3页)
话,我也没舍得喝这两瓶酒,今天请你喝,是看在你很会打仗的份上。我就想弄明白,你是怎么就知道我们会通过大通河那个桥的。还有我要是在工兵修桥的时候,先派人过河去侦察一下。你们就不会得逞了,是不是?”李魁喝一口酒,放下酒瓶问道。 说到这,也许是加上喝了点酒,威武将军脸上泛起了点红光。他吃了口马rou,呵呵一笑得意的说:“至从我到了这里,这里的山山水水我都走遍了。从你们出兰州,就有我的探马一路将你的行军路线报给我。你们是先到湟水再向西的,你们必过那个桥。你们一路连胜,以为只有你们打别人,没人敢打你们。所以我判定你们一定会大意轻敌。再说了,你们就是派人过来侦查,也不一定跑到山顶上。就是你们跑到山顶上,我们还会在后面一路上选地点伏击你们。这里可设伏的地方多着呢!要不是你们的火器太厉害,现在不一定谁是俘虏呢!” “呵呵!吃了你一点亏,不算冤。”李魁说,“在大顺军里面你算是很会打仗的。我看你把这里治理的也不错。不过你们这里的路你为啥没有好好修修?不然这里和外面的联系就容易了。这里是米粮川,百姓们还可以再富裕一些。” “说来话长。”威武将军说,“刚刚派我到这里做西宁防御使的时候,我愁怀了。我一直以为这里是边关苦穷之地。可是我一路走来看到,沿着湟水两岸村镇是一个接一个。湟水和大通河还有黄河,两岸都是好粮田。特别是,我沿着大通河和湟水上下走了几次后,我想修路太费人工了。我一直想疏通河道,要是河道通了。这里就可以直通兰州。据这里的老人讲,汉代这里的船就直通兰州。只是这里的水,雨季的时候多,旱季的时候水又少。落差也大一些,逆流的时候,需要纤夫拉纤才行。” “嘿嘿!你这话要是让我们张总知道了就好了,”李魁说,“我听张总说了,这样的地方可以建水库,水多了用水库存着,水少了再放出去。至于说行船,那就更没事了。我们现在有蒸汽船,逆流而上,不用风帆自己就上来了。落差大的地方可以建船闸。河道淤积我们还有清淤船。” “蒸汽船?船闸?”威武将军不明白了。 李魁又耐心的给他讲了啥是蒸汽船、船闸、清淤船。 两人越喝越高兴,越喝越投机。 当李魁告诉他,昨天蒙古人又来了,已经被打死了五百多蒙古人人的时候,威武将军激动的说:“太好了!我几次和他们相碰互有胜负。不彻底打败他们,我们啥事儿也干不消停。不过,你们要注意,蒙古人很快就会来报复。他们不能吃亏。” 李魁一拍桌子说:“老子更不能吃亏。等我安顿好了。我就一直打到他们的那个都兰去。一直把他们打跑杀绝为止。” “对啊!凭着你们的武器,应该把他们这些蒙古人打回去。他们是崇祯十年才占领都兰。可惜我没有那个实力。其实他们的西蒙古人大多数还都在北面,到这里的人不多。把他们打跑了,青海湖边的大片好牧场就都是我们的。”威武将军好像也忘了,喝完这顿,他还要死的事儿了。 “我看呐,你就先别死了。”李魁不失时机的说,“你活着,我们一起可干很多事。怎么样?” “不行啊!”威武将军又不干了,“你不知道。我家是河南的。本来家境还好,我兄弟三人,我是老三。家里省吃俭用,还供我们三人读书。我叫郑裕丰。后来几年大旱,又遭兵祸,我两个兄长都饿死了,就是想让我活下去。可是这样也不行了,好在闯王爷的队伍路过,我父母说,跟着走吧,不然在家就饿死了。没有办法,我是跟着闯王爷的队伍活下来的。不用问,我父母早就饿死了。我是在队伍里,凭着战功升到威武将军的,我不能对不起闯王爷。” “得啦!”李魁说,“你们闯王算不上一个汉子,丢下了几十万弟兄自己走了。我告诉你,是我们故意放了你们的闯王爷一马。李岩你该知道,现在在我们窑岗。他给闯王李自成写一封信,让他从商於古道走的。不然我们想取他性命早就取了。” “你们会放了闯王爷?”这位威武将军郑裕丰有些不信。 “让他活着,对我们有用。”李魁说,“别的事我不能多说。我们窑岗有太多的高人了。” “都能象李岩将军那样吗?”郑裕丰看来十分佩服李岩。 “李岩将军到了窑岗都说,我现在只有学习的份儿。”李魁说,“不过,这次我们向西来,李岩带着人把鄂尔多斯蒙古人给解决了。我们张总没让李岩参加西征,我想是因为不想让李岩面对你们闯王的队伍。那样会让李岩将军为难的。” “是啊!都是自己的弟兄,下不去手啊。”郑裕丰说,“李岩将军仗义,虽然我们都知道闯王爷对不住李岩将军,可是关键时候,李岩将军还能给闯王爷写信。” “我看呐!你也别死了,活着为这里的百姓做点事儿。”李魁说,“我保证不为难你,绝对不让你做对不住李自成的事儿。要是真的有一天,李自成又回来了你再跟李自成干,我都不怪你。你这一身本事,人品又好。死了可惜了!”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